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衡自调节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5423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衡自调节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衡自调节农机。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用于水田耕作的手扶式微型旋耕机等农业翻耕机械,操作人员只能在田地中跟着行走,不仅劳动强度大,还费工费时,耗油费力,效率低下,现有的农机坐凳结构不合理、不科学,转弯不灵活,耕作时通过性能不好、不畅,易翻机伤人,易出现安全事故,且制作成本高,不利于在南方山区、丘陵地带中的小块田地中操作,从而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转向灵活、操作轻松、使用方便、适应性广、物美价廉的的平衡自调节农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Y型底座1、主机连接活动圈2、深度调节板3、减震弹簧总成6、U型连接器7、万向连接套9和万向牵引杆10,Y型底座1的两侧尖端设置有主机连接活动圈2与主机驱动轮轴连接,Y型底座1主干端通过万向连接套9与万向牵引杆10连接,万向牵引杆10另一端设置有环形连接套101与后连杆15的伸出轴配合套装,Y型底座1上设置有升降操纵杆8和深度调节板3,升降操纵杆8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总成6和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减震弹簧总成6另一端设置有与主机连接的U型连接器7,深度调节板3上设置有深度调节孔与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中柱相衔接。

所述Y型底座1包括Y型底座连接套5和对称分为两部分的连接杆,其中一半连接杆与Y型底座连接套5固定连接,另一半套装在Y型底座连接套5中由螺钉固定。

Y型底座1上设置有升级操纵杆耳座4,升降操纵杆8上设置在升级操纵杆耳座4上。

所述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两侧柱上套装有衔接板16和弹簧,弹簧一端与侧柱外端固定,另一端靠近衔接板16,衔接板16上设置有与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中柱相配合的孔,深度调节板3套装在升降操纵杆8与衔接板16之间。

后连杆15的伸出轴长度大于环形连接套101长度,后连杆15尾部设置有螺栓孔,配套螺栓长度大于环形连接套101直径,防止后连杆15从环形连接套101中脱出。

后连杆15上设置有脚踏板11和坐凳12,脚踏板11两侧底设置有行走轮1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Y型底座直接连接在驱动轮轴两侧,结构简单,平稳可靠。

2、采用山字型弹簧固定销与深度调节板的孔配合,压缩弹簧,扳动升级操纵杆调节耕整深度,调节完毕,弹簧自动复位,可有效防止固定销脱落,调节过程简单有效,可有效避免耕整深度不一致。

3、后连杆与万向牵引杆通过环形连接套连接,使得后连杆可以在环形连接套转动,以调整地面不平时整机的平衡,提高安全性能。

4、升降操纵杆8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总成6,起缓冲振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配套坐凳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中:1-Y型底座,2-主机连接活动圈,3-深度调节板,4-升级操纵杆耳座,5- Y型底座连接套,6-减震弹簧,7- U型连接器,8-升降操纵杆,9-万向连接套,10-万向牵引杆,101-环形连接套,11-脚踏板,12-坐凳,13-行走轮,14-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5-后连杆,16-衔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它包括Y型底座1、主机连接活动圈2、深度调节板3、减震弹簧总成6、U型连接器7、万向连接套9和万向牵引杆10,Y型底座1的两侧尖端设置有主机连接活动圈2与主机驱动轮轴连接,Y型底座1主干端通过万向连接套9与万向牵引杆10连接,万向牵引杆10另一端设置有环形连接套101与后连杆15的伸出轴配合套装,Y型底座1上设置有升降操纵杆8和深度调节板3,升降操纵杆8上设置有减震弹簧总成6和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减震弹簧总成6另一端设置有与主机连接的U型连接器7,深度调节板3上设置有深度调节孔与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中柱相衔接。参阅图1至图3。

实施例2,所述Y型底座1包括Y型底座连接套5和对称分为两部分的连接杆,其中一半连接杆与Y型底座连接套5固定连接,另一半套装在Y型底座连接套5中由螺钉固定。参阅图1至图3,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还可在Y型底座1上设置有升级操纵杆耳座4,升降操纵杆8上设置在升级操纵杆耳座4上。参阅图1至3,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4,所述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两侧柱上套装有衔接板16和弹簧,弹簧一端与侧柱外端固定,另一端靠近衔接板16,衔接板16上设置有与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中柱相配合的孔,深度调节板3套装在升降操纵杆8与衔接板16之间。向右扳动升降操纵杆8,衔接板16压缩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上的弹簧,此时可以随意调整与山字型弹簧固定销14中柱配合的深度调节孔,退回升降操纵杆8,弹簧自动复位,将耕整深度锁定,升降操纵杆8往下调,则旋耕轮上升,减小耕整深度,反之升降操纵杆8往上调,则旋耕轮下降,增大耕整深度。参阅图1至3,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后连杆15的伸出轴长度大于环形连接套101长度,后连杆15尾部设置有螺栓孔,配套螺栓长度大于环形连接套101直径,防止后连杆15从环形连接套101中脱出;后连杆与万向牵引杆通过环形连接套连接,使得后连杆可以在环形连接套转动,以调整地面不平时整机的平衡,防止轮子落空,提高安全性能。参阅图1至3,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6,后连杆15上设置有脚踏板11和坐凳12,脚踏板11两侧底设置有行走轮13。参阅图1至3,其余同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