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物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63483发布日期:2018-06-12 18:39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物喂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畜牧兽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物喂水装置。



背景技术:

饲养小动物时,喂水是日常必须的养护,在养动物时更是需要不间断的喂水,而市场上售卖的作为小动物喂水的工具一般为一个盆状器皿,这种器皿只能达到基本的装水喂水的功能,而不具备其他的功能。当喂养人员长时间不在时,喂水就变得更加的不便,一次性导入大量的水在喂水器皿中,很大部分直接蒸发掉,不利于小动物的饮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的结构,在给动物喂水时,既可实现人为给水,又能够实现在长时间无人的情况下持续给水,方便了动物的喂养的动物喂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动物喂水装置,包括活塞、通水通气孔、水箱、固定圈、水速调节轮、水管、水池和支架,固定圈嵌套在水箱通上,固定圈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架上,将水箱固定设置在支架上,通水通气孔设置在水箱上,活塞设置在水箱的内部,水池设置在支架上,水池与水箱之间通过水管连接,水速调节轮设置在水管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与支架的固定方式为采用螺栓固定。

优选的,所述活塞包括塞盘、推杆和推手,塞盘嵌入水箱内,推杆固定设置在塞盘的中心处,推手设置在推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水速调节轮包括梯形套、轨道和滚轮,梯形套套在水管上,轨道对称设置在梯形套的两边,滚轮嵌套在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水池为三个相连的圆形池。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物喂水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在给动物喂水时,既可实现人为给水,又能够实现在长时间无人的情况下持续给水,方便了动物的喂养,所述固定圈与支架的固定方式为采用螺栓固定,该种结构能够方便的实现水箱的拆装,便于本装置的维护,所述活塞包括塞盘、推杆和推手,塞盘嵌入水箱内,推杆固定设置在塞盘的中心处,推手设置在推杆的顶端,通过该结构即可模范注射器,能够人为的提供给水量,而且方便卫生,所述水速调节轮包括梯形套、轨道和滚轮,梯形套套在水管上,轨道对称设置在梯形套的两边,滚轮嵌套在轨道上,当喂养人员长时间不在时,即可通过该结构调节给水量,使得本装置处于持续给水模式,所述水池为三个相连的圆形池,该结构即可同时提供多只动物饮水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水速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活塞;2、通水通气孔;3、水箱;4、固定圈;5、水速调节轮;6、水管;7、水池;8、支架;9、螺栓;10、塞盘;11、推杆;12、推手;13、梯形套;14、轨道;1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2出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动物喂水装置,包括活塞1、通水通气孔2、水箱3、固定圈4、水速调节轮5、水管6、水池7和支架8,固定圈4嵌套在水箱3上,固定圈4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支架8上,将水箱3固定设置在支架8上,通水通气孔2设置在水箱3上,活塞1设置在水箱3的内部,水池7设置在支架8上,水池7与水箱3之间通过水管6连接,水速调节轮5设置在水管6上。

结合图2所示的水速调节轮5包括梯形套13、轨道14和滚轮15,梯形套13套在水管6上,轨道14对称设置在梯形套13的两边,滚轮15嵌套在轨道14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为:通过通水通气孔注入水,当活塞位于通水通气孔以下时,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喂水装置即可进入人工给水模式;当活塞位于通水通气孔以上时,水自动通过水管流出,本实用新型的动物喂水装置即可进入人工给水模式,可以通过水速调节轮调节水速。

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物喂水装置,通过简单的结构,在给动物喂水时,既可实现人为给水,又能够实现在长时间无人的情况下持续给水,方便了动物的喂养,所述固定圈与支架的固定方式为采用螺栓固定,该种结构能够方便的实现水箱的拆装,便于本装置的维护,所述活塞包括塞盘、推杆和推手,塞盘嵌入水箱内,推杆固定设置在塞盘的中心处,推手设置在推杆的顶端,通过该结构即可模范注射器,能够人为的提供给水量,而且方便卫生,所述水速调节轮包括梯形套、轨道和滚轮,梯形套套在水管上,轨道对称设置在梯形套的两边,滚轮嵌套在轨道上,当喂养人员长时间不在时,即可通过该结构调节给水量,使得本装置处于持续给水模式,所述水池为三个相连的圆形池,该结构即可同时提供多只动物饮水的需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