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8463发布日期:2018-07-20 17:3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应用于蜂蜜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蜂蜜是蜜蜂从开花植物的花中采得的花蜜在蜂巢中酿制的蜜,是被广泛认知的天然营养食品,蜂蜜中含有果糖、葡萄糖、酶、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常吃可以防治贫血、心脏病、肠胃病等,提高人体免疫力,目前市场上生产加工蜂蜜的厂家有很多,蜂蜜加工前,需要通过过滤装置去除蜂蜜中含有的花粉颗粒、灰尘等杂质,但目前市场上的过滤装置多数还是普通的过滤网形式,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由于蜂蜜较粘稠,因此容易堵塞滤网表面的滤孔,过滤效果差,需经常拆卸下来清洗,耗费人力与时间,同时降低了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方案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具有结构新颖、省时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包括:筒体、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横杆、立杆、毛刷、环形夹套、蒸汽伴热管,所述筒体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加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筒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安装有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将筒体内部分割成三个空腔,所述搅拌电机竖直安装在筒体上端面中部,所述搅拌轴置于筒体内部,且搅拌轴的上端与搅拌电机输出轴末端固接,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的中心,所述搅拌轴的末端固接一个搅拌叶,所述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上方的搅拌轴上均安装一组消堵机构,所述消堵机构由横杆、立杆、毛刷组成,所述横杆的一端固接在搅拌轴外周面上,所述横杆水平设置且横杆下端面左右两侧均竖直固接一个立杆,两个立杆的末端水平固接一个安装板,所述毛刷固接在安装板下端面处,所述环形夹套套装在筒体外侧,所述筒体外壁与环形夹套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蒸汽伴热管均匀安装在空隙内。

所述第一过滤网的过滤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网的过滤目数。

处于同一空腔内的两个横杆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毛刷的下端与对应的过滤网相接触。

所述环形夹套由保温材质制成。

所述筒体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圆台结构,所述环形夹套套装在筒体的圆柱部上。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结构新颖;

2、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筒体;2-第一过滤网;3-第二过滤网;4-搅拌电机;5-搅拌轴;6-搅拌叶;7-横杆;8-立杆;9-毛刷;10-环形夹套;11-蒸汽伴热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第一过滤网2、第二过滤网3、搅拌电机4、搅拌轴5、搅拌叶6、横杆7、立杆8、毛刷9、环形夹套10、蒸汽伴热管11,所述筒体1上、下端面上分别设有加料口与出料口,所述筒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水平安装有第一过滤网2与第二过滤网3,所述第一过滤网2、第二过滤网3将筒体1内部分割成三个空腔,所述搅拌电机4竖直安装在筒体1上端面中部,所述搅拌轴5置于筒体1内部,且搅拌轴5的上端与搅拌电机4输出轴末端固接,所述搅拌轴5的下端依次穿过第一过滤网2、第二过滤网3的中心,所述搅拌轴5的末端固接一个搅拌叶6,所述第一过滤网2、第二过滤网3上方的搅拌轴5上均安装一组消堵机构,所述消堵机构由横杆7、立杆8、毛刷9组成,所述横杆7的一端固接在搅拌轴5外周面上,所述横杆7水平设置且横杆7下端面左右两侧均竖直固接一个立杆8,两个立杆8的末端水平固接一个安装板,所述毛刷9固接在安装板下端面处,所述环形夹套10套装在筒体1外侧,所述筒体1外壁与环形夹套10之间预留有空隙,所述蒸汽伴热管11均匀安装在空隙内。

所述第一过滤网2的过滤目数小于第二过滤网3的过滤目数,第二过滤网3的滤孔尺寸更小,过滤尺寸更小的杂质。

处于同一空腔内的两个横杆7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毛刷9的下端与对应的过滤网相接触。

所述环形夹套10由保温材质制成。

所述筒体1上部为圆柱型,下部为圆台结构,所述环形夹套10套装在筒体1的圆柱部上。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从蜂箱中采集的原蜜从筒体1加料口加入,向蒸汽伴热管11内通入蒸汽,蒸汽给筒体1升温,加快了原蜜在筒体1的流动速度,启动搅拌电机4,搅拌电机4带动搅拌叶6及消堵机构转动,由于毛刷9与过滤网相接触,因此在转动过程中,毛刷9可对第一过滤网2及第二过滤网3上的滤孔进行消堵,同时横杆7及毛刷9转动亦能起到搅拌的效果,经过第一过滤网2及第二过滤网3过滤后的原蜜从出料口流出,采用本技术方案,可有效避免过滤网发生堵塞,大大提高了过滤效率及质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