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舍草料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152发布日期:2018-12-05 18:47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舍草料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牛舍草料门。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畜牧养殖中,为了保持牛舍的卫生,一般将牛的饲喂区和运动休息区通过栅栏隔开,当需要对牛进行饲喂时,将草料放在草料门口,引导牛到达草料门处进行食用,传统的牛舍草料门为一方形框,牛头通过方形框采食,但是这种草料门牛头可以自由的进出,当需要对牛体检查、防疫时,还需要专门的结构来对牛固定,为此,饲喂人员希望设计一种草料门,当牛头穿过草料门时,草料门能够对牛头脖颈处固定,使其方便对牛身体进行检查和免疫等操作,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牛舍草料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及时对牛颈固定的牛舍草料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牛舍草料门,在草料门框内分别设置有位于草料门框左、右两侧且均与草料门框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的竖直调节杆和弯折杆,所述弯折杆包括垂直设置的下杆部和与下杆部连接、并与下杆部成钝角布置的上杆部,所述下杆部与上杆部连接处通过第一铰接件连接有可相对第一铰接件旋转的活动杆,活动杆的顶端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套装在位于草料门框顶部的条形槽上,连接件内铰接有支撑杆,条形槽内布置有多个限位块,支撑杆的端部卡在限位块处。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所述的草料门框由四根依次首尾相连的连接杆固定而成,草料门框为方形结构。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所述的草料门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竖直调节杆的两端连接有槽钢,槽钢与通孔通过螺栓固定。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下杆部垂直于草料门框的底部,上杆部的顶端与草料门框的右上角相连。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上杆部和下杆部形成的夹角的度数控制在150-160°。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连接件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钢板和连接两块钢板的圆杆,支撑杆通过第二铰接件与圆杆铰接,活动杆的顶端与钢板焊接。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竖直调节杆和下杆部之间的距离大于牛颈的水平宽度且小于牛头的水平宽度,其中牛头的水平宽度不包括牛角。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第一铰接件距离草料门框底部的距离大于牛头的竖直长度。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条形槽的两端固定有挡杆,条形槽与草料门框的顶部之间通过焊块相连;限位块的顶部和底部为水平结构,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

优选地,上述牛舍草料门,草料门框的顶部还固定有机械手,机械手的手臂为可伸缩结构,手臂的一端连接驱动杆、另一端连接弯钩,驱动杆与电机电连接,遥控开关控制驱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创新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杆和支撑杆的运动,调整活动杆和竖直调节杆之间的距离,从而限定牛头的运动区间,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需要人员参与即可实现对牛头的控制,方便操作人员对牛体检查、防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牛舍草料门未工作时的状态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牛舍草料门工作时的状态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条形槽5的剖视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件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牛舍草料门,在草料门框内分别设置有位于草料门框左、右两侧且均与草料门框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的竖直调节杆12和弯折杆,所述弯折杆包括垂直设置的下杆部11和与下杆部11连接、并与下杆部11成钝角布置的上杆部9,所述下杆部11与上杆部9连接处通过第一铰接件10连接有可相对第一铰接件10旋转的活动杆8,活动杆8的顶端固定有连接件3,连接件3套装在位于草料门框顶部的条形槽5上,连接件3内铰接有支撑杆4,条形槽5内布置有多个限位块14,支撑杆4的端部卡在限位块14处。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的工作原理是:如图1所示,竖直调节杆12和弯折杆之间的空隙为牛食草时可以通过的区域,下杆部11与竖直调节杆12之间的距离固定,上杆部9与竖直调节杆12之间的距离由下往上逐渐增大,牛需要食用草料时,牛头从竖直调节杆12与上杆部9之间的空隙穿过,当牛低头吃草料时,牛头位于下杆部11与竖直调节杆12之间,在上杆部9和下杆部11的连接处固定有第一铰接件10,第一铰接件10与活动杆8铰接,牛头碰触活动杆8的底端,活动杆8转动,活动杆8的底端向右转动,活动杆8的顶端向左转动,活动杆8顶部固定有连接件3,连接件3套装在位于草料门框顶部的条形槽5上,连接件3内铰接有支撑杆4,条形槽5内布置有多个限位块14,支撑杆4的端部位于相邻限位块14中间的空隙内;活动杆8顶部向左转动,对支撑杆4产生向左上的拉力,支撑杆4在连接件3的拉动下,从相邻限位块14中间的空隙中拉出,并沿着条形槽5向左转动,当牛头将活动杆8顶成竖直状态时(如图2所示)活动杆8由于受到弯折杆的下杆部11的阻挡,活动杆8无法再继续旋转,支撑杆4再一次落在相邻限位块14中间的空隙内;此时竖直调节杆12与活动杆8平行且二者之间的距离不变,牛头向上欲逃脱时,对活动杆8的顶部产生向右下的力,向右下的作用力使支撑杆4与限位块14之间的作用力增强,使支撑杆4无法从相邻限位块14之间的空隙中拔出,从而牛头智能在牛舍草料门中上、下移动,而无法从牛舍草料门中退出,因此牛在食草时,运动受到限制,可以对牛体进行检查或注射免疫药物等等操作,当这些操作完成,饲养员可以用手提起支撑杆4或者其他手段将支撑杆4拉起,牛头推动活动杆8上部向右转动,活动杆8恢复到起始状态,牛头离开牛舍草料门。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所述的草料门框由四根依次首尾相连的连接杆13固定而成,草料门框为方形结构。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所述的草料门框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1,竖直调节杆12的两端连接有槽钢2,槽钢2与通孔1通过螺栓固定,当牛龄较小时,可将竖直调节杆12向右移动,并通过槽钢2和通孔1与草料门框的顶部和底部固定,随着牛龄的增大,牛头逐渐增大,可以根据牛头的尺寸将竖直调节杆12向左移动。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下杆部11垂直于草料门框的底部且与草料门框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上杆部9的顶端与草料门框的右上角相连。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上杆部9和下杆部11形成的夹角的度数控制在150-160°,经过实验人员的多次验证,如果上杆部9和下杆部11之间的夹角大于160°,则不利于牛头穿过牛舍草料门,如果夹角小于150°,活动杆8由倾斜变为竖直的时间较长,牛头容易缩回,不利于对牛头的固定。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如图4所示,连接件3包括两块平行布置的钢板301和连接两块钢板301的圆杆302,支撑杆4通过第二铰接件303与圆杆302铰接,活动杆8的顶端与钢板301焊接。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竖直调节杆12和下杆部11之间的距离大于牛颈的水平宽度且小于牛头的水平宽度,其中牛头的水平宽度不包括牛角。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第一铰接件10距离草料门框底部的距离大于牛头的竖直长度。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条形槽5(条形槽5的结构如图3所示)的两端固定有挡杆6,条形槽5与草料门框的顶部之间通过焊块7相连;限位块14的顶部和底部为水平结构,限位块的左、右两侧向内凹陷。

具体地,上述牛舍草料门,草料门框的顶部还固定有机械手,机械手的手臂18为可伸缩结构,手臂18的一端连接驱动杆17、另一端连接弯钩15,驱动杆17与电机16电连接,遥控开关控制驱动杆17。使用时,遥控开关控制驱动杆17带动手臂18向左运动,手臂18运动到支撑杆4处,弯钩15拉起支撑杆4。手臂18为可伸缩结构,操作人员可根据弯钩15距离支撑杆4的距离调整手臂18的长度。此处设计机械手的作用在于方便操作支撑杆4,操作人员可根据遥控开关的远程遥控手臂18,避免了牛发怒触碰到操作人员。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