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5965发布日期:2018-08-14 17:29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监测装置,属于林业植物保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别名松天牛或松褐天牛,鞘翅目,天牛科,是一种危险的蛀干类次生性森林害虫。主要分布于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西藏、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西、广东、台湾等地区。主要危害松类,也为害云杉、落叶松、桧属等林木。幼虫钻蛀生势衰弱或新伐倒的树干危害,而成虫是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ilus)的主要传播媒介,松材线虫病是松树的毁灭性疾病,一旦感染造成松林大面积的死亡,严重威胁着林业生产。

利用性信息素结合诱捕装置进行监测或防治已成为目前防控松墨天牛所采取的主要手段,但市面上应用的诱捕监测装置存在较多的问题,比如集虫器虫体观察不便、引诱效果不好、数据整理不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做出了修改,并较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为诱捕松墨天牛性信息素提供更多的便利,更好的对松墨天牛害虫进行防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更加稳定、方便且无害的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监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挂绳(1)可将监测装置悬挂在所需位置;顶盖(3)顶部有太阳能板(2),内侧安装蓄电池(4),蓄电池(4)下部可安装LED光源(5),LED光源(5)的受光度控制开关,天黑后,自动开,天亮了,自动关;连接螺丝(7)将顶盖(3)以及8个漏斗(6)连接固定在一起;诱芯置放架(8)内放置性信息素诱芯,诱芯置放架(8)通过卡槽放置在第4个漏斗(6)内侧;最底部漏斗(6)与集虫瓶(11)连接;在集虫瓶(11)进虫口部位安装红外计数器感应环(9),通过红外计数器感应环(9)将诱捕到的松墨天牛进行统计,数据汇总操作屏(10)可显示诱捕数量,数据汇总操作屏(10)安装在集虫瓶(11)外侧;集虫瓶(11)通过旋转螺丝与最底部漏斗(6)相连,集虫瓶(11)为透明塑料材质,固定在最后一个漏斗下方,可拆卸;手机端安装有诱捕数据接收软件(12),数据汇总操作屏(10)内部含有数据无线电发射系统,可将诱捕数据发送到手机端安装的诱捕数据接收软件(12),通过手机软件可以随时掌握诱捕数量,省时省力。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监测装置,通过性信息素和光源的双重引诱,集“性诱”、“光诱”于一体,引诱效果更好,通过软件接收诱捕数据,可详细记录每天捕捉到的松墨天牛数量,随时掌握诱捕情况,数据统计更加简单、数据整理更加方便、监测效果更好,省时省力。通过数据分析,可获得松墨天牛的始见期和始盛期、最佳防治时期等信息,制定综合防控方案,降低化学农药的应用,提高防治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针对松墨天牛的诱捕监测装置,主要包括挂绳(1)、太阳能板(2)、顶盖(3)、蓄电池(4)、LED光源(5)、漏斗(6)、连接螺丝(7)、诱芯置放架(8)、红外计数器感应环(9)、数据汇总操作屏(10)、集虫瓶(11)、诱捕数据接收软件(12)。挂绳(1)可将监测装置悬挂在所需位置;顶盖(3)顶部有太阳能板(2),内侧安装蓄电池(4),蓄电池(4)下部安装LED光源(5);连接螺丝(7)将顶盖(3)、8个漏斗(6)连接固定在一起;诱芯置放架(8)通过卡槽放置在第4个漏斗(6)内侧;最底部漏斗(6)与集虫瓶(11)连接;在集虫瓶(11)进虫口部位安装红外计数器感应环(9),数据汇总操作屏(10)安装在集虫瓶(11)外侧,集虫瓶(11)通过旋转螺丝与最底部漏斗(6)相连;手机端下载安装诱捕数据接收软件(12)。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