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93885发布日期:2018-06-03 08:32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种子培育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水稻种子除杂质系统、种子分选系统、水稻种子培育系统三者之间是分开的,先把种子除杂,然后分选,然后再把种子培育,其操作过程繁琐,管理及维护难度高;除杂选种的过程与种子培育过程之间的连贯性低,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其集成种子除杂系统、种子分选系统、种子培育系统,易于管理以及维护,提高工作效率。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包括有除杂装置,除杂装置下方设有分选装置,除杂装置上设有用于向分选装置输送种子的出料管;分选装置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上设有多个用于接收来自分选装置的种子的培育托盘,培育托盘内设有多个培育槽位,培育槽位底端设有通孔;收集装置下方设有营养液盛放盘,培育槽位的底端位于营养液盛放盘内。

进一步地,除杂装置包括有除杂桶,除杂桶的顶端面设有进料口,除杂桶内设有除杂网板,出料管设于除杂桶的底端面;分选装置包括有除杂转筒、驱动电机以及一组相向设置的竖板,除杂转筒倾斜设置,除杂转筒的两端部均与竖板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与除杂转筒驱动连接;除杂转筒沿自身轴向设置有传输通道,传输通道的进料端位于传输通道的出料端的上方;出料管与传输通道的进料端配合;传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除杂孔以及多个分选孔,除杂孔临近传输通道的进料端,分选孔临近传输通道的出料端。

进一步地,除杂转桶的倾斜角度为10度-15度。

进一步地,收集装置包括有开口朝上的杂质收集仓、开口朝上的第一收集仓、开口朝上的第二收集仓,杂质收集仓位于除杂孔正下方,第一收集仓位于分选孔的正下方,第二收集仓位于传输通道出料端的正下方。

进一步地,第一收集仓的底端面、第二收集仓底端面均设有若干孔位,培育托盘位于第一收集仓及第二收集仓内,培育托盘底端面设有下凸的定位柱,定位柱与孔位配合,培育槽位设于定位柱内,通孔的上端贯穿培育槽位的底端壁,通孔的下端贯穿定位柱的底端面;定位柱的底端位于营养液盛放盘内。

进一步地,各竖板上均设有震动结构,震动结构包括震动马达,震动马达固定连接竖板,震动马达的转轴设有偏心块。

进一步地,除杂转筒的端部外侧面设有第一齿轮,驱动电机的转轴设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集成种子除杂系统、种子分选系统以及种子培育系统,便于管理以及维护种子从除杂质到选种再到培育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A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杂转筒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培育托盘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除杂桶202,除杂网板203,出料管204,除杂转筒300,竖板301,震动结构302,第一齿轮303,除杂孔304,分选孔305,驱动电机400,第二齿轮401,杂质收集仓501,第一收集仓502,第二收集仓503,孔位504,培育托盘600,培育槽位601,定位柱602,通孔603,营养液盛放盘7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请参阅附图1-附图4。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水稻选育的幼苗培育系统,包括有除杂装置,除杂装置下方设有分选装置,除杂装置上设有用于向分选装置输送种子的出料管204;分选装置下方设有收集装置;收集装置上设有多个用于接收来自分选装置的种子的培育托盘600,培育托盘600内设有多个用于装载水稻种子的培育槽位601,培育槽位601底端设有通孔603;收集装置下方设有营养液盛放盘700,培育槽位601的底端位于营养液盛放盘700内。工作时,种子在除杂装置内除杂质,然后通过出料管204进入分选装置内进行分选出不同粒径的种子以及干瘪的种子,并进一步出去杂质,干瘪的种子以及杂质进入收集装置的特定收集区域内,不同粒径的种子进入各个特定培育托盘600上,然后再人工把培育托盘600上的种子均匀分拨到各个培育槽位601内,杂质营养液盛放盘700内的营养液液面高于培育槽位601的底端面,营养液从通孔603进入培育槽位601内,给种子提供养分。本实用新型集成种子除杂系统、种子分选系统以及种子培育系统,便于管理以及维护种子从除杂质到选种再到培育的过程,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除杂装置包括有除杂桶202,除杂桶202的顶端面设有进料口(图中未标出),除杂桶202内设有除杂网板203,优选地,除杂网板203为丝网,丝网的边缘设有铁质边框,铁质边框与除杂桶202内的四周内侧壁通过螺丝连接,出料管204设于除杂桶202的底端面。分选装置包括有除杂转筒300、驱动电机400以及两个结构相同的相向对称设置的竖板301。除杂转筒300倾斜设置,除杂转筒300的两端部均与竖板301转动连接,优选地,两块竖板301上均设有轴承,除杂转筒300的端部套合在轴承上,以实现转动。驱动电机400与除杂转筒300驱动连接;除杂转筒300沿自身轴向设置有圆柱形的传输通道,传输通道的进料端位于传输通道的出料端的上方。种子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可在传输通道内移动,除杂转筒300转动的过程也可以促使种子移动。出料管204与传输通道的进料端配合,优选地,出料管204的上端竖直连接除杂桶202,出料管204的下端弯折向传输通道的进料端,并且伸入传输通道的进料端端口内,出料管204的端部外侧壁的直径小于传输通道进料端的端口直径,防止出料管204影响除杂转筒300的转动过程。传输通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除杂孔304以及多个分选孔305,除杂孔304的孔径小于分选孔305的孔径,除杂孔304临近传输通道的进料端,分选孔305临近传输通道的出料端,种子在移动的过程中,干瘪的种子以及杂质可以从除杂孔304排出,粒径较小的种子在分选孔305排出,粒径较大的种子从传输通道的出料端端口排出。除杂孔304及分选孔305均沿着各自所在的管段的内圆周侧壁均匀分布,因此侧壁除杂转筒300转动的过程可以提高除杂效果及分选效果。种子在传输的过程中可同时进行除杂、分选的效果,节省工作时间,设备结构的集成程度高,易于管理维护。

进一步地,种子传输速度不能太快,以使种子充分地出去杂质以及分选出不同类型的种子。因此,除杂转桶的倾斜角度为10度-15度,竖板301可以设计成可上下移动的结构,具体的角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选倾斜角度为12度,这可以保证种子可以在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移动,还可以保证种子以较低的速度通过传输通道。

进一步地,收集装置包括有开口朝上的杂质收集仓501、开口朝上的第一收集仓502、开口朝上的第二收集仓503,杂质收集仓501位于除杂孔304正下方,第一收集仓502位于分选孔305的正下方,第二收集仓503位于传输通道出料端的正下方,杂质收集仓501用于收集来除杂孔304的杂质以及干瘪种子,第一收集仓502用于收集来自分选孔305的种子,第二收集仓503用于收集来自传输通道出料端的种子,把种子分开来,以方便进行后续的分类培育过程。

进一步地,优选地,收集装置包括一块底板,底板上设有三个大小一致的桶,桶的底端面与底板一体成型,这三个桶分别为杂质收集仓501、第一收集仓502、第二收集仓503。第一收集仓502的底端面、第二收集仓503底端面均设有若干孔位504,培育托盘600位于第一收集仓502及第二收集仓503内,培育托盘600底端面设有若干下凸的定位柱602,定位柱602与孔位504配合以实现定位,培育槽位601设于定位柱602内,通孔603的上端贯穿培育槽位601的底端壁,通孔603的下端贯穿定位柱602的底端面;定位柱602的底端位于营养液盛放盘700内,培育槽位601内的种子可以通过通孔603获取营养液的养分。

进一步地,各竖板301上均设有震动结构302,震动结构302包括震动马达,震动马达的主体部分通过螺丝固定连接竖板301,震动马达的转轴设有偏心块,偏心块转动可以产生震荡力,震荡力传递到除杂转筒300上,可以提高除杂效果及分选效果,还能协助种子进行传输的过程。

进一步地,除杂转筒300的端部外侧面设有第一齿轮303,驱动电机400的转轴设有第二齿轮401,第一齿轮303与第二齿轮401驱动连接,齿轮传动可提高传动的稳定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