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2128发布日期:2018-08-31 20:29阅读:8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



背景技术:

食用菌不仅肉质脆嫩,纤维含量少,口感特佳,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所含有的多醣体被验证具有抗肿瘤的功能,其子实体内又富含优质菌体蛋白和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目前,国内食用菌栽培地域十分广泛,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栽培食用菌的农民来说是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所以如何实现人工、机械以及材料的成本节省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利益。目前,在食用菌的生产中,机械化作业已经逐步取代人工劳动或者配合人工劳动,培养料装袋机的使用不仅效率高,而且操作简便,机械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工劳动力。但是高度智能化的装袋机成本以及维护费用昂贵,不适宜普通的小规模家庭使用。一般的装袋机又存在着各种缺陷,比如装入的培养料的量不一定,以及紧实度不一致和不可调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该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而且还能定量每次装入菌袋的培养料,还能根据不同的情况调整培养料的紧实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包括一将培养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确保每次装入菌袋内培养料的量一致的定量装置以及填充紧实装置,所述定量装置偏心设置在搅拌装置的下方;所述搅拌装置包括一壳体、位于壳体内的绞龙轴以及用于驱动绞龙轴转动的电机;所述壳体包括一进料口和位于壳体下端面的出料口;所述定量装置包括一转盘、若干个圆筒以及用于驱动转盘转动的步进电机;转盘上均匀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上端面抵靠出料口,所述圆筒可拆卸设置在孔上,且上端与转盘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圆筒的筒底水平设置在圆筒下端;步进电机带动转盘转动,使得圆筒与出料口同轴;所述填充紧实装置包括设置在圆筒上方的电动推杆以及用于托住菌袋的承台;承台包括一凹槽、滑动设置在凹槽内的托板以及设置在托板下端的弹簧;所述电动推杆的压杆和承台的凹槽同轴设计。

其中,所述绞龙轴垂直设置在出料口的上方。

其中,所述压杆的端部直径小于圆筒的直径。

其中,所述圆筒的长度大于转盘的高度。

其中,所述出料口的口径不小于圆筒的直径。

其中,所述筒底通过一扭簧铰接在圆筒下端。

其中,所述筒底为中部有十字开口的硅胶垫片,硅胶垫片的外周固定连接在圆筒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适合普通家庭小型生产食用菌。

2、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能够很好的解决菌包装袋时,培养料体积不一致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能够调整菌包内培养料的紧实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压杆工作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压杆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压杆未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转盘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筒底通过扭簧铰接时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筒底为橡胶垫片时的剖面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壳体;11、进料口;12、出料口;2、绞龙轴;3、电机;4、转盘;41、孔;5、圆筒;51、筒底;52、扭簧;6、步进电机;7、电动推杆;71、压杆;8、承台;81、凹槽;82、托板;8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食用菌培养料装袋机,包括一将培养料混合均匀的搅拌装置、确保每次装入菌袋内培养料的量一致的定量装置以及填充紧实装置,定量装置偏心设置在搅拌装置的下方;搅拌装置包括一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绞龙轴2以及用于驱动绞龙轴2转动的电机3;壳体1包括一进料口11和位于壳体1下端面的出料口12;定量装置包括一转盘4、若干个圆筒5以及用于驱动转盘4转动的步进电机6;转盘4上均匀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孔41,上端面抵靠出料口12,圆筒5可拆卸设置在孔41上,且上端与转盘4的上端面平齐;圆筒5的筒底51水平设置在圆筒5下端;步进电机6带动转盘4转动,使得圆筒5与出料口12同轴;填充紧实装置包括设置在圆筒5上方的电动推杆7以及用于托住菌袋的承台8;承台8包括一凹槽81、滑动设置在凹槽81内的托板82以及设置在托板82下端的弹簧83;电动推杆7的压杆71和承台8的凹槽81同轴设计。

优选的,所述绞龙轴2垂直设置在出料口12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压杆71的端部直径小于圆筒5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圆筒5的长度大于转盘4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12的口径不小于圆筒5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筒底51通过一扭簧52铰接在圆筒5下端。

优选的,所述筒底51为中部有十字开口的硅胶垫片,硅胶垫片的外周固定连接在圆筒5的内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进行培养料装袋时,先将培养料从进料口11投入,人工将菌袋从圆筒5的下端套入,开启电机3将培养料搅拌均匀。当培养料搅拌均匀后,开启步进电机6以及电动推杆7。电机3带动绞龙轴2转动将培养料填入出料口12下方的圆筒5内,步进电机6带动转盘4和圆筒5转动,填满培养料的圆筒5转至电动推杆7和承台8之间,压杆71随之向下运动,将圆筒5内的培养料向下压,圆筒5的筒底51受到挤压,向下打开。使得培养料落入菌袋内,压杆71继续向下运动,推动菌袋以及托板82在凹槽81内滑落,在此过程中完成紧实工作。随后压杆71缩回原先的位置,筒底51也回位重新闭合。与此同时下一个与出料口12抵靠的圆筒5已经装满培养料,等待步进电机6再一次转动将圆筒5转至承台8与压杆71之间,如此循环运作。工人此时将填充压实的菌袋取走,放置在一旁等待密封。

圆筒5可拆卸安装在转盘4上,可以根据不同规格的菌袋来选择不同规格大小的圆筒5,或者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圆筒5来实现菌袋内装入培养料的多少。也可以通过调整筒底51的位置来实现以上目的。筒底51也可替换为硅胶阀,来达到能够让压杆71通过的效果。

培养料的紧实度可以通过调换弹簧83,来改变压杆71压到最低处时托板82向上的弹力。以此来实现不同需求下培养料的紧实度。因为压杆71行进的距离是一定的,所以也可以通过加大和减少承台8与电动推杆7的距离来实现这个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