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集雨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68050发布日期:2018-09-18 19:4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灌溉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园林集雨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园林中有大量植被,灌溉这些植被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众所周知我国十分缺乏水资源,因此收集雨水用于灌溉园林中的植被,以节约水资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授权公告号为CN206042992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蓄水灌溉节能园林系统,包括与公园雨水管道连接的用于收集雨水的过滤池、与该过滤池连通的蓄水池以及与该蓄水池连通的灌溉装置,过滤池内设有斜向过滤网。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用于收集雨水的装置的内部通常设有过滤装置或与过滤装置连接,过滤装置位于集雨装置内部,在集雨装置的使用过程中,雨水以及风力等因素带来的沙石等固体杂物会积攒在过滤装置中,难以清洗,并且影响水质甚至堵塞出水管或者灌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集雨灌溉装置,其过滤装置容易清洗。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园林集雨灌溉装置,包括蓄水池,蓄水池的侧壁设有出水管,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设有与蓄水池转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蓄水池的上表面还设有与第一过滤网抵接的凹槽,蓄水池内设有位于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过滤网,蓄水池的侧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网连接的开口。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收集雨水,并由第一过滤网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初步过滤,再由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使得雨水中的杂物大大减少,同时,第一过滤网位于蓄水池上表面,可以直接刷洗,第一过滤网可进行翻转,暴露出位于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二过滤网,即可对第二过滤网进行刷洗,刷洗出来的脏物可通过开口排出。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设为向第一过滤网倾斜的斜面。

采用上述方案,使得落在蓄水池的上表面的雨水流向第一过滤网,提高雨水收集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水池上设有与蓄水池的上表面形成大于90°的夹角的集雨板。

采用上述方案,落在集雨板上的雨水会流向蓄水池,因此增大了集雨面积。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雨板与蓄水池转动连接,蓄水池上设有可使集雨板保持与蓄水池的上表面所成的夹角大于90°的限位结构。

采用上述方案,没有下雨时,尤其是天气晴朗时,可旋转集雨板至覆盖于蓄水池的上表面,减少蓄水池中雨水的蒸发,同时保证了位于集雨板下方的植被的光照,还可阻止杂物进入蓄水池。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位结构上设有弹性臂,弹性臂上设有卡齿,所述集雨板上设有与卡齿对应的卡槽。

由于集雨板与蓄水池转动连接,在集雨过程中有可能被较强的风吹动至覆盖于蓄水池的上表面,采用上述方案,将集雨板与限位结构抵接时,弹性臂与卡槽的边缘发生挤压,产生形变,使得卡齿卡入卡槽中将集雨板固定,使其不易被风吹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蓄水池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一挡板,所述集雨板的用于收集雨水的表面边缘设有第二挡板。

采用上述方案,减少了从蓄水池侧壁和集雨板侧壁流下的雨水,使得更多的雨水流向第一过滤网,提高了集雨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手,所述集雨板的与限位结构抵接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提手。

采用上述方案,便于第一过滤网和集雨板的旋转操作。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提手与第二提手的表面均喷有夜光漆。

蓄水池有可能设置在园林中缺乏灯光照明的区域,在夜间可能绊到路过的行人,采用上述方案,当集雨板敞开时,第一提手处于显眼的位置发光,当集雨板与蓄水池的上表面抵接时,第二提手处于显眼的位置发光,使得路过的行人能够注意到蓄水池的位置而不会被绊到。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出水管与埋设于地面下方的渗灌管连接。

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渗灌管对植被进行渗灌,蒸发损失小、灌溉效率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可以收集较大面积的降雨,雨水收集效率高,可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两次过滤,管道不易堵塞,过滤网清洗方便,蓄水池中的雨水蒸发少,蓄水池与渗灌管连接,采用渗灌技术既节能又节水,蓄水池上还设有显眼的夜间发光装置,使路过的行人能够注意到蓄水池的位置,不易被绊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的图1在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的卡齿与卡槽配合的示意图。

图中:1、蓄水池;11、出水管;12、凹槽;13、开口;14、斜面;15、第一挡板;16、限位结构;161、弹性臂;162、卡齿;2、渗灌管;3、第一过滤网;31、第一提手;4、第二过滤网;5、集雨板;51、第二挡板;52、第二提手;5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一种园林集雨灌溉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蓄水池1,蓄水池1的侧壁设有出水管11,出水管11与埋设于地面下方的渗灌管2连接,蓄水池1的上表面设有与蓄水池1转动连接的第一过滤网3,蓄水池1内设有位于第一过滤网3下方的第二过滤网4,蓄水池1的侧壁设有与第二过滤网4连接的开口13,蓄水池1的上表面设为向第一过滤网3倾斜的斜面14,蓄水池1的上表面的边缘设有阻挡雨水从蓄水池1侧壁流下的第一挡板15。

蓄水池1上设有与蓄水池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的集雨板5,蓄水池1上还设有使集雨板5保持与蓄水池1的上表面所成的夹角大于90°的限位结构16,集雨板5的用于收集雨水的表面的边缘设有第二挡板51。

第一过滤网3的上表面设有第一提手31,集雨板5的与限位结构16抵接的表面上设有第二提手52,第一提手31与第二提手52的表面均喷有夜光漆。

参照图2,蓄水池1的上表面设有与第一过滤网3抵接的凹槽12。

参照图3,限位结构16上设有弹性臂161,弹性臂161上设有卡齿162,所述集雨板5上设有与卡齿162对应的卡槽53。

使用方式:在雨天,通过第一提手31旋转集雨板5至与限位结构16抵接,此时弹性臂161与卡槽53的边缘发生挤压,产生形变,使得卡齿162卡入卡槽53中将集雨板5固定;落在第一过滤网3、斜面14以及集雨板5上表面的雨水均通过第一过滤网3的过滤左右进入第二过滤网4,经过第二过滤网4的二次过滤后,雨水进入蓄水池1内部;然后雨水从出水管11排出至渗灌管2,对植被进行渗灌。没有下雨时,将集雨板5旋转至覆盖于蓄水池1的上表面,此时卡齿162与卡槽53发生挤压,使得弹性臂161产生形变,从而将卡齿162和卡槽53分离。

清洗方式:将集雨板5与限位结构16抵接,此时第一过滤网3暴露在蓄水池1的上表面,可以直接刷洗,并将清洗出的脏物从蓄水池1上表面的边缘排出;通过第二提手52翻开第一过滤网3,此时第二过滤网4暴露在外,可以直接刷洗,并将清洗出的脏物从开口13处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