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棚温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8465发布日期:2018-07-20 17:32阅读:5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棚温室,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马来西亚大虾、淡水长臂大虾、金钱虾、大河虾,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虾类,原产于整个南亚和东南亚地区以及大洋洲北部和西太平洋岛屿,全年生活在这些地区的淡水或咸淡水水域中,并在受潮水影响的河口地区进行繁殖。罗氏沼虾是沼虾属中个体最大的一种,由于其体形较大、食性广、病害少、易生存、生长快、营养好,因此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由于罗氏沼虾原产于热带地区,生长需要的水温较高,我国长三角地区的养殖方式均以单季一茬养殖为主,根据放苗时间可划分为三种养殖模式:

1、锅炉苗养殖模式:放苗时间在3月份,采用土池塑料(农膜)大棚、水锅炉加温(少数为电热棒加热)提早培苗养殖模式。在4月份补放一次大棚苗,到5月中旬,当大塘水温达到22℃时,将大棚内已培育成大规格的幼虾放入大塘养殖。从6月下旬起陆续通过捕大留小、轮捕上市的方法,将规格达到80-100尾/千克的成品虾上市,小规格虾和软壳虾则留塘继续养殖,直到l0月份干塘结束。

2、大棚苗养殖模式:放苗时问在4月中下旬,采用土池塑料(农膜)大棚保温捉早培苗养殖模式。到5月中旬,当大塘水温达到22℃ 以上时,将大棚内己培育成大规格的幼虾放入大塘养殖。7月份起陆续通过捕大留小、轮捕上市的方法,将规格达到80-100尾/千克的成品虾上市,小规格虾和软壳虾则留塘继续养殖,直到10月份干塘结束。

3、直放苗养殖模式 放苗时间在5月中下旬,即在虾塘自然水温条件下的放苗养殖模式。8月底至9月初陆续通过捕大留小、轮捕上市的方法,将规格达到80~100尾/千克的成品虾上市,小规格虾和软壳虾则留塘继续养殖,直到10月份销售完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棚温室及养殖方法,其在养殖塘口上盖上塑料薄膜大棚后,延长罗氏沼虾的养殖季节,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养殖两茬罗氏沼虾,并且避开高温时节,并通过冬季轮作蔬菜,改善养殖池塘底质环境,降低病害发病率,提高罗氏沼虾的年产量。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棚温室,包括养殖塘口;还包括大棚、河道、纳米底层增氧系统和活水车;所述养殖塘口设置于河道内,养殖塘口内部设有纳米底层增氧系统和活水车,养殖塘口上部设置大棚。

所述大棚为人字形大棚,通过钢架结构对大棚进行支撑。

所述大棚中间高1.6-1.8m,两侧距离地面20-30cm。

所述养殖塘口一侧设有进水口,另一侧设有出水口。

所述大棚温室养殖罗氏沼虾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大棚形成了温室,从而延长罗氏沼虾养殖期,使得罗氏沼虾在长江流域及淮河流域可以每年进行2批养殖,有效提高了罗氏沼虾的年产量,使得罗氏沼虾的养殖期避开了7、8月份的高温季节,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装置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装置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养殖塘口;2、大棚;3、河道;4、纳米底层增氧系统;5、活水车;6、进水口;7、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养殖罗氏沼虾的大棚温室,包括养殖塘口1;还包括大棚2、河道3、纳米底层增氧系统4和活水车5;所述养殖塘口1设置于河道3内,养殖塘口1内部设有纳米底层增氧系统4和活水车5,养殖塘口1上部设置大棚2。

所述大棚2为人字形大棚,通过钢架结构对大棚2进行支撑。

所述大棚2中间高1.6-1.8m,两侧距离地面20-30cm。

所述养殖塘口1一侧设有进水口6,另一侧设有出水口7。

具体养殖过程如下:

(1)第一批殖氏沼虾的养殖:于1月中旬从苗场购入苗种后,在另一可加温的1-2亩的小塘口进行育苗,于3月上旬将培育好的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体长约2cmM)放入大棚温室塘口进行成虾养殖。

5月中旬开始即可出成品虾,捕大留小,每隔15-20天出一批商品虾,直至7月初,清塘,将所有成品虾出完,第一批罗氏沼虾养殖结束。

(2)第二批罗氏沼虾的养殖:第二批罗氏沼虾于6月中旬从苗种场购入苗种,放在室外的养殖塘口(面积约1-3亩)进行苗种培育,至8月中下旬,将培育好的大规格罗氏沼虾苗种(体长约2cm)放入大棚温室塘口进行成虾养殖。

9月底10月初开始即可出成品虾,捕大留小,每隔15-20天出一批商品虾,直至11月中旬,清塘,将所有成品虾出完,第二批罗氏沼虾养殖结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