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打埂功能的小型旋耕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4718发布日期:2018-08-14 17:20阅读:42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打埂功能的小型旋耕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各种打埂机械主要用于水稻,小麦等大型露天田地作业,对于需要用田埂分区来种植的大棚蔬菜而言,由于作业空间受到蔬菜大棚限制,其打埂工作仍需要人工来完成,即在耕完的土地上人工培土、踩压来完成打埂,工作繁琐,费时费力,然而市场上现有的用于蔬菜大棚耕地的小型旋耕机大多只能完成旋耕工作,并不具备打埂功能,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打埂功能的小型旋耕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打埂功能的小型旋耕机,包括机架、驱动系统、旋耕机构、打埂机构和手扶架;驱动系统置于机架中部,包括汽油发动机、带传动机构、刀轴变速箱和轮轴变速箱,刀轴变速箱和轮轴变速箱通过带传动机构与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相连;旋耕机构置于机架的前端,包括挡泥板、限深杆、安装在限深杆下端的导轮、刀轴和固定在刀轴上的旋耕刀片,刀轴置于限深杆后侧,与刀轴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打埂机构置于旋耕机构之后,包括分土装置、轮轴和安装在轮轴两侧的轮子,轮轴置于分土装置后侧,与轮轴变速箱输出轴相连;手扶架安装在机架后端。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分土装置包括分土板和安装在分土板下端的钉齿,分土板为一曲面挡板,固定在挡泥板下端,并且置于刀轴的后侧,分土板的宽度小于刀轴的总长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轮子由轮毂和包覆在轮毂外围的橡胶圈组成,轮毂的外表面开有一个与田埂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梯形槽,两个轮毂上的梯形槽紧贴于分土板的左右外边缘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在旋耕过程中完成打埂,减轻了打埂作业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拆除挡泥板之后的俯视图。

其中,1、刀轴变速箱,2、旋耕刀片,3、刀轴,4、钉齿,5、分土板,6、轮轴变速箱,7、轮轴,8、轮毂,9、橡胶圈,10、带传动机构,11、机架,12、手扶架,13、汽油发动机,14、轮子,15、挡泥板,16、限深杆,17、导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带有打埂功能的小型旋耕机,包括机架11、驱动系统、旋耕机构、打埂机构和手扶架12;驱动系统置于机架11中部,包括汽油发动机13、带传动机构10、刀轴变速箱1和轮轴变速箱6,刀轴变速箱1和轮轴变速箱6通过带传动机构10与汽油发动机13的输出轴相连;旋耕机构置于机架11的前端,包括挡泥板15、限深杆16、安装在限深杆16下端的导轮17、刀轴3和固定在刀轴3上的旋耕刀片2,刀轴3置于限深杆16后侧,与刀轴变速箱1的输出轴相连;打埂机构置于旋耕机构之后,包括分土装置、轮轴7和安装在轮轴7两侧轮子14,轮轴7置于分土装置后侧,与轮轴变速箱6的输出轴相连;手扶架12安装在机架11的后端。

进一步,所述的分土装置包括分土板5和安装在分土板5下端的钉齿4,分土板5为一曲面挡板,固定在挡泥板15下端,并且置于刀轴3的后侧,分土板5的宽度小于刀轴3的总长度。

进一步,所述的轮子14由轮毂8和包覆在轮毂8外围的橡胶圈9组成,轮毂8的外表面开有一个与田埂横截面形状相同的梯形槽,两个轮毂8上的梯形槽紧贴于分土板5的左右外边缘分布。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由汽油发动机13通过带传动机构10和刀轴变速箱1带动刀轴3旋转,限深杆16向上收起,旋耕刀片2与土壤接触进行旋耕,被旋耕刀片2翻起的一部分土壤在分土板5的作用下分别向两侧堆积,用于打埂,而留下的土壤则在钉齿4的作用下摊平,用于种植蔬菜,并且汽油发动机13通过带传动机构10和轮轴减速箱7带动轮子14向前滚压,随着旋耕机的向前运转,堆积在分土板5两侧的土壤便会受到轮毂8上梯形槽所施加的挤压力而形成田埂,使用者通过手扶架12控制旋耕机的方向,从而在旋耕过程中完成打埂工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实质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