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去皮脱粒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5819发布日期:2018-09-11 19:48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具体涉及一种玉米去皮脱粒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玉米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农作物,我国玉米的种植模式主要是以家庭种植为主,玉米在收获过程中的去皮、脱粒过程需要依靠大量人工劳动来完成,耗时、费力等因素制约着玉米加工产业的发展。加之农村劳动力逐年下降,农收季节劳力严重紧缺,玉米穗因没有及时处理而发霉的现象时有发生。

现有技术中,集去皮、脱粒功能于一体的复合装置的传动机构大多采用一个电机通过带传动机构实现一拖二。为实现一拖二,电机主轴、去皮装置主轴、脱粒装置主轴必须平行设置,带传动机构必须设于上述三根主轴的同侧。由于去皮装置与脱粒装置的主轴平行,因此去皮装置的出料口与脱粒装置的进料口位于机器的同侧,需要采用一个弧形的导料槽连接,加之脱粒过程所需的机械功率远大于去皮过程,脱粒装置的主轴转速远大于去皮装置的主轴转速,因此去皮装置的带轮尺寸远大于脱粒装置的带轮尺寸。如果将带传动机构设在去皮装置的出料口处,较大尺寸的带轮会与导料槽的体积相干涉,无法实现设备装配。所以在现有技术中,带传动机构是设于去皮装置进料口(即脱粒装置出料口)的一侧。由于脱粒装置的出料口与带传动机构位于同侧,因此当脱粒后的玉米芯排出脱粒装置处于掉落过程或掉落后堆积到一定程度有可能卷入传动带,使传动带卡停甚至崩断,或者操作者在脱粒装置出料口做清理工作时可能不慎将手卷入传动带,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玉米去皮脱粒一体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脱粒装置的出料口与带传动机构位于机器同侧,易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玉米去皮脱粒一体机,包括机架、去皮装置及脱粒装置,所述去皮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去皮装置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脱粒装置,所述去皮装置和所述脱粒装置通过导料槽连接;

所述去皮装置、所述脱粒装置均倾斜设置并且两者的倾斜角度相反,所述去皮装置与所述脱粒装置的进料口方向相反;

还包括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去皮装置平行设置并且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与所述去皮装置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脱粒装置平行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与所述脱粒装置连接,所述第二带传动机构设于所述脱粒装置的进料口的一端,所述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

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传动带与所述第一传动轴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去皮装置为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包括去皮装置罩壳及两个高低平行设置的去皮辊,两所述去皮辊的间距可调,所述去皮装置罩的两侧设有调节孔;

所述去皮装置还包括刮皮齿板,所述刮皮齿板设于所述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的上方并连接在所述去皮装置罩壳上,所述刮皮齿板与所述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的间距可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去皮辊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上,所述去皮辊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二轴承上,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设有轴承凸起,在所述轴承凸起处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还连接有调节手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刮皮齿板为宽度逐渐收窄的簸箕状弯板,在所述刮皮齿板的窄口处设有指向所述去皮辊的排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刮皮齿板的顶部通过合页与所述去皮装置罩壳的顶部连接,所述刮皮齿板的两侧还设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通过螺栓与所述调节孔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脱粒装置包括脱粒滚筒及脱粒凹板,所述脱粒滚筒和所述脱粒凹板之间具有脱粒间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脱粒滚筒周向等角度螺旋布置有螺距递减的可拆卸脱粒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脱粒凹板外形为优弧形,在脱粒凹板上从玉米棒进料口到出料口沿轴向方向设有圆孔栅格,所述脱粒凹板的径向尺寸沿轴向逐渐减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脱粒滚筒长度为400mm,直径为 90mm,所述脱粒凹板长度为400mm,所述脱粒凹板的一端的直径为100,另一端的直径为4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所述去皮装置的倾斜角度为12°,所述脱粒装置的倾斜角度为-1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中间传动轴(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与带传动机构组成传动系统,利用第一传动轴连接第一带传动机构驱动去皮装置,第一带传动机构的带轮设在去皮装置的进料口的一端,避免了带轮与去皮装置的出料口处的导料槽之间相互干涉;利用第二传动轴连接第二带传动机构驱动脱粒装置,第二带传动机构的带轮设在脱粒装置的进料口的一端,避免了脱粒后玉米芯从脱粒装置的出料口排出时易造成玉米芯卷入传动带的风险,同时也能避免在出料口进行收料、清理工作时的安全隐患。利用万向节将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联接,实现了交叉轴的同步传动,达到电机一拖二的效果,节省电机数目。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脱粒滚筒中的脱粒结构为周向等角度螺旋布置的螺距递减的可拆卸脱粒筋。筋状脱粒结构相比于传统的钉齿状脱粒结构,能够连续地挤压、剥离玉米粒,在脱粒过程中玉米粒的受力线性且均匀,减少了脱粒过程对玉米粒的损害;相较于在脱粒辊上密集排布的钉齿,筋状脱粒结构更为简单,具有拆卸方便、更换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去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2的A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皮齿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刮皮齿板与去皮装置罩壳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导料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脱粒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玉米粒出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传动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机架,2、进料斗,3、去皮装置,4、导料槽,5、脱粒装置, 6、玉米粒出口,7、玉米芯出口,8、电机,9、第一传动轴,10、第一带传动机构,11、去皮辊,12、第一轴承,13、第二轴承,14、调节手柄,15、玉米皮出口,16、轴承凸起,17、弹簧,18、刮皮齿板,19、螺栓孔,20、合页,21、去皮装置罩壳,22、安装孔,23、脱粒滚筒,24、脱粒凹板,25、脱粒筋,26、第二带传动机构,27、万向节,28、玉米粒出料装置,29、第二传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玉米去皮脱粒一体机,参照图1至图10所示,包括机架1、去皮装置3及脱粒装置5,去皮装置3及脱粒装置5分别安装于机架1上,去皮装置3上连接有进料斗2。去皮装置3的安装高度要高于脱粒装置5。去皮装置3具有供玉米皮排出的玉米皮出口15以及供去皮后的玉米棒排出的出料口,去皮装置3的出料口和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还通过一个弧形的导料槽4连接,使玉米棒脱皮后能有通道进入脱粒装置5。

去皮装置3和脱粒装置5均倾斜设置在机架1上,并且两者的倾斜角度相反(即假定其中一个的倾斜角度为正,则另一个的倾斜角度为与之等角度的负角)。在去皮装置3和脱粒装置5进/出料口的布置上,去皮装置3与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方向相反,即去皮装置3的进料口与脱粒装置5的出料口同侧,去皮装置3的出料口与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同侧。脱粒装置的出料口包括玉米粒出口6及玉米芯出口7。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为带传动系统,为保证电机8对去皮装置3和脱粒装置5一拖二时带轮不与导料槽4相干涉,传动系统还包括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29,第一传动轴9与去皮装置3平行设置并且通过第一带传动机构10与去皮装置3连接,第一带传动机构10布置在去皮装置3的进料口的一端。第二传动轴29与脱粒装置5平行设置并且通过第二带传动机构26与脱粒装置5连接,第二带传动机构26设于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的一端。由于第一传动轴9、第二传动轴29分别与去皮装置3和脱粒装置5平行,而去皮装置3和脱粒装置5以相反的倾斜角度设置,因此第一传动轴9与第二传动轴29为一对交叉轴。驱动交叉轴一般需要两个电机分别驱动,但是考虑到设备的经济性,需要将交叉轴采用一台电机驱动,因此将第一传动轴9与第二传动轴29布置于同一平面内,再将第一传动轴9与第二传动轴29通过万向节27连接。第一传动轴9的一端通过万向节27与第二传动轴29连接,另一端设有两个带轮,其中一个与去皮装置3的主轴通过传动带连接,另一个与电机主轴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二传动轴29的一端通过万向节27与第一传动轴9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带轮,该带轮通过传动带与脱粒装置5的主轴连接。上述结构将驱动去皮装置3及脱粒装置5的带轮分置于机器的两侧,第一避免了带轮与去皮装置2的出料口处的导料槽4之间相互干涉,第二避免了脱粒后玉米芯从脱粒装置5的出料口排出时易造成玉米芯卷入传动带的风险,同时也能避免在出料口进行收料、清理工作时的安全隐患。

优选地,去皮装置3为一个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包括去皮装置罩壳21及两个高低平行设置的去皮辊11,两去皮辊11的间距可调。在去皮辊11的表面设有呈螺旋分布的凸棱辊,两去皮辊11上的凸棱相互啮合,通过相互啮合的凸棱及安装在去皮辊11与去皮装置罩壳21中间的刮皮齿板 18将玉米皮挤压、撕扯下来,被剥离的玉米皮从去皮辊11下方的玉米皮出口15排出。去皮辊11的制作材料为橡胶。橡胶材料兼具刚性和柔性,在完成去皮工作的同时能保证玉米粒不会被挤压破碎,使玉米粒保持完好状态。

优选地,去皮装置3还包括刮皮齿板18,刮皮齿板18设于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的上方并连接在去皮装置罩壳21上。刮皮齿板18的顶部通过合页20与去皮装置罩壳21的顶部连接,两侧还设有螺栓孔19,螺栓孔 19通过螺栓与设在去皮装置罩壳21两侧的调节孔22连接。刮皮齿板18 可以在调节孔22的范围内调节安装姿态,保证刮皮齿板18与高低平行摩擦对辊装置的间距可调。根据玉米棒直径的大小可对去皮罩21上的安装调节孔22上的螺栓进行上下调节,使刮皮齿板18绕去皮装置罩壳21上的合页20进行旋转,满足不同直径大小的玉米棒去皮。

优选地,刮皮齿板18为宽度逐渐收窄的簸箕状弯板,在刮皮齿板18的窄口处设有指向去皮辊的排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去皮装置3 中增设刮皮齿板18,能够在去皮辊11滚动撕扯玉米穗叶的同时对穗叶起刮离的作用,将紧贴玉米颗粒的穗叶刮起,方便去皮辊11夹住并撕扯穗叶,大大提高了去皮装置3的工作效率,保证进入机器内的每个玉米棒都能被顺利且迅速地剥去穗叶。

优选地,两去皮辊11中靠近玉米皮出口15的辊子一端安装在第一轴承 12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轴承13上。第一轴承12为普通轴承,第二轴承13 的外圈设有轴承凸起16,在轴承凸起16处连接有弹簧17,弹簧17还与用于调节两去皮辊11间隙的调节手柄14连接。旋转调节手柄14能对弹簧17施加压力或拉力,依靠弹簧17的弹力调节去皮辊11的间隙。当去皮过程中出现碎粒时将间隙调大,去皮不干净时将间隙调小。

优选地,脱粒装置5包括脱粒滚筒23及脱粒凹板24,脱粒凹板24的外形设计为优弧形,在脱粒凹板24上从玉米棒进料口到出料口沿轴向方向设有圆孔栅格,且脱粒凹板24的径向尺寸沿轴向逐渐减小。脱粒滚筒23和脱粒凹板24之间形成夹持玉米棒的脱粒间隙。脱粒间隙是容留玉米棒的必要空间,脱粒间隙从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向出料口逐渐减小。因为含籽粒玉米棒和玉米芯的直径不同,为了更好地控制玉米棒在脱粒装置5中的姿态,保证玉米棒顺利排出,脱粒间隙要与脱粒过程中玉米棒直径的变化而匹配。所以,脱粒凹板24的径向尺寸沿轴向逐渐减小。在脱粒凹板24沿轴向方向设有圆孔栅格目的是使玉米子粒从玉米棒脱下后能顺利通过,增加玉米子粒的排出路径,提高玉米子粒的排出效率,防止因玉米子粒过多而导致的脱粒装置5 堵塞,脱完粒的玉米芯从玉米芯出口7处进行排出收集。

优选地,脱粒装置5为滚筒式,脱粒滚筒23的周向等角度螺旋布置有三根螺距递减的可拆卸脱粒筋25。等角度螺旋分布的脱粒筋25能连续打擦玉米子粒,连续打擦使设备平稳工作,防止设备负载瞬间增大而造成的损害。三根脱粒筋25与脱粒滚筒23采用焊接方式连接,脱粒筋25为易耗件可拆卸,脱粒筋25磨损后不用整体更换脱粒滚筒,仅更换重新焊接脱粒筋25即可,日常维护方便快捷,节省成本。脱粒滚筒23将玉米粒打下来后进入安装在脱粒滚筒23底部玉米粒出料装置28中从玉米粒出口 6进行排出收集。

脱粒滚筒长度为400mm,直径为90mm,脱粒凹板长度为400mm,所述脱粒凹板的一端的直径为100,另一端的直径为40mm。

优选地,为节省整机空间,将去皮装置3与脱粒装置5一高一低分别位于机架两侧,去皮装置3高于脱粒装置5。去皮装置与脱粒装置倾斜角度相反,两者喂料方向相反。如此,则需要一个弧形的连接槽将去皮装置 3的出料口和脱粒装置5的进料口连接起来。因此设计一个半环形曲面导料槽4,将去皮装置3出料口与半环形曲面导料槽4的一个端口连接,再将半环形曲面导料槽4的另一个端口与脱粒装置5连接即可实现玉米完成去皮后可进入脱粒装置。进一步地,为使去皮后的玉米棒在半环形曲面导料槽4中顺利滑入脱粒装置5,脱粒装置5与去皮装置3的高度差为200mm。

优选地,两去皮辊11的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设置12°的夹角是为了玉米棒进入去皮装置3后,能快速完成去皮过程从进料斗2进入导料槽4。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