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桃树幼苗移栽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4973发布日期:2018-07-13 16:22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苗器,具体涉及一种桃树幼苗移栽器。



背景技术:

桃树苗木,不论是成苗还是芽苗,在建园过程中,由于苗木质量,或者的栽培技术的原因,往往会出现苗木死亡,从而出现缺株的现象。

在生产中,为了解决缺株问题,一般会在建园地周边栽培一定数量的预备苗,称为“假植苗”。

这种死亡造成缺株的现象往往是在苗木发芽生长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发现。而这时外界的温度已升高,给假植苗的移栽造成了困难。传统的苗木移栽方法,是将假植苗挖起,重新定植到缺株的位置,这种方法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假植苗苗木根系、尤其是刚刚发生形成的毛细根很容易受到损伤,从而造成假植苗移栽后根系吸收功能受损。加上外界影响因子,如新叶展开后叶面水分蒸腾增大造成苗木大量失水,因而造成移栽苗木再次死亡。

现有的移苗设备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圆筒状的移苗器,该种移苗器利用圆筒状的结构纵向切入土壤中,使土壤受到一定挤压而固定在圆筒内,进而可取出幼苗进行移栽,但该种结构固土能力差,不便于长距离转移,受到磕碰易使苗木与移苗器脱离,使用不安全、不稳定;另一种是由多个铲板聚拢后使端部呈圆锥状的移苗器,该种移苗器固土能力好,但在移苗时由于铲板聚拢后呈锥形,会对苗木根系下端土壤造成过度挤压,虽然土壤被固定在移苗器内,但土壤实际上已经和部分根系分离,其不利于保护根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桃树幼苗移栽器;可在移栽桃树幼苗时有效保护根系上的土壤,可避免根系与土壤分离,可避免根系受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桃树幼苗移栽器,包括把手、连接座、定位板和球面铲板,所述把手设在连接座上,所述定位板对称地设在连接座两侧,在两定位板相对的边沿处设有弧形缺口,所述球面铲板的两端铰接在弧形缺口上;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定位板上表面设有T形轴,在T形轴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绕T形轴转动可对球面铲板形成遮挡;

进一步,所述球面铲板上设有踏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移取幼苗时,先使定位板压覆在土壤上并使桃树幼苗位于两个定位板之间,然后通过踩踏踏板使球面铲板切入土壤中,由于球面铲板的板面为球面型,因此在切入土壤后两个球面铲板整体可形成类半球形状,其固土效果好,同时还可减少或避免对苗木根系下端土壤造成过度挤压,能够有效保护根系;可提高假植苗的成活率。

2、定位板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可利用定位柱抓取土壤,进而使定位板能够相对土壤得到良好的固定,这样可增加球面铲板切入土壤操作时的稳定性;

3、定位板上表面设有T形轴,在T形轴上铰接有挡板,可利用挡板实现球面铲板的位置限定,主要利用挡板限制球面铲板位于定位板下方时的位置,可阻挡球面铲板向上移动,在实际使用时可增加长距离转移幼苗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球面铲板铲取苗木根系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连接座;3-定位板;4-球面铲板;5-弧形缺口;6-定位柱;7-T形轴;8-挡板;9-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至4所示,一种桃树幼苗移栽器,包括把手1、连接座2、定位板3和球面铲板4,所述把手1设在连接座2上,把手1整体呈细长的杆状,其纵向固定在连接座2上;连接座2为方形板状;定位板3呈长方形板状;球面铲板4为四分之一球面结构,两个球面铲板4的一边沿对接后可构成半球形;所述定位板3对称地设在连接座2两侧,连接座2使定位板3形成一定的间距,该间距应大于幼苗根部的直径,间距优选3cm~5cm;在两定位板3相对的边沿处设有弧形缺口5,该弧形缺口与球面铲板4的球面相适配;所述球面铲板4的两端铰接在弧形缺口5上,具体的球面铲板4的两端设有凸轴,在弧形缺口5的内壁设有与凸轴相适配的铰接孔,此时球面铲板4可在定位板3的上方或下方形成类半球形状;所述定位板3的下表面设有多个定位柱6,具体的可在定位柱6的四个边角处设置四个长度为3cm~8cm、直径为8mm的圆柱状定位柱6;所述定位板3上表面设有T形轴7,在T形轴7上铰接有挡板8,挡板8绕T形轴7转动可对球面铲板4形成遮挡;所述球面铲板4上设有踏板9,踏板9位于球面铲板4的边沿处。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桃树根部位于相邻球面铲板4之间的中部,然后通过把手1向下施力,使定位板3与土壤表面贴合,同时使定位柱6插入土壤中,定位柱6可使定位板3相对土壤固定,这样也使得球面铲板4在动作时更加稳定;然后人为脚踏踏板9,球面铲板4绕其铰接端转动并向下转动,球面铲板4切入土壤中,在土壤中两个球面铲板4形成类半球形状,可将根系土壤包裹,然后用脚拨动挡板8并使挡板8遮挡在球面铲板4的边沿处,此时球面铲板4可相对定位板3固定,无法向上转动,在转移过程中固土更加稳定,最后侧向拨动并拔出把手1,桃树幼苗的根系及附着的土壤可从地面上分离出来;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由于球面铲板4可形成类半球形的结构,对土壤的固定效果好,同时球面铲板4的运动轨迹为弧形,铲取土壤时可减少根系下方土壤的扰动,能够避免根系与土壤分离;桃树幼苗移取后进行栽种时,可将球面铲板4部分置于坑穴中,然后拨开挡板8,可用脚部钩取踏板9,可带动球面铲板4转动至定位板3上方,在利用挡板8对球面铲板4进行限位固定,最后相对桃树向上拔出,使定位柱6脱离土壤,再侧向移动便可使该桃树幼苗移栽器与桃树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