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85615发布日期:2018-09-21 19:47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昆虫养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



背景技术:

黑水虻(Hermetia illucens)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能够取食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处理鸡粪、猪粪及餐厨垃圾等废弃物。

黑水虻幼虫的养殖方法一般是在养殖盘中铺上一定厚度的食料,然后将刚孵化的黑水虻幼虫接入到食料中。黑水虻幼虫的取食速度非常快,生长迅速,生长到7-9日龄时,通常采用筛分的方法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进行分离,即在黑水虻取食后期食物残余比较干燥的时期,将黑水虻幼虫与残余食料一起收集起来,根据黑水虻幼虫和残余食料颗粒大小选择适宜的筛目,通过分离过大或过小的食物块,能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出来的黑水虻幼虫通过鼓风干燥设备或其他干燥设备进行干燥,得到黑水虻干虫,以备后续使用。

然而,传统的黑水虻养殖设备筛分后得到的黑水虻幼虫含有少量杂质,影响销售,使售价降低,尤其当残余食料较湿润或食料成团、结块比较多时,部分黑水虻幼虫被包裹在食料团或块内部,幼虫与残余食料难以分离,筛分不完全,导致部分幼虫被损失,且分离效果差。并且,在筛分后需要靠人工将黑水虻幼虫转运至干燥装置中干燥,工人的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以解决传统黑水虻幼虫养殖设备虫料分离效果差、工人工作量大的问题。

一种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包括虫料储存容器、虫料分离装置、加热管道、干燥装置以及幼虫干燥输送带;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出料口,所述虫料储存容器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上方,所述加热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干燥装置连通,所述加热管道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下方以对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的残余食料进行加热,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设置在所述虫料分离装置的下方以承接从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掉落的黑水虻幼虫,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所述干燥装置中进行干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为虫料分离平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有多个,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为虫料分离输送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多个所述挡板与所述虫料分离装置连接以将所述虫料分离装置分隔为多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虫料储存容器为漏斗状结构,所述出料口设在所述漏斗状结构的底部,所述出料口为一字形且沿所述虫料分离输送带的宽度方向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还包括残余食料接收装置,所述残余食料接收装置用于承接所述虫料分离装置上的残余食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为鼓风干燥箱。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蒸汽腔和干燥腔,所述加热管道与所述蒸汽腔连通,所述幼虫干燥输送带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所述干燥腔中。

上述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集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同步进行,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利用干燥设备的余热为虫料分离提供热源,节约能耗,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另外,由于幼虫从残余食料中逃离时虫体表面一般不会带有食料,因此能够得到很干净的幼虫,虫料分离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100,包括虫料储存容器110、虫料分离装置120、加热管道130、干燥装置140以及幼虫干燥输送带150。

虫料储存容器110用来存放待分离的虫料,所述的虫料为黑水虻幼虫和残余食料的混合物。虫料储存容器110上设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出料口112,虫料储存容器110设置在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上方,虫料储存容器110中存放的虫料能够通过出料口112掉落至虫料分离装置120上。加热管道130的一端与干燥装置140连通,加热管道130设置在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下方以对虫料分离装置120上的残余食料进行加热,幼虫干燥输送带150设置在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下方以承接从虫料分离装置120掉落的黑水虻幼虫,幼虫干燥输送带150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干燥装置140中进行干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100还包括残余食料接收装置160,残余食料接收装置160用于承接所述虫料分离装置120上的残余食料。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为虫料分离平台,虫料分离过程中黑水虻幼虫从虫料分离装置120的边沿爬出而掉落至下方的幼虫干燥输送带150上。进一步,可选地,虫料分离装置120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只有一个,在本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可通过倾斜翻转清除残余食料。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有多个且分层设置,每个虫料分离装置120可以抽拉移动以方便承接虫料储存容器110中的虫料以及清理残余食料。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为虫料分离输送带,虫料分离过程中黑水虻幼虫从虫料分离装置120的边沿爬出而掉落至下方的幼虫干燥输送带150上。进一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为凹槽状,利于黑水虻幼虫爬出虫料分离装置120边沿掉落而不带走残余食料。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宽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圆弧状。再进一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上方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122,多个所述挡板122与虫料分离装置120连接以将虫料分离装置120分隔为多段,虫料分离过程中,挡板122能够阻碍黑水虻幼虫沿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传送方向逃离,而往虫料分离装置120两边边沿逃离。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储存容器110在虫料分离装置120上的位置能够调节。可选地,在虫料分离装置120为虫料分离输送带的实施例中,虫料储存容器110能够沿虫料分离装置120的传送方向移动,可以方便灵活调节下料位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虫料储存容器110的位置也可以是固定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储存容器110为漏斗状结构,出料口112设在漏斗状结构的底部。进一步,可选地,在虫料分离装置120为虫料分离输送带的实施例中,出料口112为一字形且沿虫料分离装置120的宽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干燥装置140对黑水虻幼虫进行干燥,又利用幼虫干燥产生的余热通过加热管道130为虫料分离提供热源,节约能源,大大降低了养殖成本。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40为鼓风干燥箱。在本实施例中,加热管道130的两端均可与干燥装置140连通。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40包括蒸汽腔和干燥腔,加热管道130与蒸汽腔连通,幼虫干燥输送带150用于将黑水虻幼虫传送至干燥腔中。

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100进行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干燥装置140产生的热量导入加热管道130中;

储存于虫料储存容器110中的黑水虻幼虫和残余食料通过出料口112掉落至虫料分离装置120上;

加热管道130对虫料分离装置120上的残余食料进行加热以迫使黑水虻幼虫逃离出残余食料而从虫料分离装置120的边沿掉落至幼虫干燥输送带150上;

幼虫干燥输送带150将掉落的黑水虻幼虫传送至干燥装置140中进行干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虫料分离装置120上残余食料的加热温度为50~60℃。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干燥装置140的干燥温度为140~18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干燥设备100,集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功能于一体,可以实现虫料分离和幼虫干燥同步进行,减少工人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利用干燥设备的余热为虫料分离提供热源,节约能耗,大大降低养殖成本;另外,由于幼虫从残余食料中逃离时虫体表面一般不会带有食料,因此能够得到很干净的幼虫,虫料分离效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