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伤根系果树幼苗移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4972发布日期:2018-07-13 16:22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苗器,具体涉及一种免伤根系果树幼苗移栽器。



背景技术:

果树苗木,不论是成苗还是芽苗,在建园过程中,由于苗木质量,或者的栽培技术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苗木死亡,从而出现缺株的现象。

在生产中,为了解决缺株问题,一般会在建园地周边栽培一定数量的预备苗,称为“假植苗”。

这种死亡造成缺株的现象往往是在苗木发芽生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发现。而这时外界的温度已升高,给假植苗的移栽造成了困难。传统的苗木移栽方法,是将假植苗挖起,重新定植到缺株的位置,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假植苗苗木根系、尤其是刚刚发生形成的毛细根很容易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假植苗移栽后根系吸收功能受损。加上外界影响因子,如新叶展开后叶面水分蒸腾增大造成苗木大量失水,因而造成移栽苗木再次死亡。

现有的移苗设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筒状的移苗器,该种移苗器利用圆筒状的结构纵向切入土壤中,使土壤受到一定挤压而固定在圆筒内,进而可取出幼苗进行移栽,但该种结构固土能力差,不便于长距离转移,受到磕碰易使苗木与移苗器脱离,使用不安全、不稳定;另一种是由多个铲板聚拢后使端部呈圆锥状的移苗器,该种移苗器固土能力好,但在移苗时由于铲板聚拢后呈锥形,在聚拢的过程中会对苗木根系下端土壤造成过度挤压,虽然土壤被固定在移苗器内,但土壤实际上已经和根系分离,其不利于保护根系,且易对根系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免伤根系果树幼苗移栽器;可有效保护苗木根系,避免土壤从根系上脱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免伤根系果树幼苗移栽器,包括立柱、导向固定环和半球形铲板,所述立柱设在导向固定环一侧,所述导向固定环包括外环、内环和连接柱,两个连接柱均布在外环和内环之间并将外环和内环固定连接,所述外环的内圆周表面和内环的外圆周表面均为球形表面,所述半球形铲板由两个抱合后呈半球形状的弧形铲板构成,所述弧形铲板夹持在外环的内圆周表面和内环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且同时位于相邻连接柱之间,弧形铲板可相对导向固定环移动;

进一步,所述外环上设有多个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弧形铲板的外表面设有限位突起,所述限位突起呈长条状,所述外环的内圆周表面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限位突起相适配;

进一步,所述弧形铲板的一边沿设有弧形缺口,在弧形铲板的一边沿上邻近弧形缺口处设有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利用半球形铲板作用在苗木的根系部分,实现对苗木的挖取,在操作时将弧形铲板逐个踩踏,弧形铲板会在苗木的根系部部位形成半球形状,能够大面积包覆土壤,固土效果好,同时在弧形铲板切入土壤时受到导向固定环的导向和限位作用,可减少或避免弧形铲板对土壤的过度挤压,能够减缓或避免苗木根系下端土壤的扰动,使土壤与苗木根系结合牢靠,可有效保护苗木根系、促进苗木的存活;

2、本实用新型在外环上设有定位柱,定位柱可插入土壤中,使导向固定环相对土壤固定,这样在踩踏弧形铲板时,可确保弧形铲板运动轨迹的稳定;

3、限位槽与限位突起的配合能够矫正弧形铲板移动轨迹,促使两个弧形铲板能够准确抱合,并呈向半球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挖取幼苗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立柱;2-外环;3-内环;4-连接柱;5-弧形铲板;6-定位柱;7-限位突起;8-限位槽;9-踏板;10-弧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5所示,一种免伤根系果树幼苗移栽器,包括立柱1、导向固定环和半球形铲板;所述立柱1设在导向固定环一侧,具体的立柱1设在外环2的外侧,所述导向固定环包括外环2、内环3和连接柱4,两个连接柱4均布在外环2和内环3之间并将外环2和内环3固定连接,所述外环2的内圆周表面和内环3的外圆周表面均为球形表面,外环2上的球形表面向内凹陷,内环3上的弧形表面向外凸起,该球形表面与弧形铲板5的表面相适配,所述半球形铲板由两个抱合后呈半球形状的弧形铲板5构成,弧形铲板5的内外表面均为球形表面,所述弧形铲板5夹持在外环2的内圆周表面和内环3的外圆周表面之间、且同时位于相邻连接柱4之间,弧形铲板5可相对导向固定环移动;所述外环2上设有多个定位柱6,定位柱6呈圆柱状,可使导向固定环相对土壤固定,定位柱6均布在外环2上,具体的可采用8mm钢筋制成,数量设置4~6个,长度优选5cm~8cm;所述弧形铲板5的外表面设有限位突起7,所述限位突起7呈长条状,所述外环2的内圆周表面设有限位槽8,所述限位槽8与限位突起7相适配;所述弧形铲板5的一边沿设有弧形缺口10,在导向固定环上方弧形铲板5抱合后,弧形缺口10构成类圆环的缺口,弧形缺口10可形成幼苗主干的径向容纳空间;在弧形铲板5的一边沿上邻近弧形缺口10处设有踏板9。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先使果树幼苗位于内环3的内侧中部,幼苗容纳在弧形缺口10处;然后通过立柱1施力导向固定环,使定位柱6插入土壤中,此时导向固定环在定位柱6的作用下相对固定,这样在踩踏踏板9时可使弧形铲板5移动的更加稳定,使两个弧形铲板5在移动后相对土壤的位置固定;然后逐个踩踏弧形铲板5上的踏板9,弧形铲板5在外环2和内环3的夹持下,可沿外环2和内环3的球形表面移动,该球形表面构成夹持轨道,可促使弧形铲板5绕球心转动;同时限位突起7在限位槽8上移动,并矫正弧形铲板5的移动轨迹,可使弧形铲板5移动后能够抱合并呈现半球形状;弧形铲板5形成半球形状后可包覆幼苗的根系及部分土壤,其固土效果好,半球形状的形状特点可有效容纳根系,弧形铲板5在动作的过程中可减少或避免对根系土壤的过度挤压,可使根系与土壤有良好的结合,避免根系的损伤;然后侧向拨动立柱1、并拔起立柱1,可使果树幼苗与土壤脱离;当移栽果树幼苗时,将该移栽器置于坑穴上方,可用脚提起踏板9,踏板9带动弧形铲板5上移并脱离对果树幼苗根系部的包裹,幼苗可移栽到坑穴中,最后向上提起该移栽器与幼苗脱离,完成幼苗移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