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34480发布日期:2018-10-12 21:18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园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绿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绿化工程相续开展。原有的树穴种植技术,在树穴内只有一种回填土,没有任何结构,土壤球存在排水不畅、透气不畅的问题,在多雨水天气下,苗木的根茎长时间浸泡在水体中,严重时大大影响乔木种植的成活率,并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包括:种植穴、土壤球、土壤层、碎石层、土工布、集水池和提升泵;所述土工布铺设在所述种植穴内,所述土工布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所述碎石层由多层碎石块干垒在所述土工布内而形成,种植有苗木的土壤球位于所述碎石层上,并受所述碎石层支撑,所述土壤层由包含基肥的苗木土填设在土壤球、碎石层以及土工布形成的空间内形成;所述种植穴下方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沸石层和防渗层,所述防渗层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集水池位于所述导流机构一侧,其进水口靠近所述防渗层的较低端设置,所述提升泵位于所述集水池内,所述提升泵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用水机构连通。

优选地,所述防渗层由混凝土喷射而形成。

优选地,所述防渗层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0°。

优选地,所述集水池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根生化填料。

优选地,所述生化填料呈长条状,其均匀挂设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中的土壤层能够为苗木提供养分,并提高苗木的抗倾倒能力。所述碎石层对种植有苗木的土壤层进行支撑,防止苗木沉降,碎石层由多层碎石块干垒而成,使得碎石块之间存在间隙,土壤层和土壤层中的积水逐渐下渗,并通过上述间隙下排,防止苗木的根茎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体中而降低存活率。土工布包覆在土壤层和碎石层之外,其抗老化能力强,透水性能好,能够防止土质流失。水体透过碎石层和土工布后继续下渗,受沸石层初步净化后,沿防渗层运动,并通过进水口进入集水池内,并在集水池内被存储起来。在需要对植物进行灌溉时,可通过提升泵和出水管将集水池内的存水泵出,以供用水机构使用,从而实现了对于多余水体的净化回用,进而实现了对水资源有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净化回水用种植穴结构,包括:种植穴、土壤球3、土壤层2、碎石层4、土工布5、集水池10和提升泵8;所述土工布5铺设在所述种植穴内,所述土工布5为一端开口的袋状结构,所述碎石层4由多层碎石块干垒在所述土工布5内而形成,种植有苗木1的土壤球3位于所述碎石层4上,并受所述碎石层4支撑,所述土壤层2由包含基肥的苗木1土填设在土壤球3、碎石层4以及土工布5之间的间隙空间内而形成;所述种植穴下方设有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布置的沸石层6和防渗层7,所述防渗层7与水平面之间具有倾角,所述集水池10位于所述导流机构一侧,其进水口靠近所述防渗层7的较低端设置,所述提升泵8位于所述集水池10内,所述提升泵8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9与用水机构连通。

上述方案中,土壤层2能够为苗木1提供养分,并提高苗木1的抗倾倒能力。

所述碎石层4对种植有苗木1的土壤层2进行支撑,防止苗木1沉降,碎石层4由多层碎石块干垒而成,使得碎石块之间存在间隙,土壤层2和土壤层2中的积水逐渐下渗,并通过上述间隙下排,防止苗木1的根茎因长时间浸泡在水体中而降低存活率。

土工布5包覆在土壤层2和碎石层4之外,其抗老化能力强,透水性能好,能够防止土质流失。

水体透过碎石层4和土工布5后继续下渗,受沸石层6初步净化后,沿防渗层7运动,并通过进水口进入集水池10内,并在集水池10内被存储起来。在需要对植物进行灌溉时,可通过提升泵8和出水管9将集水池10内的存水泵出,以供用水机构使用,从而实现了对于多余水体的净化回用,进而实现了对水资源有效利用。

所述用水机构包括但不限于用于对植物进行灌溉的喷头。

防渗层7是为了防止水体继续下渗,并将水体导向至集水槽内。为保证防渗层7的使用使用,并降低材料成本,在具体设计时,所述防渗层7由混凝土喷射而形成。进一步地,所述防渗层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在5~10°。

在有的实施例中,所述集水池10内设有水平设置的支架,所述支架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多根生化填料11。

生化填料11挂设在支架上,生化填料11能够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场所,微生物吸收、分解、转化水体中的氮和磷,将有机态的氮和磷转化为无机态的氮和磷,从而提高了对水体的净化效果。进一步地,所述生化填料11呈长条状,其均匀挂设在所述支架上,此设计使得微生物能够均匀地分布在集水池10内,对水体的生化处理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