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培育草莓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2662发布日期:2018-08-04 10:5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育草莓苗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地面栽培草莓,同一温室中连年种植,营养消耗过度,土壤中病菌和线虫容易累积,导致草莓产量和品质下降,产生连作障碍。支架栽培采用立架条件下的人工基质,方便每年更换,能避免地面对果实的污染,克服土壤病原菌对植株的侵染,从而保障优质绿色果品生产的实现。但一般的平面支架行距较大,栽培密度小;采用移动苗床不能满足观光采捕的需要;采用立体栽培易产生遮阴问题使产量减少,品质降低,且栽培架上较高、较低位置操作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美观,容易采摘,方便混栽和实时控制和记录槽体内部营养液浓度和空气温湿度的培育草莓苗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培育草莓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该箱体的上端处设有支撑板,该支撑板与箱体为活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槽体,该第一槽体与支撑板之间为活动配合连接;所述位于第一槽体的两侧设有第二槽体,该第二槽体与第一槽体平行设置,该第二槽体与支撑板为固定连接且,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的一侧均设有泵体;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箱体与泵体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具体地,所述箱体为水箱,且该箱体的一侧设有添加盒,该添加盒为可伸缩的结构,该添加盒的上端处设有进料口,该进料口与水箱连通。

具体地,所述第二槽体高度低于第一槽体的高度,且第二槽体内均设有感应器,该感应器为浓度感应器。

具体地,所述泵体为两个,该泵体为感应增压泵。

具体地,所述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的支撑板上设有温湿度感应器。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与感应器、泵体、温湿度感应器均为无线信号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二槽体的底端处设有加湿管,该加湿管与泵体连通,该加湿管上设有多个通孔。

具体地,第一槽体为可滑动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支架上设置的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便于草莓种植多种不同的品种进行混植授粉,提高坐果率、减少畸形果;第二槽体内部设有加湿管,保证了第二槽体内部的湿度,加湿管的一侧设有浓度感应器,保证第二槽体内部的浓度处于平衡位置;第二槽体的一侧设有感应增压泵,保证了第二槽体内部的湿度;设置在第一槽体与第二槽体之间的支撑板上的温湿度感应器,能够及时判别草莓苗适合温度,及时处理,减少草莓苗损失,使得成活率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培育草莓苗装置,包括箱体1、泵体2、第二槽体3、加湿管5、支撑板4、感应器6、第一槽体7、温湿度控制器8、控制器9、管道10、进料口11、添加盒12、通孔13,该箱体为水箱,箱体1的上端处设有支撑板4,该支撑板4为拱形结构的支撑板,支撑板4与箱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支撑板1 的上端处设有第一槽体7,该第一槽体7与支撑板4为活动间隙配合,位于第一槽体7的两侧处均设有第二槽体3,且该第二槽体3的高度低于第一槽体7,该第一槽体7为可滑动的结构,该第二槽体3与支撑板4之间为活动配合连接,位于第二槽体3的内部处设有加湿管5,该加湿管5的一侧设有感应器6,该感应器6为浓度感应器;位于第二槽体3的一侧设有泵体2,该泵体2为感应增压泵,该泵体2通过管道10与箱体1连通,第一槽体7内部的加湿管5与泵体2连通,位于支撑板4的下端处的水箱1的一侧设有控制器9,该控制器9为显示屏控制器,位于第一槽体7与第二槽体3之间的支撑板4上设有温湿度感应器8,温湿度感应器8设置在支撑板4的四周,该控制器9与感应器6、温湿度感应器8和泵体2无线信号连接;位于箱体1的下端处设有添加盒12,该添加盒12为可伸缩的结构,添加盒12上设有进料口11,该进料口12与箱体1连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