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5633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新型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



背景技术:

在苗木移栽种植过程中,由于苗木的根部会被大量修剪,将会导致移栽后的苗木出现根基不稳的问题,为此还通常会在其枝干上添加支撑结构,从而加固苗木的稳定性,防止其在大风作用下发生倾斜。然而现有的支撑结构多采用由木杆、木板和麻绳构成的枝干捆绑结构,来实现对苗木枝干的支撑作用。但是这种支撑结构方案较为传统,普遍存在支撑稳固性有限、不能灵活调节(例如无法根据苗木的长势而进行灵活调节)、使用寿命短和回收率低的缺点,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前述现有苗木支撑结构所存在的支撑稳固性有限和不能灵活调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包括多圈竖直间隔布置的箍圈,还包括支脚、连接杆和螺纹安装杆;所述箍圈由两块弧形环围成,其中一弧形环的两端分别通过对拉螺栓组件与另一弧形环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并在所述弧形环的内壁面上附着有弧形橡胶垫圈,在所述弧形环的外壁面开有若干个环向等间距布置的且能够与所述螺纹安装杆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支脚的顶端铰接有所述螺纹安装杆,并通过螺纹安装杆插接螺纹孔的方式,使所述支脚与所述箍圈相连;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也分别铰接有所述螺纹安装杆,并同样通过螺纹安装杆插接螺纹孔的方式,将上下相邻的两箍圈绑定在一起。

优化的,所述支脚包括支杆、压板和刺脚,其中,所述支杆的顶端铰接所述螺纹安装杆,所述支杆的底端铰接所述压板的上表面,所述刺脚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下表面。进一步优化的,所述支杆由多节可螺纹配合连接的不锈钢管拼接而成。

优化的,当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包括上下两圈所述箍圈时,在所述弧形环的外壁面开有五个所述螺纹孔,且设置介于任意相邻两螺纹孔间的弧长为所述弧形环的总弧长的1/6;位于上方的所述弧形环连接一根所述支脚,位于下方的所述弧形环连接两根所述支脚,上下两弧形环通过两根所述连接杆绑定在一起,并使所述支脚和所述连接杆沿环向依次间错布置。

优化的,所述连接杆由多节可螺纹配合连接的不锈钢管拼接而成。

优化的,所述弧形环、所述对拉螺栓组件、所述支脚、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螺纹安装杆均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综上,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配置多圈竖直间隔布置的箍圈,并通过连接杆及螺纹安装杆将这些箍圈连接起来,可以对一长段的苗木枝干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通过连接各个箍圈的支脚,可有效地对苗木枝干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确保固定架的高度稳定性;(2)由于在弧形环的外壁面开有若干环向布置的螺纹孔,可以灵活地调整箍圈与支脚及连接杆的插接位置,实现灵活组装,例如对支脚进行水平面内的对称布置和非对称布置;(3)由于是采用对拉螺栓组件实现两弧形环的端部连接,可以灵活调整箍圈的松紧程度,实现根据苗木的长势而进行灵活调节的目的;(4)通过在弧形环的内壁面上附着弧形橡胶垫圈,可以减少箍圈对苗木枝干的损伤,保障苗木枝干的茁壮成长;(5)通过将连接杆和支杆设计为多节螺纹配合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连接需要或支撑需要对连接杆和支杆的长度进行调整,进一步方便灵活应用;(6)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还具有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和可回收利用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箍圈101、弧形环102、对拉螺栓组件103、弧形橡胶垫圈104、螺纹孔2、支脚201、支杆202、压板203、刺脚3、连接杆4、螺纹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包括多圈竖直间隔布置的箍圈1,还包括支脚2、连接杆3和螺纹安装杆4;所述箍圈1由两块弧形环101围成,其中一弧形环101的两端分别通过对拉螺栓组件102与另一弧形环101的两端可拆卸连接,并在所述弧形环101的内壁面上附着有弧形橡胶垫圈103,在所述弧形环101的外壁面开有若干个环向等间距布置的且能够与所述螺纹安装杆4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04;所述支脚2的顶端铰接有所述螺纹安装杆4,并通过螺纹安装杆4插接螺纹孔104的方式,使所述支脚2与所述箍圈1相连;所述连接杆3的两端也分别铰接有所述螺纹安装杆4,并同样通过螺纹安装杆4插接螺纹孔104的方式,将上下相邻的两箍圈1绑定在一起。

如图1和2所示,作为举例的,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包括上下两圈所述箍圈1,在所述弧形环101的外壁面开有五个所述螺纹孔104,且设置介于任意相邻两螺纹孔104间的弧长为所述弧形环101的总弧长的1/6;位于上方的所述弧形环101连接一根所述支脚2,位于下方的所述弧形环101连接两根所述支脚2,上下两弧形环101通过两根所述连接杆3绑定在一起,并使所述支脚2和所述连接杆3沿环向依次间错布置。在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中,所述箍圈1用于夹持苗木枝干,其中,所述弧形橡胶垫圈103用于利用其具有的弹性特点,减少所述箍圈1对苗木枝干的损伤,保障苗木枝干的茁壮成长。所述支脚2用于在其顶端连接所述箍圈1且其底端刺入泥土中时,实现对所述箍圈1及苗木枝干的有效支撑。所述连接杆3用于连接相邻的两箍圈1,实现对一长段的苗木枝干起到夹持作用的目的。由于在所述弧形环101的外壁面开有若干环向布置的螺纹孔104,可以灵活地调整所述箍圈1与所述支脚2及所述连接杆3的插接位置,实现灵活组装,例如对所述支脚2进行水平面内的对称布置(如图2所示的结构)和非对称布置(即可根据主要风向或地理条件,集中在苗木枝干的一侧布置多根所述支脚2)。

由此通过前述结构的详细描述,一方面通过配置多圈竖直间隔布置的所述箍圈1,并通过所述连接杆3及所述螺纹安装杆4将这些箍圈1连接起来,可以对一长段的苗木枝干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通过连接各个所述箍圈1的所述支脚2,可有效地对苗木枝干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确保固定架的高度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是采用所述对拉螺栓组件102实现两弧形环101的端部连接,可以灵活调整所述箍圈1的松紧程度,实现根据苗木的长势而进行灵活调节的目的。此外,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还具有拆装方便和可回收利用等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优化的,所述支脚2包括支杆201、压板202和刺脚203,其中,所述支杆201的顶端铰接所述螺纹安装杆4,所述支杆201的底端铰接所述压板202的上表面,所述刺脚20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压板202的下表面。如图1所示,所述刺脚203用于方便刺入结实泥土,实现所述支脚2的有效扎根目的;所述压板202用于防止所述支脚2在底端下沉,确保支撑作用。进一步优化,为了便于根据支撑需要而对所述支杆201的长度进行灵活调整,所述支杆201优选由多节可螺纹配合连接的不锈钢管拼接而成。

优化的,所述连接杆4由多节可螺纹配合连接的不锈钢管拼接而成。如图1所示,同样地,可以实现根据实际连接需要而对所述连接杆3的长度进行灵活调整的目的,进一步方便灵活应用。

优化的,所述弧形环101、所述对拉螺栓组件102、所述支脚2、所述连接杆3和所述螺纹安装杆4均优选由不锈钢材质制成。由此可以确保固定架在风吹日晒下的长久耐用性,延长使用寿命,使回收利用成为可能。

本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配置多圈竖直间隔布置的箍圈,并通过连接杆及螺纹安装杆将这些箍圈连接起来,可以对一长段的苗木枝干起到夹持作用,同时通过连接各个箍圈的支脚,可有效地对苗木枝干起到稳固的支撑作用,确保固定架的高度稳定性;(2)由于在弧形环的外壁面开有若干环向布置的螺纹孔,可以灵活地调整箍圈与支脚及连接杆的插接位置,实现灵活组装,例如对支脚进行水平面内的对称布置和非对称布置;(3)由于是采用对拉螺栓组件实现两弧形环的端部连接,可以灵活调整箍圈的松紧程度,实现根据苗木的长势而进行灵活调节的目的;(4)通过在弧形环的内壁面上附着弧形橡胶垫圈,可以减少箍圈对苗木枝干的损伤,保障苗木枝干的茁壮成长;(5)通过将连接杆和支杆设计为多节螺纹配合连接结构,可以根据实际连接需要或支撑需要对连接杆和支杆的长度进行调整,进一步方便灵活应用;(6)所述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还具有拆装方便、使用寿命长和可回收利用的特点,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

如上所述,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设计出不同形式的苗木移栽种植固定架并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整合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