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沙保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4946发布日期:2018-08-10 19:11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沙漠治理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沙保水装置。



背景技术:

防沙治沙一直以来都是个难题,为了避免沙漠化的进一步严重,可通过在沙漠中种植树木来实现对沙漠的绿化。

当树木被载种后,一方面需要保证树根周边的沙子不会被大风刮走,另外也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份可提供给树体存活。因此,关于如何固定树体周边的沙子以及如何保住树体周边的水份,便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配重来实现固沙的且方便集水保水的固沙保水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固沙保水装置,包括呈锥形的且具有上开口和下开口的容器,所述容器内由上至下分为配重层、隔热层以及保水层,环绕所述容器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斜向上的集水槽,环绕所述容器的侧壁位于集水槽的集水区域设有若干过水孔,所述容器内部设有与过水孔相连且通向保水层的雨水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内竖向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连接有位于配重层的上横板,所述固定杆下端穿过容器底部且连接有位于沙漠表层下方的下横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横板为凹口向下的第一弧形板,环绕所述容器的内侧壁设有向内延伸且斜向下的凝水环,所述凝水环位于配重层且凝水环的末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板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布置在隔热层的容器外侧壁,所述过水孔沿容器四周均匀分布且位于集水槽与容器外侧壁的连接处,所述雨水通道为折弯管道,所述折弯管道包括与过水孔相通的倾斜管道以及与保水层相通的竖向管道。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板为凹口向上的第二弧形板。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设有连通配重层和保水层的弧形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容器的底部设有用于承托保水层的托板。

有益效果:在配重自身重力作用下,使得本装置的底部紧压在沙漠表层,达到了固沙的效果;同时,本装置上端呈开口状且外侧壁设有集水槽,方便了雨水的收集,并且锥状的容器也方便冷凝在容器侧壁的水份回流至容器底部;由于装置下端呈开口状,收集的水份经保水层可直接进入沙漠表层。另外,本装置中间设有隔热层,避免热量传递到保水层使得水分大量蒸发。固沙保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沙保水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沙保水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固沙保水装置底部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一种固沙保水装置,包括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开口11和下开口12的呈三棱锥状的容器1,容器1的内部由上至下分为配重层2、隔热层3以及保水层4,该容器1的底部设有用于承托保水层4的托板15,托板15分别设置在容器1底部的三个角上。底部呈半开放状态,一方面便于承托住保水层4,使得保水层4稳固在容器1内不至于掉落,另一方面保水层4的底部中央直接与沙漠表层接触,方便保水层4的水渗透至沙漠,保证了沙子中的水分含量,并且半开放状态的底部,更有利于容器1稳定的放置在沙漠表层。另外,容器1设计成锥状,可使得沙子中蒸发的汽水附着在容器1的侧壁,冷凝后可回流至容器1下方的沙子中。

环绕容器1的外侧壁设有向外延伸且斜向上的集水槽13,环绕容器1的侧壁位于集水槽13的集水区域设有若干过水孔16,容器1内部设有与过水孔16相连且通向保水层4的雨水通道31。同时,容器1上部具有上开口11。雨水一方面可通过上开口11直接落入至容器1内部,进而进入保水层4进行储存;另一方面下落在容器1外侧壁的雨水在集水槽13作用下,通过过水孔16导入至保水层4,实现了更多雨水的收集与存储,大大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

具体地,集水槽13布置在处于隔热层3的容器1外侧壁,过水孔16沿容器1四周均匀分布且位于集水槽13与容器1外侧壁的连接处,雨水通道31为折弯管道,其中折弯管道包括与过水孔16相通的倾斜管道311以及与保水层4相通的竖向管道312。集水槽13尽量布置在隔热层3的下端,使得集水槽13可收集到更多的雨水;倾斜管道311可使雨水顺畅的流入至保水层4,并且倾斜管道311还起到了冷凝的作用,保水层4的水份蒸发后,冷凝在倾斜管道311上并顺着倾斜管道311回流至保水层4,该设计起到了尽可能减少保水层4水份蒸发的可能。

作为优选,容器1内竖向设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上端连接有位于配重层2的上横板51,固定杆5下端穿过容器1底部且连接有位于沙漠表层下方的下横板52。配重层2所装的配重物为沙子,上横板51至于配重层2的上部,由于沙漠中温度很高,在太阳的直射下,位于容器1下方的沙子中的水份会不可避免的蒸发,所蒸发的水份附着在上横板51的底部发生冷凝,并掉落至容器1的底部,通过收集蒸发水份,进一步提高了保水的效果。

具体地,上横板51为凹口向下的第一弧形板,环绕容器1的内侧壁设有向内延伸且斜向下的凝水环14,凝水环14位于配重层2且凝水环14的末端延伸至第一弧形板的下方。通过第一弧形板与凝水环14共同搭建的一个防止水份蒸发的系统,大大减少了容器1内的水蒸气从容器1的上开口11跑出的可能。并且,凝水环14和第一弧形板的弧形设计,也方便了雨水的收集。

作为优选,下横板52为凹口向上的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向上弯曲并插入至沙漠表层的下方,达到了加固容器1的作用。

作为优选,隔热层3设有连通配重层2和保水层4的弧形通道32。雨水通过弧形通道32可快速的流入至保水层4,加快了雨水的存储速度,同时,通道设计成弧形,可实现蒸发水汽的冷凝并回流,避免了水汽的流失。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