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42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耕机,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



背景技术:

农业作为发展三农事业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促进农民、农村的发展。发展有智慧的农业机械,便于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旋耕机(又称深松机)是最为常用的农业机械之一,其由动力机械和悬挂于机械后方的旋耕机组成,来实现对土地的松土作业。为了增加松土深度,现有的旋耕机采用上下两个或多个旋轴,如专利号为CN2015102446971、发明名称为“深土与浮土混合式深旋耕机”,以及专利号为CN2016100014821、发明名称为“带振动犁铧的旋耕机”,均公开了一种设置有上下两个旋轴的旋耕机,旋轴上固定切土刀,切土刀跟随旋轴转动实现对土壤的切割,以实现土地的深松作业。

由于旋耕深度加大,这就需要牵引机械具有较大的马力,如只有130匹马力或150匹马力以上的牵引机械才可驱动其工作,然而在实际旋耕作业过程中,如遇到板结、泥泞的田地,牵引机械不仅要在田地中行走,还需要驱使后部的旋耕机转动,极易出现动力不足的情形,不仅降低了深松田地的效率,而且会缩短农业机械的使用寿命。如果旋耕机具有自己独立的驱动系统,农业机械只负责对其牵引,旋耕机利用自己的驱动系统进行深松作业,无疑将会解决深松时农业机械动力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包括农业机械和设置于农业机械后部的旋耕机,旋耕机与农业机械上的两个升降臂相铰接,旋耕机上设置有带动其工作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机上设置有动力机,动力机的输出经传动机构与变速箱的输入端相连接,以驱使旋耕机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包括液压杆和两拉链,所述农业机械的后端固定有竖向的立杆,液压杆的上端铰接于立杆上,液压杆的下端与旋耕机相铰接;两拉链的下端铰接于旋耕机前端的两侧,两拉链的上端铰接于立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所述传动结构由固定于变速箱输入轴上的第一带轮和固定于动力机输出轴上的第二带轮组成,第一带轮与第二带轮经皮带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所述农业机械上设置有液压系统和液压缸,液压缸用于驱使升降臂转动,液压缸经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与液压系统相连接,液压杆经三通接头与供油管路和回油管路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所述农业机械的前端固定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当旋耕机下降至对田地深松作业的位置时,拉链处于拉紧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农业机械后方的旋耕机上设置有动力机,动力机的输出经变速箱驱使旋耕机进行深松土地作业,农业机械只需对旋耕机进行牵引即可,旋耕机的工作动力由动力机提供,解决了现有农业机械在土地深松作业时动力不足的问题,实现了利用较小马力的农业机械带动本实用新型的旋耕机,即可完成深松作业,既保证了田地的深松效果,又降低了农机购置成本,同时,由于动力机会加大农业机械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以往农业机械在田地中经常打滑现象的发生,提高了旋耕机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的工作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中:1农业机械,2旋耕机,3变速箱,4支架,5动力机,6第一带轮,7第二带轮,8皮带,9立杆,10升降臂,11液压杆,12拉链,13配重块,14液压系统,15液压缸,16三通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的结构示意图,其由农业机械1、旋耕机2、变速箱3、支架4、动力机5、立杆9、升降臂10、液压杆11、拉链12和配重块13组成,旋耕机2位于农业机械1的后端,旋耕机2前端的两侧与农业机械1自带的两升降臂10相铰接,以便农业机械1驱使旋耕机2上升和下降。旋耕机2上升后,农业机械1可带动旋耕机2行走而不进行松土作业,旋耕机2下降后伸入泥土之中进行深松作业。

旋耕机2上设置有变速箱3,变速箱3在外部动力的带动作用下,驱动旋耕机2进行松土作业。支架4固定于旋耕机2上,动力机5固定于支架4上,动力机5采用燃油机,动力机5的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带轮7,变速箱3的输入轴上固定有第一带轮6,第一带轮6经皮带8与第二带轮7传动连接,这样,在动力机5的驱动作用下,即可驱使旋耕机2进行深松土地作业,而无需前部的农业机械1带动,解决了以往农业机械1直接驱使旋耕机2深松作业时常会出现动力不足的问题。

所示立杆9固定于农业机械1的后端,液压杆11的上端铰接于立杆9上,液压杆11的下端铰接于支架4上。由于在旋耕机2上增加了动力机5,使其重量明显增大,仅依靠农业机械1上原有的两个升降臂10不足以驱使旋耕机2自由升降,通过液压杆11配合两升降臂10可保证增设动力机5后的旋耕机2顺利升降。

所示两拉链12的下端固定于旋耕机2前端的两侧,拉链12的上端固定于立杆9上。当旋耕机2下落至松土作业高度时,通过拉链12对旋耕机2的拉持作用,可保证旋耕机2始终处于旋耕状态,而无需升降臂10和液压缸11对旋耕机2施加拉力作用,同时旋耕机2和动力机5的重力经拉链12施加在旋耕机2上,增加了附着力。所示农业机械1的前端固定有配重块13,由于动力机5会加大后部的重量,增设的配重块13可维持重量平衡。同时,由于增设了动力机5和配重块13,有效加大了农业机械1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可避免以往农业机械在田地中打滑现象的发生。

如图3所示,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中液压系统原理图,所示的农业机械1上的液压系统14经供油管和回油管与液压缸15相连接,以驱使液压缸15进行工作,进而使液压缸15带动升降臂10进行升降。所示液压杆11也经三通接头16与供油管和回油管相通,这样,就实现了液压杆11与液压缸15的同步工作,使得液压杆11和液压缸15同时对旋耕机2进行抬举。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驱动系统的旋耕机,工作时,在升降臂10和液压杆11的共同举升作用下,可使旋耕机2的下端高于地面,此时农业机械1即可带着后端的旋耕机2和动力机5进行行走,而不进行深松土地作业。当需要深松土地时,升降臂10向下转动、同时液压杆11伸长,旋耕机2下落,当旋耕机2下降至深土作业高度时,由拉链12对旋耕机2和动力机5施加拉力作用,启动动力机5,即可驱动旋耕机2进行深松作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