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种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食用菌大棚。
背景技术:
食用菌种植中,常用到大棚种植,大棚种植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传统的大棚种植的原理是,利用大棚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棚内的温度上升,这样食用菌就可以在冬季或寒冷的季节生长,达到农作物反季节供应的目的。
目前的大棚种植模式是这样的,春季或秋冬季,气候较为寒冷的时候,利用大棚的保温效果种植反季节的农作物。但是在夏季,因为雨水较多,温度较高,所以大棚很容易受到洪涝和高温的侵害,导致农作物死亡,目前没有相关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食用菌大棚,以解决大棚排水不畅和降温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地和水池;所述种植地上设置有棚体,棚体上固定有棚顶;所述种植地的中部高于四周,且种植地四周与棚体内壁之间开设有内沟槽,种植地四周与棚体外壁之间开设有外沟槽;种植地在地表以下设置有集水管,集水管与内沟槽和外沟槽的底部相通,集水管在水平方向迂回盘旋设置;所述集水管与水池连通,且集水管上连接有第一水泵;所述水池内设置有过滤板,水池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与集水管分别位于过滤板的两侧,供水管上连接有第二水泵,且供水管的端部连接有用水装置。
优选地,所述集水管与种植地表面的距离为25~40cm。
优选地,所述种植地上设置有位于棚体四周的反光镜,反光镜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棚体的材质采用玻璃钢。
优选地,所述过滤板沿竖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用水装置为增湿器或洒水器。
优选地,所述内沟槽、外沟槽与集水管连通的出口均设置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沟槽可收集种植地内浇灌的多余水,外沟槽可收集雨水,两者均通过集水管收集到水池内,通过过滤后重复使用,节约水资源,也防止洪涝季节积水过多;同时,集水管盘旋迂回设置在种植地的地表下,可起到降温的作用,降温效果良好,成本低,使得大棚在夏季也能使用,保护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集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植地,2-水池,3-棚体,4-棚顶,5-内沟槽,6-外沟槽,7-集水管,8-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供水管,11-用水装置,12-过滤板,13-反光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食用菌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种植地1和水池2;所述种植地1上设置有棚体3,棚体3上固定有棚顶4;所述种植地1的中部高于四周,且种植地1四周与棚体3内壁之间开设有内沟槽5,种植地1四周与棚体3外壁之间开设有外沟槽6;种植地1在地表以下设置有集水管7,集水管7与内沟槽5和外沟槽6的底部相通,集水管7在水平方向迂回盘旋设置;所述集水管7与水池2连通,且集水管7上连接有第一水泵8;所述水池2内设置有过滤板12,水池2连接有供水管10,供水管10与集水管7分别位于过滤板12的两侧,供水管10上连接有第二水泵9,且供水管10的端部连接有用水装置11。
所述集水管7与种植地1表面的距离为25~40cm。降温效果更好。
所述种植地1上设置有位于棚体3四周的反光镜13,反光镜13倾斜设置。为大棚内的食用菌补充光照,保证光照充分,提高产量。
所述棚体3的材质采用玻璃钢。在满足透光的同时,具备很好的强度。
所述过滤板12沿竖向设置。相对于水平设置,在过滤的过程中,水会先经过自然沉降,再通过过滤板12,过滤效果更好。
所述用水装置11为增湿器或洒水器,增湿器和洒水器均属于种植设备中的常用设备,为现有技术,不具体描述。
所述内沟槽5、外沟槽6与集水管7连通的出口均设置有过滤网。防止颗粒较大的杂质进入集水管7内,产生堵塞。
内沟槽5可收集种植地1内浇灌的多余水,外沟槽6可收集雨水,两者均通过集水管7收集到水池2内,通过过滤后重复使用,节约水资源,也防止洪涝季节积水过多;同时,集水管7盘旋迂回设置在种植地1的地表下,可起到降温的作用,降温效果良好,成本低,使得大棚在夏季也能使用,保护食用菌,提高食用菌的成活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等,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