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573发布日期:2018-08-24 17:19阅读:4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育苗盘,特别涉及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在现有的农业种植和秧苗种植领域,实现了旱地秧苗的培育方法,但现有旱地秧苗培育盘,通常是使用一次性塑料培养盘,造成资源的浪费,且环保型较差,在秧苗播种过程中由于塑料培养盘材质过于柔软,导致使用者不容易进行抛秧种植,现有的塑料培养盘在进行培养秧苗时,由于固定不牢固,经常会导致异味,影响起苗时的效率,并且在进行秧苗种植时,通常是将培养盘一个一个的放置在托物架上,导致秧苗的种植效率变慢。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通过在固定框四角处均设有限位圈,有效的避免在没有限位圈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固定框的异味,导致稻种的损坏和出苗不良,影响秧苗的培养时间,通过在主输水槽内壁设有滑槽,培养盘上下两端均设有滑轨,培养盘通过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有效的对培养盘进行固定,增强培养盘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便于使用者进行拿放,由于在底板内部设有溢水口,便于秧苗进行培养时,便于秧苗根部进行吸收水分,和进行呼吸,由于在主输水槽内壁右侧设有输水道,输水道左端设有滤网,有效的对秧苗进行输水,滤网的作用有效的避免输水道发生堵塞,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包括固定框和培养盘,所述固定框内侧设有主输水槽,所述主输水槽一侧设有四组输水槽,所述培养盘内侧设有稻种培养栅格,所述培养盘上端中部设有把手,所述培养盘上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筒,所述底板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扣杆,所述固定框底部设有透气空腔,所述透气空腔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腿,所述固定框和培养盘均为铝合金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框四角处均设有限位圈。

进一步的,所述主输水槽内壁设有滑槽,所述培养盘上下两端均设有滑轨,所述培养盘通过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盘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内部设有溢水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输水槽内壁右侧设有输水道,所述输水道左端设有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在固定框四角处均设有限位圈,有效的避免在没有限位圈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固定框的异味,导致稻种的损坏和出苗不良,影响秧苗的培养时间,通过在主输水槽内壁设有滑槽,培养盘上下两端均设有滑轨,培养盘通过滑轨与滑槽滑动连接,有效的对培养盘进行固定,增强培养盘的美观性和实用性,便于使用者进行拿放,由于在底板内部设有溢水口,便于秧苗进行培养时,便于秧苗根部进行吸收水分,和进行呼吸,由于在主输水槽内壁右侧设有输水道,输水道左端设有滤网,有效的对秧苗进行输水,滤网的作用有效的避免输水道发生堵塞,较为实用,适合广泛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旱地育苗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旱地育苗盘的主输水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旱地育苗盘的培养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稻旱地育苗盘的固定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框;2、限位圈;3、主输水槽;4、稻种培养栅格;5、滑槽;6、滑轨;7、输水槽;8、培养盘;9、输水道;10、滤网;11、把手;12、固定筒;13、扣杆;14、底板;15、溢水口;16、透气空腔;17、支撑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水稻旱地育苗盘,包括固定框1和培养盘8,所述固定框1内侧设有主输水槽3,所述主输水槽3一侧设有四组输水槽7,所述培养盘8内侧设有稻种培养栅格4,所述培养盘8上端中部设有把手11,所述培养盘8上部左右两端均安装有固定筒12,所述底板14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扣杆13,所述固定框1底部设有透气空腔16,所述透气空腔16底部左右两端均设有支撑腿17,所述固定框1和培养盘8均为铝合金材质。

其中,所述固定框1四角处均设有限位圈2。

其中,所述主输水槽3内壁设有滑槽5,所述培养盘8上下两端均设有滑轨6,所述培养盘8通过滑轨6与滑槽5滑动连接。

其中,所述培养盘8底部设有底板14,所述底板14内部设有溢水口15。

其中,所述主输水槽3内壁右侧设有输水道9,所述输水道9左端设有滤网10。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稻种放置在培养盘8内的稻种培养栅格4内,撒上土壤,将培养盘8通过滑轨6与固定框1内壁的滑槽5进行滑动连接,在主输水槽3内进行输水,水源通过输水道9进入培养盘8内,稻种秧苗通过溢水口15进行吸收水分,使用者可以通过把手11进行搬动培养盘8,培养盘8底部的扣杆13与另外的培养盘8顶部的固定筒12进行扣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