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态大鲵繁殖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0859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仿生态大鲵繁殖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仿生态大鲵繁殖池。



背景技术:

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俗称娃娃鱼,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现存个体最大的两栖动物,被称为活化石,为我国的珍稀、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中。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繁殖技术研发成功及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的再次突破,大鲵繁殖率大幅度提高,大鲵幼苗得以大量供应,进而又助推了大鲵产业快速发展。然而大鲵全人工繁殖大鲵性腺成熟度差,参繁率(当年已繁殖的亲鲵与全场亲鲵的比率)低,繁殖率(是指全场种鲵与当年繁殖的苗种比率)仅1∶10-15。虽然在繁殖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下,大鲵繁殖率有大幅度提高,能达到1∶40-115,但是参繁率仍然很低,只有10%-15%。这是由于,雌雄亲鲵多条在原生态繁殖池或仿生态繁殖池均为混养,经产亲鲵与不能繁殖的亲鲵难以辨别,不能繁殖的亲鲵难以淘汰,很难实施品种选育。此外,在繁殖季节,亲鲵之间争夺配偶互相撕咬还会造成大量损伤。现有繁殖池的混养方式还造成饵料、人工管理、繁殖池等资源的严重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生态大鲵繁殖池,能够实现品种选育,从而提高大鲵的参繁率和繁殖率。还能够减少亲鲵之间为争夺配偶相互撕咬的几率,减少亲鲵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生态大鲵繁殖池,包括人工溪流和串流搭建在人工溪流上的多个繁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繁殖池的两端设有鲵穴,人工溪流从繁殖池的中间流过;所述两个鲵穴的洞口分别设置在靠近人工溪流的一侧;两个鲵穴之间设有活动隔板;繁殖池位于人工溪流上游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繁殖池位于人工溪流下游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两个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活动隔板的两侧;人工溪流的底部埋设有排水管。

进一步,所述繁殖池的长为3500~4500cm,宽为80~120cm,高为50~70cm;所述鲵穴的长为80~120cm,宽与繁殖池内壁之间的宽相同,高为16~20cm;鲵穴的洞口宽为15~18cm,高为16~20cm。

进一步,所述进水口距离池底为20~25cm,所述出水口距离池底为16~20cm。

进一步,所述鲵穴上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盖板。

进一步,所述繁殖池的底部为硬化池底,池底铺有一层鹅卵石,鹅卵石的厚度为5~10cm。

进一步,所述出水口设有一节活动弯管,活动弯管的端头设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排水管的排水口上插接有立管,该立管的高为30~50cm,立管的上端设有滤网。

进一步,所述鲵穴周围栽种有水菖蒲。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一个繁殖池只设有两个鲵穴,也就是说每一个繁殖池内只包括一对雌雄亲鲵。在繁殖产卵过后,一方面工作人员能够及时的将不能繁殖的种鲵进行清理淘汰,达到饵料、人工管理、繁殖池等资源利用最大化,另一方面能确定种苗的母亲和父亲,能真正实现大鲵品种选育。此种结构设置的繁殖池使大鲵的参繁率可达到50%以上,大鲵繁殖率也可以达到1∶300以上。此外,由于在两个鲵穴之间设有活动隔板,所以只有当产卵繁殖时雌雄亲鲵能呆在一起,其余时间雌雄亲鲵各自在自己的鲵穴里,能有效减少咬伤的几率,进而减少亲鲵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分布图。

图2位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位图2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位图2的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位图2的C-C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道,2、繁殖池,3、鲵穴,4、盖板,5、菖蒲,6、排水管,7、立管,8、进水口,9、出水口,10、活动隔板,11、排水渠,12、鹅卵石,13、人工溪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仿生态大鲵繁殖池2,包括人工溪流13和串流搭建在人工溪流13上的多个繁殖池2。人工溪流13最好是选择在有过野生大鲵生长的或有人工繁殖大鲵成功的河流段、海拔800-1200M、缓坡地建造。将河流的水通过进水管道1引进繁殖场地形成人工溪流13,再将繁殖池2内的污水排出至排水渠11。

如图3至图5所示,繁殖池2的长为3500~4500cm,宽为80~120cm,高为50~70cm。繁殖池2的底部为硬化池底,池底铺有一层鹅卵石12,鹅卵石12可采用05号规格,厚度为5~10cm。

如图2至图4所示,繁殖池2的两端分别设有鲵穴3。鲵穴3的长为80~120cm,宽与繁殖池2内壁之间的宽相同,高为16~20cm。人工溪流13从繁殖池2的中间流过。两个鲵穴3的洞口分别设置在靠近人工溪流13的一侧。鲵穴3的洞口宽为15~18cm,高为16~20cm。在鲵穴3上设有观察口,观察口上设有盖板4。观察口为正方形,边长30cm。盖板4为正方形,边长35cm。

如图1至图3所示,两个鲵穴3之间设有活动隔板10。活动隔板10底部插到繁殖池2的池底上,活动隔板10的顶部与繁殖池2池壁上沿平齐并与两边池壁之间的空隙小于1cm。若空隙过大亲鲵易拱、钻以及用爪挖易造成受伤。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繁殖池2位于人工溪流13上游的一侧设有两个进水口8,繁殖池2位于人工溪流13下游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水口9。两个进水口8和两个出水口9分别位于活动隔板10的两侧。两个进水口8之间的距离为20~30cm,两个出水口9之间的距离为20~30cm。进水口8距离池底为20~25cm,出水口9距离池底为16~20cm。为了能够控制繁殖池2内的水位,在出水口9的端头设有一节活动弯管,倾斜活动弯管的角度即可调整繁殖池2内的水位。在活动弯管的端头设有滤网,以防止饵料鱼从出水口9溜掉。

如图2、图3和图5所示,在人工溪流13的底部埋设有排水管6,用于清理大鲵的排泄物和其他杂质。排水管6上开有排水口,排水口上插接有立管7,立管7的高度为30~50cm。立管7的端头设有滤网,以防止大鲵爬入排水管6。

为了净化水质和高温时遮阴降温,在繁殖池2四边包括鲵池盖上栽种水菖蒲5。

为充分利用水源及土地,以及便于管理。沿坡向不仅多池串流建造多个繁殖池2,还可以多排建造,两排之间需留出1m的操作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1、繁殖池2建造完工后脱碱处理,流水浸泡半年以上完全脱碱方可使用,以防水泥碱烧伤亲鲵。

2、每个繁殖池2投放一对亲鲵,雌雄各占一穴;保持长流水,水量以保持人工溪流13水流速每秒20CM;调整排水口立管7的角度调整水深,保持进水口8有落差,能形成哗哗的流水声。

3、加固活动隔板10以防止大鲵拱倒、抓偏隔板串穴。

4、定期清洗繁殖池2,保持繁殖池2干净。清洗繁殖池2时可以去掉隔板、拔掉排水管6上的立管7,使脏水、臭水或鲵粪等从排水管6快速排出,繁殖池2清洗完后,立刻插好立管7,加固好隔板。

5、四季管理:冬季繁殖池2水深要淹没洞口,如有结冰及时打捞冰,加大供水量,不使繁殖池2结冰。春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水温也逐渐回暖,亲鲵开始有露头现象可以开始投喂,可以投喂鱼块或活鱼等饵料,水深以鲵穴3洞口上沿留出1CM供通气。夏季管理主要做好防暑降温,加大水流量,加深水位,水深没过洞口,水温23℃以下,最高不能超过25℃,必要时可以搭遮阴棚。秋季是繁殖的季节,将水位降低至鲵穴3洞口上沿留出1CM供通气。从8月上旬开始检查大鲵性腺发育情况。将成熟度好的雌雄亲鲵配对投放入鲵池,雌雄各占一穴。对性腺发育成熟度不够的亲鲵,可以注射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成熟。亲鲵从8月下旬开始陆续产卵繁殖,大部分在晚上至清晨,要加强观察。发现亲鲵烦躁、频频出入鲵穴3,即将隔板去掉,待其产卵后及时将雌亲鲵放回雌亲鲵鲵穴3,加固好隔板。到11月份可以陆续捞出鲵苗或鲵卵,运输到商品鱼饲养管理场,进行饲喂管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