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整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8745发布日期:2018-06-30 00:54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树整体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整体支架。



背景技术:

果树培育过程中,随着果树的生长,重心容易向一侧倾斜,果树会渐渐向一侧长斜,导致树干弯曲,不仅不美观,而且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随着果树的成熟结果,头部枝叶越来越重,导致部分果实与地面接触,被昆虫、动物等咬食,果实被污染,也影响产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果树整体支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插脚、三角支撑、两片下半圆弧夹片、两片上半圆弧夹片、连接片、螺丝、伸缩杆、铰链、支撑杆、接网;所述的三角支撑的底部连接有插脚,三角支撑的支撑脚与两片下半圆弧夹片通过螺丝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片,两片上半圆弧夹片通过连接片和螺丝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也通过连接片和螺丝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与两片上半圆弧夹片通过伸缩杆连接,伸缩杆上通过铰链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上端连接有接网。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上连接有钩体。

作为优选,每个连接片上设置有容纳伸缩杆的圆弧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上设置有调节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角支撑的两根支撑脚与两片下半圆弧夹片的其中一片固定连接,另外一根支撑脚与另外一片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两片下半圆弧夹片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分别夹持在果树支杆的下方和下方,然后调节伸缩杆的长度,将伸缩杆置于连接片的圆弧凹槽内,用螺丝分别将两片下半圆弧夹片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固定,将三角支撑插于果树旁的泥土中,即可使果树竖直生长,当果树结果时,通过铰链将接网展开,可防止果实掉下,当不需使用接网时,转动铰链将支撑杆与伸缩杆通过钩体挂靠,收起接网。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果树整体支架,防止果树生长时重心倾斜,保证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且美观,可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影响产量,接网可收放,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图1的背面结构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插脚1、三角支撑2、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连接片5、螺丝6、伸缩杆7、铰链8、支撑杆9、接网10、钩体11、调节螺钉1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插脚1、三角支撑2、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连接片5、螺丝6、伸缩杆7、铰链8、支撑杆9、接网10;所述的三角支撑2的底部连接有插脚1,三角支撑2的支撑脚与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通过螺丝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连接片5,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通过连接片5和螺丝6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也通过连接片5和螺丝6连接,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与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通过伸缩杆7连接,伸缩杆7上通过铰链8连接有支撑杆9,支撑杆9上端连接有接网10。

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杆9上连接有钩体11。

作为优选,每个连接片5上设置有容纳伸缩杆7的圆弧凹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7上设置有调节螺钉12。

作为优选,所述的三角支撑2的两根支撑脚与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的其中一片固定连接,另外一根支撑脚与另外一片固定连接。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分别夹持在果树支杆的下方和下方,然后调节伸缩杆7的长度,将伸缩杆7置于连接片5的圆弧凹槽内,用螺丝6分别将两片下半圆弧夹片3和两片上半圆弧夹片4固定,将三角支撑2插于果树旁的泥土中,即可使果树竖直生长,当果树结果时,通过铰链8将接网10展开,可防止果实掉下,当不需使用接网10时,转动铰链8将支撑杆9与伸缩杆7通过钩体11挂靠,收起接网10;所述的伸缩杆7为现有技术,比如由两根杆插接,由调节螺钉12固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果树整体支架,防止果树生长时重心倾斜,保证了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且美观,可防止果实接触地面影响产量,接网可收放,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