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9624发布日期:2018-07-03 21:01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林木业领域,特别地,是涉及一种自动除虫装置。



背景技术:

在林木生长中,虫害是非常常见又极易造成重大损失的一种灾害,害虫通过蛀蚀树木的树干、啃噬树木根系、吸取树木的营养来进行成长和繁殖,并且,害虫繁殖非常快,通常都是大规模的爆发,在短期内就会造成林木生长不良或是植株死亡;现有的除虫方法最常用的就是在树干的表面涂刷涂白剂,由于涂白剂是将生石灰加水熟化,加入油脂搅拌后加水制成石灰乳,再倒入石硫合剂原液和盐水,充分搅拌即成的,因此不仅能够有效预防日灼危害,同时也能防治蛀干害虫、皮溃疡病害;但是此类方法在使用时由于需要人工操作,因此林木区域大使得工作人员的除虫工作量巨大,且耗时长,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涂白剂在涂刷之后会因为环境气候的影响而脱落,因此需要工作人员重复进行涂刷;同时此类方法只适用于冬季防虫,并不能进行除虫,对于除虫,现有的方式是人工对林木进行喷药,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农药对于空气环境影响也较大,且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综上所述,因此存在着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能够通过吸水海绵吸引害虫,在温度升高时自动封闭,通过高温封闭的空间将害虫灭杀。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它包括包裹外壳、环形外壳、开闭模块及吸引模块;所述包裹外壳设计为对称的两半结构,所述包裹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设计为两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包裹外壳的上端及下端,所述环形外壳设计为与所述包裹外壳相同的两半结构,所述环形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包裹外壳的直径;所述开闭模块包括膨胀囊,所述开闭模块外形设计为环形,所述开闭模块的内侧面上设计有条形槽;所述膨胀囊密封固定在所述条形槽上;所述开闭模块内部设计有膨胀气体,所述开闭模块设计为两件,所述开闭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端及下端的所述环形外壳的内侧面上;所述吸引模块包括固定圈及吸引件;所述固定圈设计为两半结构,所述固定圈外侧面设计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圈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包裹模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内部设计有防滑层;所述吸引件使用海绵材料制作,所述吸引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圈及所述包裹外壳之间,所述吸引件之间设计有间隙。

作为优选,所述包裹外壳外侧面上设计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使用吸热材料制作,所述吸收层上设计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连接到所述开闭模块内。

作为优选,所述包裹外壳的下端设计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计在树干底部树根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外壳设计为喇叭状,所述环形外壳的内侧面的顶部设计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计有漏孔,所述漏孔对应所述吸引件的位置设计。

作为优选,所述膨胀囊使用弹性膜材料制作,所述膨胀气体使用氧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包裹外壳设计为对称的两半结构,所述包裹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设计为与所述包裹外壳相同的两半结构,所述环形外壳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固定圈设计为两半结构,所以使用者通过将所述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拆卸后安装在树干上,由于所述固定圈内部设计有防滑层,所以所述固定圈能够贴合树干的表面固定;使用者将引诱剂及水混合后,注入所述吸引件内,由于所述环形外壳的直径大于所述包裹外壳的直径,所述吸引件之间设计有间隙,所以当夜晚温度较低时,所述开闭模块内部的气体体积较小,所述开闭模块呈打开状态,所以害虫能够被引诱进所述包裹外壳内部;当白天气温开始上升时,由于所述包裹层外部设计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将温度传递给所述开闭模块,所述开闭模块内部的气体开始膨胀,使得所述膨胀囊鼓起,将所述环形外壳上端及下端的空间挤压封闭,使得害虫被困在所述包裹外壳内,达到自动闭合的作用;同时所述包裹外壳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温度不断的升高下,所述包裹层内部的温度也持续上升,害虫在高温密封的空间内被灭杀;达到灭杀害虫的作用;当夜晚温度再次降低时,所述开闭模块内气体体积缩小,所述膨胀囊收缩,被灭杀的害虫尸体落下,达到自动清理的作用,所述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即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吸引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灭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吸引时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灭杀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中实施例所示,该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是一种能够通过吸水海绵吸引害虫,在温度升高时自动封闭,通过高温封闭的空间将害虫灭杀的装置,它包括有包裹外壳1、环形外壳2、开闭模块3及吸引模块4;所述包裹外壳1设计为对称的两半结构,所述包裹外壳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2设计为两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包裹外壳1的上端及下端,所述环形外壳2设计为与所述包裹外壳1相同的两半结构,所述环形外壳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2的直径大于所述包裹外壳1的直径;所述开闭模块3包括膨胀囊31,所述开闭模块3外形设计为环形,所述开闭模块3的内侧面上设计有条形槽;所述膨胀囊31密封固定在所述条形槽上;所述开闭模块3内部设计有膨胀气体,所述开闭模块3设计为两件,所述开闭模块3分别固定安装在上端及下端的所述环形外壳2的内侧面上;所述吸引模块4包括固定圈及吸引件41;所述固定圈设计为两半结构,所述固定圈外侧面设计有连接杆,所述固定圈通过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包裹模块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圈内部设计有防滑层;所述吸引件41使用海绵材料制作,所述吸引件41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圈及所述包裹外壳1之间,所述吸引件41之间设计有间隙。

该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在使用时,由于所述包裹外壳1设计为对称的两半结构,所述包裹外壳1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环形外壳2设计为与所述包裹外壳1相同的两半结构,所述环形外壳2通过卡扣结构连接,所述固定圈设计为两半结构,所以使用者通过将所述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拆卸后安装在树干上,由于所述固定圈内部设计有防滑层,所以所述固定圈能够贴合树干的表面固定;使用者将引诱剂及水混合后,注入所述吸引件41内,由于所述环形外壳2的直径大于所述包裹外壳1的直径,所述吸引件41之间设计有间隙,所以当夜晚温度较低时,所述开闭模块3内部的气体体积较小,所述开闭模块3呈打开状态,所以害虫能够被引诱进所述包裹外壳1内部;当白天气温开始上升时,由于所述包裹层外部设计有吸热层,所述吸热层将温度传递给所述开闭模块3,所述开闭模块3内部的气体开始膨胀,使得所述膨胀囊31鼓起,将所述环形外壳2上端及下端的空间挤压封闭,使得害虫被困在所述包裹外壳1内,达到自动闭合的作用;同时所述包裹外壳1内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温度不断的升高下,所述包裹层内部的温度也持续上升,害虫在高温密封的空间内被灭杀;达到灭杀害虫的作用;当夜晚温度再次降低时,所述开闭模块3内气体体积缩小,所述膨胀囊31收缩,被灭杀的害虫尸体落下,达到自动清理的作用,所述自开闭林木用害虫灭杀装置即可循环使用。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包裹外壳1外侧面上设计有吸收层,所述吸收层使用吸热材料制作,所述吸收层上设计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连接到所述开闭模块3内;其作用在于吸收温度,增强所述闭合模块的闭合效果。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包裹外壳1的下端设计有收集槽,所述收集槽设计在树干底部树根的位置;其作用在于便于收集害虫的尸体,可以直接用作树木生长的养料。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环形外壳2设计为喇叭状,所述环形外壳2的内侧面的顶部设计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上设计有漏孔,所述漏孔对应所述吸引件41的位置设计;其作用在于便于收集雨水,吸引害虫。

如图3、图4所示,所述膨胀囊31使用弹性膜材料制作,所述膨胀气体使用氧气;其作用在于增强所述膨胀囊31的膨胀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