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47148发布日期:2018-07-17 21:47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室通风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的日光温室通风口都是需要手动调节将多个通风口打开,这样的方式浪费时间,同时也给操作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在需要关闭通风口时,想要全部关闭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同时通风口的保温性能不好,容易降低温室内的气温,影响植物的生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日光温室通风口需要手动调节,浪费时间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多个通风口整体调节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其组成包括:固定在温室顶棚上的多个通风装置和传动装置,多个所述的通风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下部镶嵌在所述的温室顶棚内部的通风筒体,所述的通风筒体下部与环流风机通过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通风筒体的上部与下部之间设置通风格栅,所述的通风格栅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通风格栅相配合的活塞,所述的活塞上端与齿条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上部安装有防雨帽。

所述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杆,所述的支杆端部与固定在所述的温室顶棚上的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支杆上固定有多个齿轮和蜗轮,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的蜗轮与固定在电机上的蜗杆相啮合,所述的电机与底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架固定在所述的温室顶棚上。

所述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齿条的高度为所述的活塞高度的2-2.5倍。

所述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所述的底部筒体上端高于所述的温室顶棚10-15cm,所述的底部筒体的直径为30-60cm。

所述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自动通风控制系统,所述的通风筒体下部的直径比所述的通风格栅的直径小2-3mm,所述的通风格栅的直径与所述的通风筒体上部的直径相等,所述的活塞的直径与所述的通风格栅的内径相等。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自动调节的方式,多个通风装置可以同时通风,同时打开或关闭,操作使用简单方便,降低人工开关天窗带来的不便,减少时间与人工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通风筒下部内壁与活塞连接处涂润滑油,且下部内壁直径小于活塞直径,形成挤压式状态,将活塞置于通风筒下部后保温、密封性显著提高,可有效防止由于通风口透气而带来的温室保温性下降现象,影响植物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简单,可以方便拆卸,容易维修。

.本实用新型受南北方天气的影响不明显,实用性强,南方温暖地区及北方寒冷地区温室均可配套使用,夏季温室降温排湿、冬季换气效果显著。

.本实用新型的通风量与通风速度均可调控,可以根据不同体积的温室和不同地域的天气用开关控制环流风机的转速与转向进行调节,根据温室生产实际需求,通过环流风机转速调控空气流量,环流风机叶片转向可实现向温室内吸气或向温室外排气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适合现代农业发展进程,可配合物联网监测系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实现人工智能。

本实用新型的活塞采用保温效果好的苯板或聚氨酯塑型板,具有一定弹性,可以适当压缩,与通风筒内壁无缝连接,且可以上下滑动,保证通风装置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装置制造成本不高,与普通塑钢式开窗略有降低,降低了温室整体建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美观、时尚,提升了温室外观整体形象。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通过强力通风换气,可提高果菜类蔬菜生产中座果率,降低激素类药物的使用量,减少人工授粉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冬季植物在白天生长时进行光合作用,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会明显降低,无法满足植物良好生长。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通过强力通风换气,可将外界高浓度二氧化碳吸入温室内,起到二氧化碳施肥作用,从而提高蔬菜的产量和品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通过强力通风换气,降低了温室内空气湿度,减少植物生长中病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环保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通过强力通风换气,可提高温室内生长植物的抗性,使植物生长更为健壮。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雨帽;2、齿条;3、支杆;4、上部;5、通风格栅;6、下部;7、温室顶棚;8、固定板;9、环流风机;10、通风筒体;11、活塞;12、传动装置;13、蜗轮;14、蜗杆;15、底架;16、齿轮;17、电机;18、通风装置;19、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寒地日光节能温室自动通风控制系统,其组成包括:固定在温室顶棚7上的多个通风装置18和传动装置12,多个所述的通风装置分别与所述的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的通风装置包括下部镶嵌在所述的温室顶棚内部的通风筒体10,通风筒体整体采用不锈钢或合金材质,所述的通风筒体下部6与环流风机9通过固定板8固定连接,所述的通风筒体的上部4与下部之间设置通风格栅5,通风格栅采用不锈钢或合金材质,并且内表面光滑,所述的通风格栅内设置有与所述的通风格栅相配合的活塞11,所述的活塞上端与齿条2固定连接,所述的齿条上部安装有防雨帽1,防雨帽为伞形设计,可以遮挡雨雪,且大于通风筒直径,防止雨雪进入通风孔内影响活塞运动,活塞采用保温效果好的苯板或聚氨酯塑型板,具有一定弹性,与通风筒体内壁无缝连接,且可以上下滑动,下部与通风格栅部之间连接处需平滑过度,活塞向下部运行时挤压封闭过程中减小摩擦;通风口下部内壁涂润滑油,用以减小与活塞摩擦,增加密闭性;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支杆3,所述的支杆端部与固定在所述的温室顶棚上的支架19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的支杆上固定有多个齿轮16和蜗轮13,所述的齿轮与所述的齿条相啮合,所述的蜗轮与固定在电机17上的蜗杆14相啮合,所述的电机与底架1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底架固定在所述的温室顶棚上,电机采用防雨雪电机;

所述的齿条的高度为所述的活塞高度的2-2.5倍,可以保证活塞运动到最下端和最上端的位置时齿条与齿轮能正常啮合;

所述的底部筒体上端高于所述的温室顶棚10-15cm,可以防止雨雪过大进入到温室中,所述的底部筒体的直径为30-60cm;

所述的底部筒体的直径比所述的通风筒的直径小2-3mm;可以使得活塞运动到通风筒体下部内部时活塞与通风筒体下部呈挤压状态,通过润滑油减小摩擦并进行密封,保温效果好,所述的通风格栅的直径与所述的通风筒体上部的直径相等,所述的活塞的直径与所述的通风格栅的内径相等;

所述的寒地日光节能温室通风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设置通风筒体下部的直径比通风格栅的直径小2-3mm,通风筒体下部内壁涂润滑油,活塞采用保温效果好且可以适当压缩的苯板或聚氨酯塑型板,中心部轴杆贯穿活塞主体,主体上下由圆形钢片固定于轴杆上,由轴杆带动活塞上下行进,轴杆上部与齿条垂直固定连接,底部筒体下端置于温室内且安装环流风机,齿条杆顶端固定安装防雨、雪帽;

在初始位置时活塞位于通风筒体的下部内,需要进行通风时,启动电机,电机带动蜗杆转动,蜗轮随之转动,齿条在支杆上的齿轮作用下向上移动,活塞向上滑动,空气在环流风机作用下通过通风筒排出或吸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