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5634阅读:513来源:国知局
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



背景技术: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它将原动机的机械能或其他外部能量传送给液体,使液体能量增加,主要用来输送液体包括水、油、酸碱液、乳化液、悬乳液和液态金属等,也可输送液体气体混合物以及含悬浮固体物的液体。传统水泵仅具有抽水功能,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供水系统的更多需求。因此,智能控制型水泵应运而生。现有的智能控制型水泵具有缺水保护、延时起动、流量控制、液晶显示和防冻裂等功能,但使用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这些传统功能不能有很好的体验:未在出水流道内设置止回阀就直接设置了霍尔元件与磁铁,水泵启动时霍尔元件与磁铁断开,将信号传递给线路板,水泵持续工作;当流量较小时,霍尔元件下落与磁铁发生感应,将信号传递给线路板,线路板控制水泵停止,但此时水泵进水口是有水的,无法实现水泵的小流量运行。为了实现小流量控制,在出水通道内设置压力感应器,根据出水通道内水流的压力控制水泵的启停,将压力感应器设置在出水通道内,将导致出水通道内部空间占用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控制效果好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包括具有进水口的泵体、设于泵体内的水利部件和设于水利部件上方的用于驱动水利部件动作的电机,所述泵体的上部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的上部设有出水口,所述的电机设于外套筒内,所述电机的上部设有位于外套筒内部的内套筒,所述的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水利部件出口与出水口的过水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水道内设有止回阀,所述的内套筒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的止回阀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流量感应器,所述的内套筒内还设有用于感应过水道内压力与线路板连接的电子压力感应器。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流量传感器包括设于线路板上的霍尔元件和设于止回阀上的磁铁,当所述的止回阀封堵住过水道时磁铁与霍尔元件发生感应。

线路板通过感应流量感应器和电子压力感应器传导的信号控制电机运转:1、水泵通电运行,进水口有水状态下,止回阀向上运动,过水道处于接通状态,磁铁与霍尔元件断开,水泵持续工作;2、当用户关闭阀门即出水口不出水,止回阀向下运动封堵住过水道,磁铁与霍尔元件发生感应,此时电子压力感应器感应到压力,线路板接收着两个信号后控制水泵停止运行;3、当水泵停止时,用户重新打开阀门,即水泵出口压力下降至设定值时,水泵重新启动;4、水泵通电运行,进水口没有水的状态下,止回阀未发生位移且电子压力感应器未感应到压力,水泵将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且将在设定周期内重复启动,直到进水口有水;5、水泵通电,在设定时间内磁铁和霍尔元件断开,水泵无法启动,需检查止回阀安装是否正确或者被堵塞。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电子压力感应器包括内部具有感应室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有陶瓷膜片,陶瓷膜片远离感应室的一端印刷有压敏电阻,所述的压敏电阻与陶瓷膜片连接成一个惠斯通电桥,所述的本体上还连接有用于接收惠斯通电桥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导线,所述的导线与线路板连接。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惠斯通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陶瓷膜片的周边具有呈环形的陶瓷体,所述的陶瓷体抵靠在本体上,所述的连接结构包括抵靠在陶瓷体上的支撑件和与本体连接的连接套,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抵靠在连接套上。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陶瓷体与本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一。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设有与过水道连通的通道,所述本体的感应室与该通道连通。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止回阀包括阀体、设于过水道内的导向体和穿设于导向体内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下端与阀体固连,所述的阀体与导向体之间设有弹簧,所述的过水道内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的阀体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抵靠在该环形台阶上。

在上述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中,所述的阀体与环形台阶之间设有密封圈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具有以下优点:

其结构设计合理,将电子压力感应器装入到内套筒内,不占用过水道的空间;通过流量感应器与电子压力感应器共同作用,可实现缺水保护、延时起动及小流量控制,功能多样化;通过设置陶瓷膜片与压敏电阻,两者之间形成惠斯通电桥,由于压敏电阻的压阻效应,使惠斯通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抗腐蚀、抗磨损性能好,而且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又一纵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较佳实施例的横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压力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中,1、进水口;2、泵体;3、水利部件;4、电机;5、外套筒;6、出水口;7、内套筒;8、过水道;9、线路板;10、电子压力感应器;11、霍尔元件;12、磁铁;13、感应室;14、本体;15、陶瓷膜片;16、压敏电阻;17、陶瓷体;18、支撑件;19、连接套;20、密封圈一;21、通道;22、阀体;23、导向体;24、导向杆;25、弹簧;26、环形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电子压力智能控制水泵,包括具有进水口1的泵体2、设于泵体2内的水利部件3和设于水利部件3上方的用于驱动水利部件3动作的电机4,其中水利部件3可以是单级叶轮,也可以是多级叶轮。

如图1和图2所示的泵体2的上部设有外套筒5,外套筒5的上部设有出水口6,电机4设于外套筒5内,电机4的上部设有位于外套筒5内部的内套筒7,内套筒7与外套筒5之间设有用于连通水利部件3出口与出水口6的过水道8,在过水道8内设有止回阀,内套筒7内设有线路板9,止回阀上设有与线路板9连接的流量感应器,内套筒7内还设有用于感应过水道8内压力与线路板9连接的电子压力感应器10。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流量传感器包括设于线路板9上的霍尔元件11和设于止回阀上的磁铁12,当止回阀封堵住过水道8时磁铁12与霍尔元件11发生感应。

线路板9通过感应流量感应器和电子压力感应器10传导的信号控制电机4运转:1、水泵通电运行,进水口1有水状态下,止回阀向上运动,过水道8处于接通状态,磁铁12与霍尔元件11断开,水泵持续工作;2、当用户关闭阀门即出水口6不出水,止回阀向下运动封堵住过水道8,磁铁12与霍尔元件11发生感应,此时电子压力感应器10感应到压力,线路板9接收着两个信号后控制水泵停止运行;3、当水泵停止时,用户重新打开阀门,即水泵出口压力下降至设定值时,水泵重新启动;4、水泵通电运行,进水口1没有水的状态下,止回阀未发生位移且电子压力感应器10未感应到压力,水泵将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且将在设定周期内重复启动,直到进水口1有水;5、水泵通电,在设定时间内磁铁12和霍尔元件11断开,水泵无法启动,需检查止回阀安装是否正确或者被堵塞。

如图4所示,电子压力感应器10包括内部具有感应室13的本体14,本体14的一端通过连接结构固定有陶瓷膜片15,陶瓷膜片15远离感应室13的一端印刷有压敏电阻16,压敏电阻16与陶瓷膜片15连接成一个惠斯通电桥,本体14上还连接有用于接收惠斯通电桥产生的电压信号的导线,导线与线路板9连接。由于压敏电阻16的压阻效应,使惠斯通电桥产生一个与压力成正比的高线性与激励电压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如图4所示,陶瓷膜片15的周边具有呈环形的陶瓷体17,陶瓷体17抵靠在本体14上,连接结构包括抵靠在陶瓷体17上的支撑件18和与本体14螺纹连接的连接套19,支撑件18的另一端抵靠在连接套19上,在陶瓷体17与本体14之间设有密封圈一20。

如图1所示,外套筒5与内套筒7之间设有与过水道8连通的通道21,本体14的感应室13与该通道21连通。

如图1和图2所示,止回阀包括阀体22、设于过水道8内的导向体23和穿设于导向体23内的导向杆24,导向杆24的下端与阀体22固连,阀体22与导向体23之间设有弹簧25,过水道8内设有环形台阶26,阀体22在弹簧25弹力的作用下抵靠在该环形台阶26上,在阀体22与环形台阶26之间设有密封圈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