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式耕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3496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式耕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复式耕犁及装配有该复式耕犁的大蒜播种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蒜播种机,一般仅设置有左、右两个单头耕犁,该类型的大蒜播种机的翻耕均匀性度差,翻耕深度浅,难以保证大蒜种子的发芽率。

特别是针对一些土质较硬或是地表长满杂菜的耕地,由于耕犁的性能缺陷,现有技术中的大蒜播种机根本难以完成播种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复式耕犁,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式耕犁,其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自前往后连接有至少两排平行设置的犁头,每排犁头包括有至少两个犁头,相邻两排犁头前后交错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上连接有两排犁头,分别为前排犁头和后排犁头,所述前排犁头包括左前排犁头和右前排犁头,所述后排犁头包括左后排犁头和右后排犁头;所述左前排犁头和所述右前排犁头之间的安装距离等于所述左后排犁头和所述右后排犁头之间的安装距离,所述左前排犁头,所述右前排犁头、所述左后排犁头和所述右后排犁头交错设置。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右前排犁头位于所述左后排犁头和所述右后排犁头之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左后排犁头后侧连接有左后覆土板,所述右后排犁头的后侧连接有右后覆土板。

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大蒜播种机,所述大蒜播种机上设有复式耕犁,所述复式耕犁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上自前往后连接有至少两排平行设置的犁头,每排犁头包括有至少两个犁头,相邻两排犁头前后交错设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耕犁包括有多排前后交错设置的犁头,与现有技术中的翻耕犁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耕犁的翻耕均匀度、翻耕深度及翻耕土壤细度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本实用新型尤其适合一些土质较硬、长满杂草的土地的翻耕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耕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蒜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实施例中的大蒜播种机的播撒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实施例中的大蒜播种机的播撒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耕犁5包括安装支架51,所述安装支架51上自前往后连接有两排平行设置的犁头,分别为前排犁头和后排犁头,所述前排犁头和所述后排犁头各包括有两个犁头。

所述前排犁头包括左前排犁头52a和右前排犁头52b,所述后排犁头包括左后排犁头53a和右后排犁头53b。所述左前排犁头52a和所述右前排犁头52b之间的安装距离等于所述左后排犁头53a和所述右后排犁头53b之间的安装距离,所述左前排犁头52a,所述右前排犁头52b、所述左后排犁头53a和右后排犁头53b交错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右前排犁头52b位于所述左后排犁头53a和所述右后排犁头53b之间。在别的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将,所述左前排犁头52a设置在所述左后排犁头53a和所述右后排犁头53b之间。

可见,由于复式耕犁5包括有两排前后交错设置的犁头,从此所述复式耕犁5的翻耕均匀度、翻耕深度及翻耕后的土壤细度明显高于普通的耕犁,最终提升了其翻耕性能。特别是针对一些土质较硬及长满杂草的土地,复式耕犁5尤其能体现出其翻耕性能。

当然,为了进一步提升所述复式耕犁5的翻耕效果,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置三排甚至更多的犁头,每排犁头包括三个甚至更多的犁头。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后排犁头53a后侧连接有左后覆土板54a,所述右后排犁头53b的后侧连接有右后覆土板54b。

当种子被播撒进翻开的土壤中后,所述左后覆土板54a和所述右后覆土板54b随即能够将翻开的土壤刮平,从而实现对种子的充分覆盖,提升播种效果。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大蒜播种机,所述大蒜播种机包括机架1、行走轮2、车头3、播撒机构4、复式耕犁5及压土辊6等部件,其中:所述复式耕犁5采用前述实施例中的所述复式耕犁。

所述行走轮2安装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车头3安装在所述机架1前端,所述车头3控制所述行走轮2驱动大蒜播种机向前移动(图1中箭头方向)。所述播撒机构4设置在所述机架1的中部,所述播撒机构4的下端设有多个等距排布的播撒口,所述播撒机构4经所述播撒口实现大蒜种子的均匀播撒。所述复式耕犁5连接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并位于所述播撒机构4的播撒口的前侧。所述压土辊6连接在所述机架的后端并能上下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大蒜播种机的播种过程如下:首先将大蒜种子放入所述播撒机构4内,然后启动所述车头3,大蒜播种机向前行进。行进过程中,复式耕犁5将大蒜播种机下方的土壤均匀翻开,复式耕犁5后侧的播撒机构4将大蒜种子经各个所述播撒口均匀播撒至翻开的土壤中。随后,压土辊6碾过翻开的土壤,从而将大蒜种子压入土壤内。

如图3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播撒机构4包括进料仓41、送料斗43、旋转吸料筒46及多个播撒管47。其中:

所述进料仓41上端敞开、下端封闭,所述进料仓41的内腔内设有搅拌轴42,所述进料仓41的后侧壁的下部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出料口。

所述送料斗43设置在所述进料仓41的下方,所述送料斗43的后端形成有多个与所述出料口一一对应的导料槽45,所述送料斗43的前端设有偏心轮44,所述偏心轮44用于驱动所述导料槽45上下抖动。

所述旋转吸料筒46设置在所述送料斗43的后侧并靠近所述导料槽45,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外壁上沿轴向设有至少一排吸料孔,每排吸料孔包括多个等距设置的并与所述导料槽45一一对应的吸料孔,所述吸料孔的外侧开口的孔径小于大蒜种子的尺寸,所述旋转吸料筒46内部设有吸风通道,所述吸风通道与所述吸料孔连通。

所述播撒管47与所述吸料孔一一对应,所述播撒管47设置在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后侧并靠近所述旋转吸料筒46,所述播撒管47的上端朝向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下端设有所述播撒口。所述播撒管47的进料口处设有毛刷,所述毛刷的刷头向外伸出所述播撒管47的进料口并与所述旋转吸料筒46接触。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设有抽风机(未图示),所述吸风通道的一端延伸出所述旋转吸料筒并经风管48与所述风机连通。开启所述抽风机,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所述吸风通道内形成负压,从而使得所述旋转吸料筒46的外壁上的所述吸料孔产生吸附力。

如图4所示,所述播撒机构4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首先,开启所述抽风机并驱动所述旋转吸料筒46向后旋转(图3中的箭头方法),同时驱动所述偏心轮44旋动以带动所述导料槽45上下抖动。

将大蒜种子倒入所述进料仓41内,在所述搅拌轴42的搅拌下,大蒜种子经进料仓41后侧壁底部的各个所述出料口排出并进入对应的所述导料槽45内,随着所述导料槽45的抖动,各导料槽45内的大蒜种子不断滑向旋转吸料筒46并被吸附至对应的吸料孔上。

旋转吸料筒46向后旋转并将大蒜种子传送至播撒管47的上端进料口处,此时,播撒管47的上端进料口处的毛刷将对应吸料孔上吸附的大蒜种子刷下,大蒜种子被刷离吸料孔后落入相应的播撒管47内并最终经播撒管47下端的播撒口落入至土壤中,从而完成播撒过程。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料孔呈喇叭状,所述吸料孔的孔径自外向内逐渐变大,所述吸料孔的外侧开口处的孔径小于大蒜种子的尺寸。喇叭状结构能够有效提升所述吸料孔外侧开口处的吸附力。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送料斗43的前端靠近所述偏心轮44的位置设有竖直的挡板(未图示)。所述挡板有防止大蒜种子从所述送料斗43的下端滑落。

上文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