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177发布日期:2018-12-05 18:47阅读:9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适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鸡舍。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高品质食材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提升了如自然放养,食用谷物、野草等“走地鸡”一类的高品质农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尤其是利用林区内资源放养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实现林内养鸡,鸡吃虫草,鸡粪肥园,减少了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投入量,同时鸡粪等生产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综合利用,充分提高了农产品和林产品的品质。

目前农户所用鸡舍大多为自治木制鸡笼或者塑料篷布搭建的简易遮雨棚,也有养殖企业在林下自行搭建砖瓦结构鸡舍(3平方米,容纳30只,高1.5-2.0米),成本2000-3000元/个,投入的建设与管理成本高,不可移动,不能满足轮牧的要求,不利于林内放养。且自制简易鸡舍存在不易打扫,鸡粪不能充分清理与利用,尤其在夏季闷热潮湿,疫病较重,出栏率低。

又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0112368.1一种移动式安全鸡舍,所述鸡舍为透风网墙和透风网底为双层结构,阻止野兽进入或爪子伸入,保持鸡与外面一定距离,防止野兽与鸡的直接接触,防止天敌;移动底架可以经常移动鸡舍,解决固定地点过度采食的问题,实现轮牧的基本要求;可组合结构加上轻质尼龙使得本实用新型轻便简单,便于移动和养殖。虽然该专利可满足轮牧放养的基本需求,但不能充分的回收利用鸡粪等废弃物,也不能够方便的发现与收集鸡蛋,且并不能实现对鸡舍大门的自动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解决在轮牧放养过程中鸡舍投入成本大、管理繁琐、不能移动、且存在不易打扫影响卫生状况的问题,所述鸡舍为可拆卸的组合式结构,拥有定时开关、可移动、容量大、成本低、卫生环保生态等特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所述鸡舍包括:屋顶、立柱、防护网、活动门、托网、集粪槽组成。所述屋顶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所述立柱与所述防护网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其中正面设置有活动门,利于鸡进出及管理;所述托网位于鸡舍下部,网状结构,上面铺设有白色塑料网,方便鸡栖息,产蛋以及鸡粪掉落所述集粪槽中;所述集粪槽位于鸡舍底部,抽拉式结构,方便对鸡蛋、鸡粪进行收集清理。所述鸡舍整体结构可拆卸,反复利用,轮牧移动过程中可整体(带鸡)或者拆散迁移。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有隔热保温层,在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提供一个缓冲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使用铁质屋顶,所述屋顶与所述立柱使用内插式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屋项的屋檐四周向外各延伸出箱体,以遮挡雨水从侧面直接淋入鸡舍;

进一步地,所述屋顶与所述立柱采用扣件或者栓接形式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与所述防护网采用扣件或者塑料扎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采用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的打开方式,打开后与地面呈斜缓坡;

进一步地,所述活动门设置有定时开关装置,实现对鸡苗的自动化管理;

进一步地,所述集粪槽内设置有鸡蛋收集导槽,且正面中间位置设置两个把手。

进一步地,所述鸡蛋收集导槽采用弹性橡胶,前低后高的倾斜式设计,对鸡蛋掉落起到保护作用的同时,将掉落的鸡蛋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滚到所述集粪槽前侧,方便发现与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整体结构可拆卸,方便移动:所述鸡舍屋顶、立柱、防护网、集粪槽均为可拆卸设计,使用扣件或者栓接形式固定,利于拆装;

2、结构简单,可重复利用,应用范围广:可以避雨防侵害,提供产蛋场所,并通过鸡蛋收集槽方便对鸡蛋发现与收集;

3、卫生环保:集粪槽收集鸡粪,抽拉式集粪槽便于收集与再利用;

4、移动方便适于轮牧放养:可根据需要随时拆卸移动,或鸡舍整体(带鸡)移动,便于轮牧作业;

5、自动化管理:鸡舍大门有定时开关装置,可实现对鸡舍的自动化管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申请鸡舍的正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申请鸡舍的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申请所述集粪槽3的侧视剖面图

其中:

1-屋顶 2-立柱 3-集粪槽

4-防护网 5-感应检测器 6-活动门

7-定时开关门装置 8-托网 9-鸡蛋收集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鸡舍包括为屋顶1、立柱2与防护网4组成的箱体、托网8、集粪槽3,其中所述屋顶1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所述屋顶屋檐四周向外各延伸出箱体30cm,所述立柱2为圆柱形截图,与所述防护网4,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4,所述托网8位于所述鸡舍中下部,网状结构,所述集粪槽3位于所述鸡舍底部,距所述托网5cm距离。其中所述立柱2为内插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与所述屋顶1固定,所述立柱2与所述防护网4,通过扣件连接,所述集粪槽3为抽拉式设计,所述鸡舍关键结构均为活动连接,可实现快速拆除与移动。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鸡舍包括为屋顶1、立柱2与防护网4组成的箱体、托网8、集粪槽3,其中所述屋顶1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且有隔热保温层,在环境温度急剧变化时,提供一个缓冲环境,所述屋顶1与所述立柱2为内插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屋顶屋檐四周向外各延伸出箱体40cm,可避雨,所述立柱2为圆柱形截图,与所述防护网4,两者通过扣件连接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4,所述托网8位于所述鸡舍中下部,网状结构,上面铺设有白色塑料网,提供产蛋环境,所述集粪槽3位于所述鸡舍底部,距所述托网10cm距离,所述集粪槽3内设置有鸡蛋收集导槽9,所述鸡蛋收集导槽9采用弹性橡胶,对鸡蛋掉落起到保护作用,所述鸡蛋收集导槽9前低后高,可将掉落的鸡蛋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滚到所述集粪槽前侧,方便发现与收集。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鸡舍包括为屋顶1、立柱2与防护网4组成的箱体、托网8、集粪槽3,其中所述屋顶1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所述立柱2为圆柱形截图,与所述防护网4,两者通过扣件连接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4,所述托网8位于所述鸡舍中下部,网状结构设有白色塑料网,上面铺,所述集粪槽3位于所述鸡舍底部,距所述托网10cm距离,所述集粪槽3正面中间位置有把手,所述集粪槽3可收集所述鸡舍中掉落的鸡粪,但定期集中清理与收集,再进行重新利用。

实施例4: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鸡舍包括为屋顶1、立柱2与防护网4组成的箱体、托网8、集粪槽3,其中所述屋顶1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且有隔热保温层,与所述立柱2为内插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屋顶1屋檐四周向外各延伸出箱体30cm,所述立柱2为圆柱形截图,与所述防护网4,两者通过扣件连接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4,所述托网8位于所述鸡舍中下部,网状结构,上面铺设有白色塑料网,所述集粪槽3位于所述鸡舍底部,距所述托网5cm距离,所述集粪槽3正面中间位置有把手。

所述鸡舍正面设置有活动门6,所述活动门6采用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的打开方式,打开后与地面呈斜缓坡。鸡苗舍育前,将所述鸡舍完成组装,主要是将所述屋顶1与立柱2、立柱2与防护网4,以及活动门6进行组装固定。鸡苗舍育结束后,或者需要更换轮牧放养位置时,可将所述鸡舍进行拆解或者整体(带鸡)一并进行迁移。

实施例5:

一种用于林内轮牧放养的组合式鸡舍,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鸡舍包括为屋顶1、立柱2与防护网4组成的箱体、托网8、集粪槽3,其中所述屋顶1截面为“人字形”,屋脊单侧坡面为长方形,整体为金属制框架结构且有隔热保温层,与所述立柱2为内插式结构,并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所述屋顶1屋檐四周向外各延伸出箱体40cm,所述立柱2为圆柱形截图,与所述防护网4,两者通过扣件连接组成所述鸡舍箱体,四面均为所述防护网4,所述托网8位于所述鸡舍中下部,网状结构,上面铺设有白色塑料网,所述集粪槽3位于所述鸡舍底部,距所述托网5cm距离,所述集粪槽3正面中间位置有把手。

所述鸡舍正面设置有活动门6,所述活动门6在定时开关门装置7的作用下由内向外、由上向下的打开,打开后与地面呈斜缓坡。鸡苗舍育期间,将所述鸡舍放置在林内,摆放无方向要求,选择次日为晴朗天气的夜晚将鸡苗放入鸡舍,设置定时开关门装置7的启动和关闭时间使得次日清晨自动打开鸡舍门,让鸡自由进入鸡舍避雨、纳凉、休息等;夜晚鸡入舍后自动关上活动门6,防止野兽袭扰和侵害,感应检测器5在关门时检测是否在鸡苗停留在门口,以避免夹伤鸡苗。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