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17407发布日期:2018-08-07 21:46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牲畜耳标包装固定组件,具体的说是一种主要针对具有牲畜配套信息的主辅标进行包装固定的连接带。



背景技术:

耳标是动物标识之一,其加施于牲畜耳部,用于证明牲畜身份,承载牲畜个体信息。耳标通常由主标和辅标两部分组成;主标由主标耳标面、耳标颈、耳标头组成,耳标面登载编码信息。主标耳标面与耳标颈相连,使用时耳标头穿透牲畜耳部、嵌入辅标、固定耳标,耳标颈留在穿孔内。

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一种超高频电子耳标,是采用超高频电子主标和普通辅标结合进行牲畜信息标记的。这种耳标在超高频电子主标的耳标面内置有RFID超高频电子芯片,耳标根据客户的需要在芯片EPC编码区域进行写码,写码后的超高频电子主标通过超高频读写器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读取芯片里面的编码,然后调取牲畜管理软件后台数据库得到某一头牲畜的养殖信息。其次,这种耳标还在主标A面采用激光标刻机激光标刻农业部二维码信息(二维码信息通过手持机红外扫描头扫描得到信息),同时,这种耳标还在和主标配套使用的辅标在正面会采用激光标刻15位编码,标刻的编码和电子主标芯片里面的15位写码信息一致。这种三重标注的方式不论采用读写器读主标芯片编码还是人肉眼观察辅标上面的编码或主标耳标面上的编码都可以很轻松的得到一头牲畜的信息。

由于这种耳标使用的超高频电子主标和辅标的编码信息是一致的,在包装的时候必须配套对应包装,如果采用零散包装则会出现找对应的编码的主辅标会非常费时费力,同时,标刻过的电子耳标由于不能稳固的在包装袋内放置,造成产品随意摆放、产品凌乱,难以准确计数,且不易收纳。同时,电子耳标还易在运输、晃动等外力作用下相互挤压,造成内部含有芯片信息的耳标面和耳标头变形或损坏,影响耳标的正常使用。

因此,设计制备一种能够把超高频电子主标和对应编码的辅标配套包装,且耳标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连接带对于这种配套式耳标的包装和使用来说实为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其能够实现主标和辅标的稳固固定,且能够将具有配套信息的主辅标进行对应归置,方便取用、计数,还很好的起到了避免散乱、挤压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包括至少两条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带体,所述的每条带体均由固定部和两个连接部构成,其中,固定部呈长条状,两个连接部左右对称设置在长条状固定部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连接部与固定部之间呈90°夹角,所述连接部中与固定部相连的一端向上垂直设置有一个凸起柱,连接部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合通孔,所述每条带体上的左右两个配合通孔能够与另一条带体上的左右两个凸起柱相配合,实现两条带体之间的连接固定;

在每条带体的长条状固定部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主标或者辅标的耳标固定座,所述的耳标固定座包括开设在固定部上的插入通孔和设置在插入通孔下方的弹性材质包覆套,该包覆套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插入通孔相连通的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其中,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均呈倒锥台形,且第一腔室的小孔径端直径与第三腔室的大口径端直径一致,第二腔室呈圆筒状连接在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之间,所述的第一腔室用于包覆式固定辅标的锁孔柱,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用于包覆式固定主标的耳标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每相邻两个耳标固定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主标中耳标面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每条带体上耳标固定座的个数为5个。

优选的,所述耳标固定座中第一腔室的深度不大于主标耳标颈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插入通孔的直径与第一腔室的最大直径端内径一致,且第一腔室的最大直径端内径大于辅标的锁孔柱外径,最小直径端内径小于辅标的锁孔柱外径。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通过多个带体之间凸起柱和配合通孔的穿设卡扣配合,可实现多个带体之间的平行式连接固定,方便对具有配套信息的主标和辅标进行规律式配套布置,进而实现取用方便,不易出错的技术效果。带体上具有独特结构的耳标固定座的设置,能够很好的对主标或者辅标进行有效的包覆式连接固定,使其稳固可靠的设置在带体上,从而避免耳标的脱落、以及运输或长期放置时的变形。多个带体配合使用后,使得包装配套式主辅标整齐划一、不散落,易归置,且容易计数;保证了内部包含有牲畜信息芯片的耳标面不会在包装环节出现挤压变形损坏;扣合好一体式耳标的多条连接带之间可以交叉重叠排放,从而节约包装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带体的纵向剖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标与耳标固定座配合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标与耳标固定座配合固定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标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辅标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1、固定部,2、连接部,3、凸起柱,4、配合通孔,5、主标,501、耳标头,502、耳标颈,503、耳标面,6、辅标,601、锁孔柱,7、插入通孔,8、包覆套,801、第一腔室,802、第二腔室,803、第三腔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包括至少两条由弹性材质制成的带体,所述的每条带体均由固定部1和两个连接部2构成,其中,固定部1呈长条状,两个连接部2左右对称设置在长条状固定部1沿其长度方向的两端,且连接部2与固定部1之间呈90°夹角,所述连接部2中与固定部1相连的一端向上垂直设置有一个凸起柱3,连接部2的另一端设置有一个配合通孔4,所述每条带体上的左右两个配合通孔4能够与另一条带体上的左右两个凸起柱3相配合,实现两条带体之间的连接固定;

在每条带体的长条状固定部1上,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用于固定主标5或者辅标6的耳标固定座,固定部1上每相邻两个耳标固定座之间的间距不小于主标5中耳标面503的直径,所述的耳标固定座包括开设在固定部1上的插入通孔7和设置在插入通孔7下方的弹性材质包覆套8,该包覆套8的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插入通孔7相连通的第一腔室801、第二腔室802和第三腔室803,其中,第一腔室801和第三腔室803均呈倒锥台形,且第一腔室801的小孔径端直径与第三腔室803的大口径端直径一致,第一腔室801的深度不大于主标5耳标颈502的长度,第二腔室802呈圆筒状连接在第一腔室801和第三腔室803之间,所述的第一腔室801用于包覆式固定辅标6的锁孔柱601,第二腔室802和第三腔室803用于包覆式固定主标5的耳标头501,所述插入通孔7的直径与第一腔室801的最大直径端内径一致,且第一腔室801的最大直径端内径大于辅标6的锁孔柱601外径,最小直径端内径小于辅标6的锁孔柱601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配套式主辅标包装的固定连接带,主要用于归置、收纳和配套放置具有配套信息的主辅标。在配套式电子耳标中,超高频电子主标中内置有RFID超高频电子芯片,电子耳标根据客户的需要在芯片EPC编码区域进行写码,写码的内容只能是数字,一般设置为15位编码(这个数字的设定为中国农业部的编码位数15位,其中第一位为牲畜种类代码,如:1、2、3分别代表猪、牛、羊,第2-7位代表县级行政区域代码,8-15位代表县级行政区域的动物唯一编码),写码后的超高频电子主标通过超高频读写器可以在一定距离内读取芯片里面的编码,然后调取牲畜管理软件后台数据库得到某一头牲畜的养殖信息。同时,在主标A面采用激光标刻机激光标刻农业部二维码信息(二维码信息通过手持机红外扫描头扫描后得到的15位编码和芯片写码的15位编码信息一致),在二维码信息上下部分也会激光刻录15位编码(15位编码的排列方式是:二维码上面为1位牲畜种类代码和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二维码下面为8位县级行政区域的动物唯一编码);同时,还在和主标配套使用的辅标在正面会采用激光标刻15位编码,标刻的编码和电子主标芯片里面的15位写码信息一致,这样不论采用读写器读主标芯片编码还是人肉眼观察辅标上面的编码都可以很轻松的得到一头牲畜的信。

本实用新型在一条带体上设置了5个产品插入固定用耳标固定座,该耳标固定座既可以放置主标也可以放置辅标,带体两边各设计了一个凸起柱和一个配合通孔。每两个连接带之间的连接方式为:A带体左侧的凸起柱插入B带体左侧的配合通孔,A带体右侧的凸起柱插入B带体右侧的配合通孔,来实现A带体和B带体之间的连接固定。其中,带体两端的凸起柱端部采用倒扣设计,在两个带体连接后不借助人力情况下不会轻易分开,稳固性好。

如果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带用于同时放置一种类型的耳标可以采用三个连接带、四个连接带,甚至更多进行连接。耳标固定座结构的设计满足主标和辅标都可以放入使用。

耳标固定座中第一腔室呈漏斗形状,当辅标放入耳标固定座时,辅标锁扣柱会挤压耳标固定座上部的漏斗形状第一腔室部分,使得辅标牢牢固定在连接带上。耳标固定座下部分成两部分,其中,第二腔室为圆柱体,最下面的第三腔室呈漏斗形。当主标放入耳标固定座时主标的耳标头会卡入第二腔室中,第二腔室下方的漏斗状第三腔室可以放置主标耳标头部位突出的尖部,避免其磕碰。

主标和辅标分别固定在两条带体中后,同一纵列的主标和辅标通过农业部15位编码上下意义对应,这样养殖场在后期打标过程中上下拿出对应编号的主辅标就可以,这样减少找相应编号耳标的麻烦,又可以在包装问题是做到主辅标成套包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