一种防寒绿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71866阅读:6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寒绿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寒绿篱装置。



背景技术:

冬季天气寒冷干燥,冻害对于园林苗木来说伤害是非常大的,低温超过植物的忍受范围时,会使细胞内外结冰,破坏植物的生长机能;如遇到风力较大时,常常引起植物的剧烈摇摆,导致其根系收到损伤,加快植物的水分消耗,降低植物御冻抗寒的能力;为保护植物免收冻害,顺利过冬,必须在冬季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帮助植物安全过冬。而现有的防寒装置,大多按照绿篱的长宽高规格,用木条或竹片做架,围上防寒布,把防寒布用铅丝或铁钉等固定在木架上,采用此种方式结构不稳固无法根据合适的天气使植物在寒冷冬季吸收阳光;次年春季防寒装置直接拆除,不可回收再次利用,大大浪费了资源。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是植物保护领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寒绿篱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寒绿篱装置,包括折叠部和支撑部;所述折叠部通过铰链与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折叠部包括水平方向的横杆、与所述横杆垂直设置的竖杆以及包覆于所述横杆和竖杆上的防寒布;所述折叠部上部设置有斜撑支撑杆;

所述铰链包括与所述折叠部固定连接的固定端、与所述支撑部转动连接的旋转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与所述旋转端连接;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放置旋转端的槽,所述旋转端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插入所述槽内转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固定端通过螺栓插入螺孔内与所述折叠部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二套接的通孔,所述连接杆二插入所述通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横杆与竖杆相交的内侧;所述横杆与竖杆相交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斜撑支撑杆的凹槽;所述斜撑支撑杆的包括前端插入所述凹槽的直线端与所述直线端连接的倾斜端。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寒布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杆平行设置的可视窗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腿。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具有结构稳固,使用方便;折叠部与支撑部通过铰链可转动式连接,当风力较大或者气温较低时,折叠部与支撑部垂直设置,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当天气适合植物进行吸收阳光或需要收纳时,折叠部与支撑部折叠放置在一起;支撑部两侧设置的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一的通孔套结与连接杆二,用于两两防寒绿篱装置结合在一起;斜撑支撑杆通过直线端插入横杆与竖杆相交内侧的凹槽内,倾斜端与地面接触,提高绿篱装置的稳定性;防寒布上设置的可视窗口,及时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支撑部的两侧设置的密封条防止两两绿篱防寒装置结合的间隙,提高装置的抗寒抗风作用;通过折叠部与支撑部的叠放,能够回收再次利用,大大减少资源浪费,营造一个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方向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斜撑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所示,一种防寒绿篱装置,包括折叠部1和支撑部2;所述折叠部1通过铰链3与所述支撑部2连接;所述折叠部1包括水平方向的横杆11、与所述横杆11垂直设置的竖杆12以及包覆于所述横杆11和竖杆12上的防寒布4;所述折叠部1上部设置有斜撑支撑杆5;

所述铰链3包括与所述折叠部1固定连接的固定端31、与所述支撑部2转动连接的旋转端32。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31与所述旋转端32连接;所述支撑部2上设置有放置旋转端32的槽21,所述旋转端32的两侧设置有旋转杆321,所述旋转杆插入所述槽21内转动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端31上设置有螺孔311,所述固定端31通过螺栓插入螺孔311内与所述折叠部1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的两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包括连接杆一22和连接杆二23,所述连接杆一22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杆二23套接的通孔(图中未示出),所述连接杆二23插入所述通孔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斜撑支撑杆5设置于所述横杆11与竖杆12相交的内侧;所述横杆11与竖杆12相交的内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斜撑支撑杆5的凹槽13;所述斜撑支撑杆5的包括前端插入所述凹槽13的直线端51与所述直线端51连接的倾斜端52。

更进一步的,所述防寒布4上设置有与所述横杆11平行设置的可视窗口41。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的下端设置有固定腿24。

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部2的两侧设置有密封条25。

本装置使用时,折叠部1与支撑部2通过铰链3可转动式连接,当风力较大或者气温较低时,折叠部1与支撑部2垂直设置,起到防风防寒的作用;当天气适合植物进行吸收阳光或需要收纳时,折叠部1与支撑部2折叠放置在一起;支撑部2两侧设置的连接杆,通过连接杆一的通孔套结与连接杆二,用于两两防寒绿篱装置结合在一起;斜撑支撑杆5通过直线端51插入横杆11与竖杆相交内侧的凹槽13内,倾斜端52与地面接触,提高绿篱装置的稳定性;防寒布4上设置的可视窗口41,及时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支撑部2的两侧设置的密封条25防止两两绿篱防寒装置结合的间隙,提高装置的抗寒抗风作用;通过折叠部1与支撑部2的叠放,能够回收再次利用,大大减少资源浪费,营造一个良好的植物生长环境。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