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渔业养殖长途运送用鱼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5853发布日期:2018-08-10 19:1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渔业养殖长途运送用鱼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鱼类的生产环境不同,因此,在特定的地区往往只能养殖一类鱼种,比如:在北方往往吃不到新鲜的南方特产的鱼种,但如今物流发达,拥有了运输活鱼的条件,丰富了人们的饮食范围。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不足:在现实中长途运输鱼类所用的鱼箱为了在水中保证充足的含氧量,往往未设置箱盖,或在箱盖上开设通孔,这就导致了以下缺点:一、运输中鱼箱中水溢出造成车内其他物件潮湿,或鱼类跳出箱体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二、鱼粪在鱼箱内积沉造成水质变差,容易出现鱼类生病或死亡的现象,增加损失,增加了运输成本;三、喂食不方便,运输过程中鱼体重下降,损失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渔业养殖长途运送用鱼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渔业养殖长途运送用鱼箱,包括鱼箱本体和箱盖,所述箱盖设在鱼箱本体上方,所述鱼箱本体最左侧设有外板,外板底端设有排水孔,外板右侧设有隔板,且外板和隔板前后两端均固定设在鱼箱本体上,隔板底端与鱼箱本体之间存在空隙,所述鱼箱本体右侧上表面和隔板上表面均设有连接槽,箱盖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槽与连接板对应设置,鱼箱本体右侧设有卡扣,箱盖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喂食槽,所述喂食槽内设有卡板II和卡板I,鱼箱本体内部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氧气箱,氧气箱与鱼箱本体右侧底端设有的通气孔连通,通气孔右侧与充氧机连通,氧气箱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集尘箱,集尘箱与鱼箱本体右侧底端设有的排污口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和连接槽横截面均呈上小下大的梯字形结构,且箱盖与鱼箱本体之间通过连接板和连接槽连接。

优选的,所述卡扣呈“凹”字形结构,且卡扣一端设在鱼箱本体的前表面,另一端同时贯穿连接板与连接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板II左上方固定设有拉板,卡板II右侧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卡板I对应设置,卡板II与喂食槽之间通过弹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氧气箱上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圆形小孔,集尘箱上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设置的六边形结构的漏污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鱼箱本体右侧设有外板和隔板,鱼箱本体上方设有箱盖,隔板与鱼箱本体内部下表面存在空隙,且箱盖左侧未覆盖到外板设置,在充氧机充氧进入鱼箱本体内时,可以与外界形成一个循环,保证了鱼箱内拥有充足的氧气,鱼箱若是发生颠簸时,颠簸出的水会被隔板与外板挡在鱼箱本体左侧部分,之后通过排水孔排入特定容器,不易外漏,且鱼类不会跳出鱼箱本体外,减少了运输成本,运输环境要求不高,氧气箱前后两侧还设有集尘箱,可以收集鱼粪与杂质,保证了水质条件,鱼类不容易生病死去,箱盖上还设有喂食槽,方便喂食,操作简单,适合鱼类长途运输用,此装置鱼箱内水不易漏出箱体外,保证了良好的充氧条件,保持水质条件较高,便于喂食,适合鱼类长途运输用,保证了运输中鱼类的活性,减少了运输成本,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鱼箱本体、2箱盖、3外板、4隔板、5通气孔、6排污口、7氧气箱、8充氧机、9弹簧、10喂食槽、11拉板、12卡板I、13卡板II、14卡扣、15连接板、16集尘箱、17漏污孔、18排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渔业养殖长途运送用鱼箱,包括鱼箱本体1和箱盖2,箱盖2设在鱼箱本体1上方,鱼箱本体1最左侧设有外板3,外板3底端设有排水孔18,外板3右侧设有隔板4,且外板3和隔板4前后两端均固定设在鱼箱本体1上,隔板4底端与鱼箱本体1之间存在空隙,鱼箱本体1右侧上表面和隔板4上表面均设有连接槽,箱盖2下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连接板15,且连接槽与连接板15对应设置,连接板15和连接槽横截面均呈上小下大的梯字形结构,且箱盖2与鱼箱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板15和连接槽连接,鱼箱本体1右侧设有卡扣14,卡扣14呈“凹”字形结构,且卡扣14一端设在鱼箱本体1的前表面,另一端同时贯穿连接板15与连接槽设置,箱盖2上表面中间位置设有喂食槽10,喂食槽10内设有卡板II 13和卡板I 12,卡板II 13左上方固定设有拉板11,卡板II 13右侧设有凹槽,且凹槽与卡板I 12对应设置,卡板II 13与喂食槽10之间通过弹簧9固定连接,鱼箱本体1内部底面中间位置设有氧气箱7,氧气箱7与鱼箱本体1右侧底端设有的通气孔5连通,通气孔5右侧与充氧机8连通,氧气箱7前后两侧对称设有集尘箱16,氧气箱7上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排列的圆形小孔,集尘箱16上表面设有呈等距离等大小设置的六边形结构的漏污孔17,集尘箱16与鱼箱本体1右侧底端设有的排污口6相连通。

工作原理:首先,将鱼类和水放入鱼箱本体1内,将箱盖2卡合在鱼箱本体1上,箱盖2与鱼箱本体1之间通过连接槽与连接板15连接,之后,通过卡扣14将连接板15固定在连接槽内,进一步的将箱盖2固定在了鱼箱本体1上,操作简单,此时,充氧机8启动,氧气通过通气孔5进入氧气箱7,经过氧气箱7上表面设有的圆形小孔,氧气与水均匀的混合,保证了水中有充足的含氧量,且鱼箱本体1内多余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会从隔板4与鱼箱本体1本体之间的空隙处排出,避免了鱼箱本体1内气压升高的现象,鱼类产生的鱼粪和污垢通过漏污孔17排入集尘箱16,之后,定期打开排污口6,将尘污排出,保证了水质条件,鱼类不容易生病死去,鱼箱本体1若是发生颠簸时,颠簸出的水会被隔板4与外板3挡在鱼箱本体1左侧部分,此时,这部分水会通过排水孔18排进特定的容器,不易外漏,且鱼类不会跳出鱼箱本体1外,运输环境要求不高,定期通过喂食槽10进行喂食,通过拉板11将卡板II 13向左侧拉住,鱼食即可通过卡板I 12两侧投入鱼箱本体1,喂食完毕后,卡板II 13利用弹簧9的反力作用,自动卡合在卡板I 12上下两侧,不用时对箱盖2进行了封闭,喂食较为方便,此装置鱼箱内水不易漏出箱体外,保证了良好的充氧条件,保持水质条件较高,便于喂食,适合鱼类长途运输用,保证了运输中鱼类的活性,减少了运输成本,适合推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