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310发布日期:2018-07-17 21:48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65%以上,山地地形复杂,农业生产主要用地主要以梁、坡、台为主,至今山地农业生产仍未摆脱靠天的局面,且常常存在干旱的时候,但是农作物的生长要实时、适量的补充水分,以保证其产量。因此,当降水量不足或分布的不均匀,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要求时,必须人为的为地进行灌溉,以补天然降雨之不足。

现有针对山地农业的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水泵、输水管和灌溉管,通过灌溉管将水输送到农林的土沟里。但是,山地地区的水资源有限,且干旱、气候干燥的地表蒸发量大,利用漫灌方式灌溉水的利用率低,特别是山地经济林的灌溉水利用率更低,其主要因素是树木蒸腾耗水多,成龄树木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深,利用地表灌溉很难渗到树木根系,严重制约着树木的正常生长,致使经济林果品质量差,效益低;且现有的灌溉装置缺乏对水中泥沙等固体杂物的处理,使得灌溉装置经常发生堵塞现象,不仅影响灌溉装置的正常使用,且增减灌溉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净水塔、混合箱、药箱、主供水管和深土浇灌器,净水塔的内腔设有过滤筒,过滤筒是顶端敞口的圆筒形结构设计,过滤筒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塔的内壁上,过滤筒的内腔自上向下依次设有鹅卵石层、陶瓷颗粒层、泥沙吸附层和活性炭层,过滤筒的底端贯通连接第一水管,净水塔的内腔顶部设有与过滤筒相配合的喷水装置,喷水装置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喷水装置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在净水塔的内腔顶壁,喷水装置的进水端贯通连接进水管,所述净水塔的底端中部贯通连接排污管,排污管上设有第四控制阀,净水塔的底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混合箱的右侧端,第一水管上自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第一流量计和水泵,混合箱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立柱,所有的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药箱,药箱的底端贯通连接第二水管,第二水管的另一贯通连接在混合箱的顶端,第二水管上设有第二流量计和第二控制阀,第二流量计设在第二控制阀的上方,混合箱的左侧端贯通连接第三水管,第三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主供水管上,第三水管上设有第三控制阀和第三流量计,第三控制阀设在第三流量计的左侧,主供水管的侧端均匀的贯通连接有若干支供水管,支供水管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深土浇灌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混合箱的内腔中部设有转轴,转轴的中部套设有转套,转轴与转套之间是转动连接,转套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转套通过支撑杆固定连接在混合箱的内腔壁上,转轴的左右侧端均均匀的设有若干混合叶。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深土浇灌器包括深层管和钻头,深层管的顶端贯通连接支供水管,深层管的底端贯通连接钻头,钻头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透水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过滤筒的顶端敞口套设有过滤网,过滤网是上凸的球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喷水装置在竖直方向上与过滤筒相对应。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净水塔的底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3~4个支腿。

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药箱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水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净水塔对水源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固定颗粒物,不仅提高水质的质量,且能有效的预防水中杂质对设备的堵塞,保证设备长时间正常运转,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深土浇灌器的设置,使得水和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在树木的根茎处,提高滴灌效率,降低水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的净水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的混合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净水塔,101-支腿,102-过滤筒,103-连接杆,104-过滤网,105-鹅卵石层,106-陶瓷颗粒层,107-泥沙吸附层,108-活性炭层,109-喷水装置,110-固定杆,111-进水管,112-排污管,113-第四控制阀,2-混合箱,21-转轴,22-转套,23-混合叶,24-支撑杆,3-药箱,31-立柱,4-主供水管,5-深土浇灌器,51-深层管,52-钻头,53-透水孔,6-第一水管,7-第一控制阀,8-第一流量计,9-水泵,10-第二水管,11-第二流量计,12-第二控制阀,13-加水管,14-第三水管,15-第三流量计,16-第三控制阀,17-支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3,一种基于山地经济林的水利灌溉装置,包括净水塔1、混合箱2、药箱3、主供水管4和深土浇灌器5,所述净水塔1的内腔设有过滤筒102,所述过滤筒102是顶端敞口的圆筒形结构设计,过滤筒102的外圆面均匀的设有若干连接杆103,所述连接杆1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净水塔1的内壁上,过滤筒102的顶端敞口套设有过滤网104,所述过滤网104是上凸的球面结构,过滤筒12的内腔自上向下依次设有鹅卵石层105、陶瓷颗粒层106、泥沙吸附层107和活性炭层108,过滤筒12的底端贯通连接第一水管6,所述净水塔1的内腔顶部设有与过滤筒102相配合的喷水装置109,所述喷水装置109在竖直方向上与过滤筒102相对应,喷水装置109的顶端均匀的设有若干固定杆110,喷水装置109通过固定杆110固定连接在净水塔1的内腔顶壁,喷水装置109的进水端贯通连接进水管111,所述净水塔1的底端中部贯通连接排污管112,所述排污管112上设有第四控制阀113,净水塔1的底端面边缘均匀的设有若干支腿101;所述第一水管6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混合箱2的右侧端,第一水管6上自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控制阀7、第一流量计8和水泵9,所述混合箱2的顶端左右两侧对称设有立柱31,所有的所述立柱31的顶端固定连接药箱3,所述药箱3的顶端贯通连接加水管13,药箱3的底端贯通连接第二水管10,所述第二水管10的另一贯通连接在混合箱2的顶端,第二水管10上设有第二流量计11和第二控制阀12,所述第二流量计11设在第二控制阀12的上方,所述混合箱2的左侧端贯通连接第三水管14,混合箱2的内腔中部设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的中部套设有转套22,转轴21与转套22之间是转动连接,转套22的底端均匀的设有若干支撑杆24,转套22通过支撑杆24固定连接在混合箱2的内腔壁上,所述转轴21的左右侧端均均匀的设有若干混合叶23,所述第三水管14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主供水管4上,第三水管14上设有第三控制阀16和第三流量计15,所述第三控制阀16设在第三流量计15的左侧,所述主供水管4的侧端均匀的贯通连接有若干支供水管17,所述支供水管17的另一端贯通连接在深土浇灌器5上,所述深土浇灌器5包括深层管51和钻头52,所述深层管51的顶端贯通连接支供水管17,深层管51的底端贯通连接钻头52,所述钻头52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透水孔53。

本实用新型通过净水塔1对水源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固体颗粒物,过滤后的污水通过排污管112直接排出,而过滤后的净水在混合箱2内与来自药箱3内的药物混合,在混合叶23的作用下,充分混合在一起,然后经第三水管14进入主供水管4内,最后通过支供水管17进入深土浇灌器5内,对土壤内的树木根茎进行滴灌。本实用新型通过净水塔对水源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固定颗粒物,不仅提高水质的质量,且能有效的预防水中杂质对设备的堵塞,保证设备长时间正常运转,降低维护成本;通过深土浇灌器5的设置,使得水和药物可以直接作用在树木的根茎处,提高滴灌效率,降低水源的消耗。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