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1944发布日期:2018-06-22 21:00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沙化植物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流动、半流动沙丘地表植被稀少,沙丘形态典型,在风力作用下,容易顺风向移动,对交通、工农业建设威胁非常大。目前,在流动、半流动沙丘的治理过程中通常利用工程防沙带阻隔风沙流动,然后在工程防沙带内种植灌木、乔木等。由于灌木、乔木本身的生长特性缓慢,种植成活后的5~10年内才能形成稳定的根系结构,固定沙丘,因此利用该方法治理沙化过程缓慢。

草本植物能够快速的建立良好的根系系统,形成无性横走根系,固定流动、半流动沙丘。但是,在沙化治理过程中,流动、半流动沙丘土质温度较高、养分少、水分含量小,同时由于流沙的侵蚀掩埋过程,草本植物很难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中成活,防沙效果不明显。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针对草本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流动、半流动沙丘的地质特征建立的快速高效的沙化治理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草本植物本身的特性以及流动、半流动沙丘的地质特征,提供了一种快速高效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厚17~25cm的条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15~20cm的根系和2~5cm的茎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根系埋于沙土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茎叶暴露于沙土外。

优选的,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宽度为15~20cm,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长度为0.5~1.0m。

优选的,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平行间距为35~65cm。

优选的,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4~9龄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的无性繁殖根系形成。

优选的,所述多年生根茎型草本植物为扁茎早熟禾牧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中的带土根系草皮中的原生土壤能够提供一定的初始营养和水分,利于维持根系草皮的定植,带土根系草皮有稳定的地下根系网,能够有效吸收流动、半流动沙丘中有限的水分,从而能够快速适应流动、半流动沙丘的生长环境;利用带土草皮根系生长快速的特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系统能够快速治理流动、半流动沙丘。根据实施例记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在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41%~55%;半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67~74%。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无需额外建立防沙网或防沙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垂直方向分布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水平方向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厚17~25cm的条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15~20cm的根系和2~5cm的茎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根系埋于沙土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茎叶暴露于沙土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垂直方向分布图如附图1所示,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15~20cm的根系和2~5cm的茎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根系埋于沙土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茎叶暴露于沙土外。所述根系的长度优选的为16~19cm;所述茎叶的长度优选的为3~4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布图如附图2所示,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宽度为优选的为15~20cm,更优选的为16~19cm;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长度优选的为为0.5~1.0m,更优选的为0.6~0.9c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平行间距优选的为35~65cm,更优选的为36~64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优选的为4~9龄多年生根茎型牧草的无性繁殖根系形成的草皮;所述多年生根茎型牧草优选的为扁茎早熟禾牧草,更优选的为青海扁茎早熟禾。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青海扁茎早熟禾(Poapratensis var.anceps Gaudcv.Qinghai)是多年生品种;该品种属于根茎繁殖型草种,抗寒、耐旱,根茎繁殖快,固土保水能力强,在-35℃低温下能安全越冬,尤其适于年降水量400mm、海拔高度2000~4100m的高寒牧区旱作种植。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切根起皮获得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切根起皮的深度为15~20cm;2)带土根系草皮带浸水使获得含水量在12~20%之间的浸水草皮;3)在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中开草皮移植沟;4)将浸水草皮移植在步骤3)所开的草皮移植沟中获得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所述浸水草皮移植为将所述浸水草皮的根系埋于沙土中,茎叶暴露于沙土外。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切根起皮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即可,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过程中,优选的采用草皮切根机或草皮起皮机;所述切根起皮的深度为15~20cm,优选的为16~19cm;所述草皮切根机或草皮起皮机的割幅优选的为15~20cm,更优选的为16~19cm;所述草皮切根机或草皮起皮机的切割长度优选的为0.5~1.0m,更优选的为0.6~0.9cm。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切根起皮后获得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获得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如果不立即进行移植,可存放于阴凉处,所述存放时间不超过7天,存放期间需要要定期浇水或浸水,保持早熟禾草皮根系(包括根系土壤)含水量保持在12%以上。

本实用新型在获得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后,将所获得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浸水获得含水量在12~20%之间的浸水草皮带;所述浸水草皮带的含水量优选的为15~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草皮浸水后优选的在30min内移植,更优选的在20min内移植。本实用新型对所述浸水的方法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浸水方法即可,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浸水优选的将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根部浸到水中,所述浸水的目的为浸湿草皮根系土壤,保持根系水分。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浸水草皮移植前,在流动或半流动沙丘中开草皮移植沟。所述开沟的宽幅优选的为20~25cm,更优选的为21~24cm;所述开沟的深度优选的为20~30cm,更优选的为22~28c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草皮移植沟平行设置,所述草皮移植沟的平行间距优选的为30~60cm,更优选的为32~58cm。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沟采用本领域常规的人工开沟或机械开沟,具体的在实施过程中人工开沟采用开沟器或铁锹进行,机械开沟采用拖拉机划片开沟。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开沟后,所述浸水草皮移植前,优选的还包括在草皮移植沟内施氮肥,所述施氮肥的时间优选的为浸水草皮移植前10~30min,更优选的为15~25min。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氮肥优选的为尿素;所述尿素的用量优选的为45~75kg/hm2,换算纯氮用量优选的为20.7~34.5kg/hm2

本实用新型在将浸水草皮移植在草皮移植沟中获得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浸水草皮移植为将所述浸水草皮的根系埋于沙土中,茎叶暴露于沙土外,优选的浸水草皮的茎叶高于流动沙丘表面2~5cm。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移植后,优选在浸水草皮的两边缝隙通过脚踩或镇压器压实。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及其构建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

牧草原料采用青海扁茎早熟禾,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宽20cm、长0.8m、厚25cm的条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20cm的根系和5cm的茎叶;所述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垂直方向分布图如附图1所示,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根系埋于沙土中,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的茎叶暴露于沙土外。本实施例所述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水平方向分布图如附图2所示,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土根系草皮的平行间距为50cm。

在2007~2017年间,将上述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应用在青海湖东金沙湾沙化治理区,试验示范区面积100亩,设立了流动沙丘治理区、半流动沙丘治理区及对照(不做任何措施),通过10年的持续作用;植被调查显示: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41%~55%;半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67~74%,有效固定了沙丘的流动。

实施例2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

牧草原料采用青海扁茎早熟禾,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宽15cm、长1m、厚20cm的条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18cm的根系和2cm的茎叶;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平行间距为45cm。

实施例3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

牧草原料采用青海扁茎早熟禾,包括平行移植的若干带土根系草皮带,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为宽18cm、长0.5m、厚22cm的条状;所述带土根系草皮带垂直方向自下而上包括18cm的根系和4cm的茎叶;带土根系草皮带的平行间距为60cm。

实施例4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第一步:通过草坪起皮机将种植4年以上(4-9龄)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切根起皮;起皮时调整宽幅为20cm,深度为20cm;长度为1m。

第二步:起皮后形成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保存放到阴凉处1天;

第三步:起皮后的根系草皮带在沙丘种植前20min,浸水,浸湿草皮土壤,保持青海扁茎早熟禾草皮根系含水量为15%。

第四步: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中通过开沟器开宽幅为20cm,深度为30cm的沟。

第五步:在开好的沟中撒施尿素45g/hm2(含纯N 20.7kg/hm2),施肥时间为种植前20min进行。

第六步:在开好的沟中,将浸水草皮按照条带结构植入。移植的草皮本身厚度为20cm,通过带状沟植入,其地上部分要保证高于流动沙丘表面5cm。草皮两边缝隙通过脚踩压实。

实施例5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第一步:通过草坪起皮机将种植4年以上(4-9龄)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切根起皮;起皮时调整宽幅为15cm,深度为15cm;长度为0.5m。

第二步:起皮后形成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种植前10min,浸水,浸湿草皮土壤,保持早熟禾草皮根系含水量为12%。

第四步: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中通过拖拉机划片开宽幅为25cm,深度为25cm的沟。

第五步:在开好的沟中撒施尿素75g/hm2(含纯N 34.5kg/hm2),施肥时间要在种植前30min内进行。

第六步:在开好的沟中,将浸水草皮按照条带结构植入。移植的草皮本身厚度为20cm,通过带状沟植入,其地上部分要保证高于流动沙丘表面2cm。草皮两边缝隙通过镇压器压实。

实施例6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

第一步:通过草坪起皮机将种植4年以上(4-9龄)的青海扁茎早熟禾切根起皮;起皮时调整宽幅为18cm,深度为19cm;长度为0.8m。

第二步:起皮后形成的条状带土根系草皮带种植前15min,浸水,浸湿草皮土壤,保持早熟禾草皮根系含水量为20%。

第四步:在流动、半流动沙丘中通过铁锹开宽幅为25cm,深度为25cm的沟。

第五步:在开好的沟中撒施尿素75g/hm2(含纯N 34.5kg/hm2),施肥时间要在种植前25min内进行。

第六步:在开好的沟中,将浸水草皮按照条带结构植入。移植的草皮本身厚度为18cm,通过带状沟植入,其地上部分要保证高于流动沙丘表面4cm。草皮两边缝隙通过镇压器压实。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能够快速适应流动、半流动沙丘的生长环境;并且快速治理流动、半流动沙丘。根据实施例记载,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在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41%~55%;半流动沙丘试验区内植被覆盖度较对照提高67~74%,是一种针对流动、半流动沙丘快速高效的沙化治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牧草切根移植沙化治理系统的构建方法,操作简单,无需额外建立防沙网或防沙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