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8903发布日期:2018-08-24 17:2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是一种用于水生动植物养殖过程中,对水产养殖池内的池水进行增氧操作,以便使池内的水生动植物进行更好生长的辅助装置,其在水产养殖领域中得到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放置板、四组支腿、四组滚轮、连通软管和输出硬管,增氧泵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右侧,连通软管设置在增氧泵输出端上,输出硬管设置在连通软管输出端上,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滚轮分别设置在四组支腿底端;这种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使用时只需将此装置推到养殖池处,然后将输出硬管投掷到池水内,通过增氧泵将氧气输送到连通软管内,并通过输出硬管输入到池水内即可;这种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使用中发现输出硬管在养殖池内易随着池水的流动而移动,稳固性有限,且不能对其在池水内的位置进行控制,适应能力较差;并且对检测机构本体进行投掷或取出时均易弄脏工作人员衣物,从而影响工作人员心情;且每次检测完都需工作人员手拿检测机构本体并对其进行清洁,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强输出硬管在养殖池内的稳固性,同时能对其在池水内的位置进行控制,提高适应能力;并且无需工作人员亲自对检测机构本体进行投掷或取出,避免弄脏衣物;同时方便工作人员对使用完成后的检测机构本体进行清洁的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放置板、四组支腿、四组滚轮、连通软管和输出硬管,增氧泵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右侧,连通软管设置在增氧泵输出端上,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滚轮分别设置在四组支腿底端;还包括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支撑板和连接管,所述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顶端前侧、后侧和中部,第一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固定槽,连接管设置在固定槽内,输出硬管设置在连接管底端,且输出硬管与连接管相通,所述连通软管输出端设置有两组,且连接管两端分别与两组连通软管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和第二支撑板,所述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左端前侧、后侧和中部,且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左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右端前侧、后侧和中部连接,所述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底端前侧、后侧和中部连接;还包括水箱、喷头、支架、支撑板和出水管,所述支撑板前端左侧、前端右侧、后端左侧和后端右侧分别与左前侧支腿后端、右前侧支腿后端、左后侧支腿前端和右后侧支腿前端连接,水箱设置在支撑板顶端,水箱内设置有放置腔,水箱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置有挡盖,出水管设置在水箱左端下侧,喷头设置在支架上,且喷头输入端与出水管输出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所述支架包括第三电动伸缩杆、托板和卡箍,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支撑板顶端左侧,托板设置在第三电动伸缩杆顶端,卡箍设置在托板顶端,所述喷头卡装在卡箍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所述连接管为分流管,输出硬管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输出硬管分别从前到后设置在分流管的多组底部输出端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左端,且输出硬管底端与连接板顶端左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支板和两组支杆,所述两组支杆分别设置在支撑板顶端左半区域前后两侧上,且支板底端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顶端连接,所述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底端分别与支板顶端前侧、后侧和中部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两组支块和两组万向轮,所述两组支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两组万向轮分别设置在两组支块底端,且万向轮底端与滚轮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透明挡板,所述水箱前端设置有通孔,透明挡板设置在通孔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和第一支撑板对输出硬管进行固定,从而增强输出硬管在养殖池内的稳固性,同时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能对输出硬管在池水内的位置进行控制,提高适应能力;并且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前后移动,同时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亲自对检测机构本体进行投掷或取出,避免弄脏衣物;同时可提前向水箱内部注入清水,之后只需通过喷头将水箱内的清水喷到输出硬管上对其进行清洗,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使用完成后的输出硬管进行清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连接管与输出硬管、连通软管和第一支撑板连接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A部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标记:1、增氧泵;2、放置板;3、支腿;4、滚轮;5、连通软管;6、输出硬管;7、第一电动伸缩杆;8、第一支撑板;9、连接管;10、第二电动伸缩杆;11、第二支撑板;12、水箱;13、喷头;15、支撑板;16、出水管;17、第三电动伸缩杆;18、托板;19、卡箍;20、连接板;21、支板;22、支杆;23、支块;24、万向轮;25、透明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包括增氧泵1、放置板2、四组支腿3、四组滚轮4、连通软管5和输出硬管6,增氧泵设置在放置板顶端右侧,连通软管设置在增氧泵输出端上,四组支腿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上,四组滚轮分别设置在四组支腿底端;还包括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7、第一支撑板8和连接管9,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第一支撑板顶端前侧、后侧和中部,第一支撑板底端设置有固定槽,连接管设置在固定槽内,输出硬管设置在连接管底端,且输出硬管与连接管相通,连通软管输出端设置有两组,且连接管两端分别与两组连通软管输出端连接;还包括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10和第二支撑板11,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放置板左端前侧、后侧和中部,且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左端分别与第二支撑板右端前侧、后侧和中部连接,三组第一电动伸缩杆顶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底端前侧、后侧和中部连接;还包括水箱12、喷头13、支架、支撑板15和出水管16,支撑板前端左侧、前端右侧、后端左侧和后端右侧分别与左前侧支腿后端、右前侧支腿后端、左后侧支腿前端和右后侧支腿前端连接,水箱设置在支撑板顶端,水箱内设置有放置腔,水箱右端上侧设置有进水口,进水口上设置有挡盖,出水管设置在水箱左端下侧,喷头设置在支架上,且喷头输入端与出水管输出端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和第一支撑板对输出硬管进行固定,从而增强输出硬管在养殖池内的稳固性,同时通过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进行伸缩,从而能对输出硬管在池水内的位置进行控制,提高适应能力;并且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前后移动,同时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板上下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亲自对检测机构本体进行投掷或取出,避免弄脏衣物;同时可提前向水箱内部注入清水,之后只需通过喷头将水箱内的清水喷到输出硬管上对其进行清洗,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对使用完成后的输出硬管进行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支架包括第三电动伸缩杆17、托板18和卡箍19,第三电动伸缩杆设置在支撑板顶端左侧,托板设置在第三电动伸缩杆顶端,卡箍设置在托板顶端,喷头卡装在卡箍上;通过上述设置,可通过控制第三电动伸缩杆带动喷头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可按需求对喷头高度进行调节,提高适应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连接管为分流管,输出硬管设置有多组,且多组输出硬管分别从前到后设置在分流管的多组底部输出端上;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输出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连接板20,连接板设置在支撑板左端,且输出硬管底端与连接板顶端左侧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对输出硬管进行支撑,提高其放置时的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支板21和两组支杆22,两组支杆分别设置在支撑板顶端左半区域前后两侧上,且支板底端前后两侧分别与两组支撑杆顶端连接,三组第二电动伸缩杆底端分别与支板顶端前侧、后侧和中部接触;通过上述设置,可对第二电动伸缩杆进行支撑,提高其稳固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两组支块23和两组万向轮24,两组支块分别设置在连接板底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上,两组万向轮分别设置在两组支块底端,且万向轮底端与滚轮底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通过上述设置,可提高连接板的支撑效果,同时方便对此装置进行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还包括透明挡板25,水箱前端设置有通孔,透明挡板设置在通孔上;通过上述设置,可方便对水箱内部情况进行查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产养殖池用增氧装置,其在使用时先将此装置推到养殖池处,之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向前移动,使输出硬管位于养殖池上方,然后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下移动,使输出硬管插入到池水内,调整好输出硬管位置后通过增氧泵将氧气输送到连通软管内,并通过输出硬管输入到池水内即可;使用完成后,先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一支撑板向上移动,使输出硬管从池水内取出,之后控制第二电动伸缩杆带动第二支撑板向后移动,直至输出硬管底端与连接板顶端左侧接触,然后向水箱内部注入清水,并通过喷头将水箱内的清水喷到输出硬管上对其进行清洗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