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27653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黔产宽叶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0.7-1.0m,根状茎纺锤形,多数细长须根簇生,黄褐色,有特殊香味。茎直立,有纵条纹,基生叶丛生,长卵形,茎生叶卵形至宽卵形,羽状深裂,叶裂较宽,中裂较大,裂片为具锯齿的宽卵形,裂片数通常5~7枚,向上叶渐小。花期5~7月,伞房花序顶生,排列整齐,花小、白色或粉红色,花萼退化,花冠管状。果期7~8月蒴果光滑或具冠毛,具1粒种子,其种子和果实(瘦果)不可分离。

缬草是一种具有镇静、催眠、安神等功效的天然苗药,在民族医药、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广泛应用,远销国内外。由于传统的缬草种植方法存在种源退变,发芽率低,病虫害危害等的种植难题,使得缬草无法进行大规模的种植,缬草产业链资源供不应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该方法可大规模种植苗药宽叶缬草,且方法简单易行,产量较高,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保证缬草出苗、保苗和旺盛生长发育的关键,应选靠近水源、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低地,以肥沃砂质壤土为好,山区可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山坡栽培;播种前先将人畜粪水施于田地中,再进行犁耕,最后整成高畦或垄,垄距约65cm,高12~16cm,垄上开沟,深1~2cm,施肥时不能用化肥,以免药物作用损伤种籽。

2)选种育苗

2.1)、种子前预处理

由于采收的缬草种子可直接播种,但是发芽率较低,因此,按照缬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选择一级质量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选择晴天将种子日晒2-3d,每天收后用白布包好用手轻揉2h,再把种子放入50℃水中浸泡4d,定时换水,让种子吸足水分后,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盆里,然后倒入草木灰搅拌进行消毒,同时草木灰能破坏种子表面蜡质层,然后再拌入河沙,河沙有利于种子播种时能均匀撒播;

2.2)、播种

缬草的生长状况与密度、播种质量、播种方式和方法等因素有关。缬草的播种方法常采用高垄法,因平畦表土易板结,缬草种子细小,幼苗出土力弱,高垄有利于灌水和排水;缬草的播种方式为撒播,5月中旬在整理好地的厢面上均匀撒播,每厢播种50g,播后不盖泥土,用遮阴网适度遮荫,适量浇水,每亩约播种50~60克,不进行施肥;

2.3)、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

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出苗后10天达到出苗高峰期,出苗后20天出苗结束;出苗后,用遮阴网搭建遮荫棚,其高度必须在1.5米以上,四周均用遮阴网遮挡,避免夏季烈日照射影响苗的生长,随着苗木生根成活和长大,应逐步增大透光度,直至移栽前1~2周全部去除遮盖物;适时进行苗床除草,保证苗床的干湿度,持续多天干旱天气时应在早晚土温退凉至25度以下后方可浇水,以减少幼苗因干旱或温度过高而死,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3)移栽定植

3.1)、移栽整地

选地应尽量靠近水源,土壤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或山坡地为好,先在土地上以20吨/亩的人畜粪水施基肥,然后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细腻,尽量减少大块状土的存在,翻耕后在土表面用草铵膦进行喷雾,预防杂草生长,减少出苗后除草的次数,降低难度;

3.2)、移栽定植

每年的1~2月或11~12月,选择阴天或雨后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施1次,以防幼苗带病移栽,同时将苗的茎和叶子去掉,只需用根部作为种苗;取苗时先对苗床浇透水1次,以便于取苗,减少对根系的损伤,移栽时尽可能多带土移栽,移栽株行距35cm×45cm,4300株/亩左右,要求压紧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完全接触,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减少重新长出嫩苗的时间。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缬草产量的提高,主要靠根茎和根的增大、增多,因此,它需要吸收地下的有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后进行2次追肥,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20—30担或尿素8—10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2—3次;

缬草喜湿怕水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灌水一次,连续多日干旱时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浇水采用节水灌溉;雨季来临时必须保证田间水沟排水通畅,不能有积水出现,否则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连续下雨,必须防止水渍,在大田的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大田不渍水;

4.2)、中耕除草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较快,因此要及时除草,严防草荒;第一次除草应在苗高3cm左右进行,到封垅时除草3~4次,缬草幼苗期应勤除草和勤松土;随着苗逐渐长大,根多分布于表土层,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当根露出土面时,及时培土,地上部土封垄后,根群密布于行间,此时不宜再中耕;

4.3)、及时打顶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及时打顶,全部剪去,促进根部生长,雄株在剪掉花序后要将地上部份的花茎一并剪掉才能有利于雄株的根部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主要有花叶病、根腐病两种病害:

(1)花叶病:为病毒性病害,一般在4~5月发生,被害叶片色泽浓、淡不匀,叶面皱缩、畸形或植株矮小;防治方法:①选用无花叶病的繁殖材料作种;②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③及时、彻底地防治蚜虫、螨类害虫,减少或消灭传染媒介;

(2)根腐病:病原不详,一般在4月份发生。引起根部腐烂,成片死亡;防治方法:①选择有坡度或排水好的土地种植,雨季注意及时开沟排水;②少施或不施尿素,多施钾肥,施尿素,苗出现猛长或陡长,造成根部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根腐病;③发病初期可用1%硫酸亚铁对病穴进行消毒或用50%退菌特1000倍液、50%多菌灵800~1000倍液浇灌;

5.2)、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害虫:

(1)蚜虫:一般在3~5月发生,为害嫩梢和叶片;防治方法:用40%乐果乳油800~1500倍液或万山红2500~3500倍液进行喷杀;

(2)红蚂蚁:咬食根部;防治方法:田间发生期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灌根;

(3)大灰象甲:以成虫和幼虫为害,在5~6月发生;防治方法:①在清晨或傍晚人工捕杀,该虫常躲在被害植株的根际土缝内,翻开土块,即可捕杀大量成虫;②每667m2用5~8kg鲜萝卜条或其它鲜菜加90%敌百虫100g,用少量水拌成毒饵,于傍晚撒在地面诱杀;

6)采收加工

缬草种植后当年即可收获,缬草的根及根茎在前期生长缓慢,8、9月生长最快,10~11月仍继续生长,故采收应11月下旬~12月,有的也可在第二年的土壤解冻前进行采收,缬草叶片全部变黄色,在农历7月中旬(处暑前后)采收为最佳时间;采收时可从地表面3~5cm处割取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直接留种,也可在收获后将地下部分挖取再进行分株后栽植;缬草的根细小,根系多分布于2.3~2.6cm的浅土层,用锄头挖起全根,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的折断,去掉泥土和残留茎叶,切记不能在下雨天进行采收,必须等到土干后再挖,晴天、土干挖最好;若土壤干燥板结,可于采收前几天灌水一次,使土壤松软,减少收获时根的折断;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湿根或洗的根油量和油质会降低;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或烘干,否则,缬草的根茎和根部所含油易挥发,因此,将挖出的根茎和根放在阴处摊开,待加工蒸油,地上部分阴干后贮藏待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按照本方法进行种子前预处理和播种后,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均比传统种植提高30-40%;(2)在同一块土地上通过对比试验,按照本栽培方法进行选地整地、栽培管理和采收加工,亩产值达600-800kg,比传统栽培方式产值400-550kg提高了47%左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范,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保证缬草出苗、保苗和旺盛生长发育的关键,应选靠近水源、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低地,以肥沃砂质壤土为好,山区可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山坡栽培;播种前先将人畜粪水施于田地中,再进行犁耕,最后整成高畦或垄,垄距约65cm,高12cm,垄上开沟,深1cm,施肥时不能用化肥,以免药物作用损伤种籽。

2)选种育苗

2.1)、种子前预处理

由于采收的缬草种子可直接播种,但是发芽率较低,因此,按照缬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选择一级质量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选择晴天将种子日晒2d,每天收后用白布包好用手轻揉2h,再把种子放入50℃水中浸泡4d,定时换水,让种子吸足水分后,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盆里,然后倒入草木灰搅拌进行消毒,同时草木灰能破坏种子表面蜡质层,然后再拌入河沙,河沙有利于种子播种时能均匀撒播;

2.2)、播种

缬草的生长状况与密度、播种质量、播种方式和方法等因素有关。缬草的播种方法常采用高垄法,因平畦表土易板结,缬草种子细小,幼苗出土力弱,高垄有利于灌水和排水;缬草的播种方式为撒播,5月中旬在整理好地的厢面上均匀撒播,每厢播种50g,播后不盖泥土,用遮阴网适度遮荫,适量浇水,每亩约播种50克,不进行施肥;

2.3)、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

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出苗后10天达到出苗高峰期,出苗后20天出苗结束;出苗后,用遮阴网搭建遮荫棚,其高度必须在1.5米以上,四周均用遮阴网遮挡,避免夏季烈日照射影响苗的生长,随着苗木生根成活和长大,应逐步增大透光度,直至移栽前1周全部去除遮盖物;适时进行苗床除草,保证苗床的干湿度,持续多天干旱天气时应在早晚土温退凉至25度以下后方可浇水,以减少幼苗因干旱或温度过高而死,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3)移栽定植

3.1)、移栽整地

选地应尽量靠近水源,土壤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或山坡地为好,先在土地上以20吨/亩的人畜粪水施基肥,然后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细腻,尽量减少大块状土的存在,翻耕后在土表面用草铵膦进行喷雾,预防杂草生长,减少出苗后除草的次数,降低难度;

3.2)、移栽定植

每年的1~2月或11~12月,选择阴天或雨后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施1次,以防幼苗带病移栽,同时将苗的茎和叶子去掉,只需用根部作为种苗;取苗时先对苗床浇透水1次,以便于取苗,减少对根系的损伤,移栽时尽可能多带土移栽,移栽株行距35cm×45cm,4300株/亩左右,要求压紧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完全接触,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减少重新长出嫩苗的时间。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缬草产量的提高,主要靠根茎和根的增大、增多,因此,它需要吸收地下的有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后进行2次追肥,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20担或尿素8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2次;

缬草喜湿怕水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灌水一次,连续多日干旱时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浇水采用节水灌溉;雨季来临时必须保证田间水沟排水通畅,不能有积水出现,否则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连续下雨,必须防止水渍,在大田的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大田不渍水;

4.2)、中耕除草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较快,因此要及时除草,严防草荒;第一次除草应在苗高3cm左右进行,到封垅时除草3次,缬草幼苗期应勤除草和勤松土;随着苗逐渐长大,根多分布于表土层,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当根露出土面时,及时培土,地上部土封垄后,根群密布于行间,此时不宜再中耕;

4.3)、及时打顶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及时打顶,全部剪去,促进根部生长,雄株在剪掉花序后要将地上部份的花茎一并剪掉才能有利于雄株的根部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主要有花叶病、根腐病两种病害:

5.2)、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害虫:

6)采收加工

缬草种植后当年即可收获,缬草的根及根茎在前期生长缓慢,8、9月生长最快,10~11月仍继续生长,故采收应11月下旬~12月,有的也可在第二年的土壤解冻前进行采收,缬草叶片全部变黄色,在农历7月中旬(处暑前后)采收为最佳时间;采收时可从地表面3cm处割取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直接留种,也可在收获后将地下部分挖取再进行分株后栽植;缬草的根细小,根系多分布于2.3cm的浅土层,用锄头挖起全根,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的折断,去掉泥土和残留茎叶,切记不能在下雨天进行采收,必须等到土干后再挖,晴天、土干挖最好;若土壤干燥板结,可于采收前几天灌水一次,使土壤松软,减少收获时根的折断;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湿根或洗的根油量和油质会降低;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或烘干,否则,缬草的根茎和根部所含油易挥发,因此,将挖出的根茎和根放在阴处摊开,待加工蒸油,地上部分阴干后贮藏待用。

实施例二:

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保证缬草出苗、保苗和旺盛生长发育的关键,应选靠近水源、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低地,以肥沃砂质壤土为好,山区可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山坡栽培;播种前先将人畜粪水施于田地中,再进行犁耕,最后整成高畦或垄,垄距约65cm,高14cm,垄上开沟,深1.5cm,施肥时不能用化肥,以免药物作用损伤种籽。

2)选种育苗

2.1)、种子前预处理

由于采收的缬草种子可直接播种,但是发芽率较低,因此,按照缬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选择一级质量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选择晴天将种子日晒2-3d,每天收后用白布包好用手轻揉2h,再把种子放入50℃水中浸泡4d,定时换水,让种子吸足水分后,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盆里,然后倒入草木灰搅拌进行消毒,同时草木灰能破坏种子表面蜡质层,然后再拌入河沙,河沙有利于种子播种时能均匀撒播;

2.2)、播种

缬草的生长状况与密度、播种质量、播种方式和方法等因素有关。缬草的播种方法常采用高垄法,因平畦表土易板结,缬草种子细小,幼苗出土力弱,高垄有利于灌水和排水;缬草的播种方式为撒播,5月中旬在整理好地的厢面上均匀撒播,每厢播种50g,播后不盖泥土,用遮阴网适度遮荫,适量浇水,每亩约播种55克,不进行施肥;

2.3)、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

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出苗后10天达到出苗高峰期,出苗后20天出苗结束;出苗后,用遮阴网搭建遮荫棚,其高度必须在1.5米以上,四周均用遮阴网遮挡,避免夏季烈日照射影响苗的生长,随着苗木生根成活和长大,应逐步增大透光度,直至移栽前2周全部去除遮盖物;适时进行苗床除草,保证苗床的干湿度,持续多天干旱天气时应在早晚土温退凉至25度以下后方可浇水,以减少幼苗因干旱或温度过高而死,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3)移栽定植

3.1)、移栽整地

选地应尽量靠近水源,土壤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或山坡地为好,先在土地上以20吨/亩的人畜粪水施基肥,然后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细腻,尽量减少大块状土的存在,翻耕后在土表面用草铵膦进行喷雾,预防杂草生长,减少出苗后除草的次数,降低难度;

3.2)、移栽定植

每年的1~2月或11~12月,选择阴天或雨后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施1次,以防幼苗带病移栽,同时将苗的茎和叶子去掉,只需用根部作为种苗;取苗时先对苗床浇透水1次,以便于取苗,减少对根系的损伤,移栽时尽可能多带土移栽,移栽株行距35cm×45cm,4300株/亩左右,要求压紧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完全接触,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减少重新长出嫩苗的时间。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缬草产量的提高,主要靠根茎和根的增大、增多,因此,它需要吸收地下的有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后进行2次追肥,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25担或尿素9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3次;

缬草喜湿怕水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灌水一次,连续多日干旱时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浇水采用节水灌溉;雨季来临时必须保证田间水沟排水通畅,不能有积水出现,否则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连续下雨,必须防止水渍,在大田的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大田不渍水;

4.2)、中耕除草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较快,因此要及时除草,严防草荒;第一次除草应在苗高3cm左右进行,到封垅时除草4次,缬草幼苗期应勤除草和勤松土;随着苗逐渐长大,根多分布于表土层,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当根露出土面时,及时培土,地上部土封垄后,根群密布于行间,此时不宜再中耕;

4.3)、及时打顶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及时打顶,全部剪去,促进根部生长,雄株在剪掉花序后要将地上部份的花茎一并剪掉才能有利于雄株的根部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主要有花叶病、根腐病两种病害:

5.2)、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害虫:

6)采收加工

缬草种植后当年即可收获,缬草的根及根茎在前期生长缓慢,8、9月生长最快,10~11月仍继续生长,故采收应11月下旬~12月,有的也可在第二年的土壤解冻前进行采收,缬草叶片全部变黄色,在农历7月中旬(处暑前后)采收为最佳时间;采收时可从地表面4cm处割取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直接留种,也可在收获后将地下部分挖取再进行分株后栽植;缬草的根细小,根系多分布于2.5cm的浅土层,用锄头挖起全根,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的折断,去掉泥土和残留茎叶,切记不能在下雨天进行采收,必须等到土干后再挖,晴天、土干挖最好;若土壤干燥板结,可于采收前几天灌水一次,使土壤松软,减少收获时根的折断;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湿根或洗的根油量和油质会降低;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或烘干,否则,缬草的根茎和根部所含油易挥发,因此,将挖出的根茎和根放在阴处摊开,待加工蒸油,地上部分阴干后贮藏待用。

实施例三:

一种黔产苗药缬草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地整地

选择适宜的土地是保证缬草出苗、保苗和旺盛生长发育的关键,应选靠近水源、灌溉方便、土层深厚的低地,以肥沃砂质壤土为好,山区可选择土质肥沃疏松的山坡栽培;播种前先将人畜粪水施于田地中,再进行犁耕,最后整成高畦或垄,垄距约65cm,高16cm,垄上开沟,深2cm,施肥时不能用化肥,以免药物作用损伤种籽。

2)选种育苗

2.1)、种子前预处理

由于采收的缬草种子可直接播种,但是发芽率较低,因此,按照缬草种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选择一级质量种子,播种前将种子进行特殊处理,选择晴天将种子日晒3d,每天收后用白布包好用手轻揉2h,再把种子放入50℃水中浸泡4d,定时换水,让种子吸足水分后,取出,沥干水分,放入盆里,然后倒入草木灰搅拌进行消毒,同时草木灰能破坏种子表面蜡质层,然后再拌入河沙,河沙有利于种子播种时能均匀撒播;

2.2)、播种

缬草的生长状况与密度、播种质量、播种方式和方法等因素有关。缬草的播种方法常采用高垄法,因平畦表土易板结,缬草种子细小,幼苗出土力弱,高垄有利于灌水和排水;缬草的播种方式为撒播,5月中旬在整理好地的厢面上均匀撒播,每厢播种50g,播后不盖泥土,用遮阴网适度遮荫,适量浇水,每亩约播种60克,不进行施肥;

2.3)、幼苗出土及苗圃管理

播种后15天左右开始出苗,出苗后10天达到出苗高峰期,出苗后20天出苗结束;出苗后,用遮阴网搭建遮荫棚,其高度必须在1.5米以上,四周均用遮阴网遮挡,避免夏季烈日照射影响苗的生长,随着苗木生根成活和长大,应逐步增大透光度,直至移栽前2周全部去除遮盖物;适时进行苗床除草,保证苗床的干湿度,持续多天干旱天气时应在早晚土温退凉至25度以下后方可浇水,以减少幼苗因干旱或温度过高而死,促进幼苗正常生长。

3)移栽定植

3.1)、移栽整地

选地应尽量靠近水源,土壤深厚肥沃的砂质土壤或山坡地为好,先在土地上以20吨/亩的人畜粪水施基肥,然后进行翻耕,使土壤松软细腻,尽量减少大块状土的存在,翻耕后在土表面用草铵膦进行喷雾,预防杂草生长,减少出苗后除草的次数,降低难度;

3.2)、移栽定植

每年的1~2月或11~12月,选择阴天或雨后移栽定植;定植前,苗床用65%的代森锌500倍液喷施1次,以防幼苗带病移栽,同时将苗的茎和叶子去掉,只需用根部作为种苗;取苗时先对苗床浇透水1次,以便于取苗,减少对根系的损伤,移栽时尽可能多带土移栽,移栽株行距35cm×45cm,4300株/亩左右,要求压紧土壤,使土壤与根系完全接触,移栽后浇足定根水,减少重新长出嫩苗的时间。

4)田间管理

4.1)、水肥管理

缬草产量的提高,主要靠根茎和根的增大、增多,因此,它需要吸收地下的有机肥,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结合中耕除草后进行2次追肥,第一次施肥在春季出苗或返青后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或尿素10公斤追施;第二次施肥在6月上中旬,每亩用人畜粪水30担,另用2%磷酸二氢钾每隔7天根外追肥一次,连续追施3次;

缬草喜湿怕水渍,应经常保持土壤湿润,每隔半个月或一个月灌水一次,连续多日干旱时应结合追肥进行浇水,浇水采用节水灌溉;雨季来临时必须保证田间水沟排水通畅,不能有积水出现,否则会出现烂根的情况;如连续下雨,必须防止水渍,在大田的四周开挖排水沟,保证大田不渍水;

4.2)、中耕除草

幼苗初期生长缓慢,而杂草生长较快,因此要及时除草,严防草荒;第一次除草应在苗高3cm左右进行,到封垅时除草4次,缬草幼苗期应勤除草和勤松土;随着苗逐渐长大,根多分布于表土层,中耕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当根露出土面时,及时培土,地上部土封垄后,根群密布于行间,此时不宜再中耕;

4.3)、及时打顶

为了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部生长,除留种田外,所抽花苔应及时打顶,全部剪去,促进根部生长,雄株在剪掉花序后要将地上部份的花茎一并剪掉才能有利于雄株的根部发育。

5)病虫害防治

5.1)、病害

主要有花叶病、根腐病两种病害:

5.2)、虫害

主要有蚜虫、红蚂蚁、大灰象甲等害虫:

6)采收加工

缬草种植后当年即可收获,缬草的根及根茎在前期生长缓慢,8、9月生长最快,10~11月仍继续生长,故采收应11月下旬~12月,有的也可在第二年的土壤解冻前进行采收,缬草叶片全部变黄色,在农历7月中旬(处暑前后)采收为最佳时间;采收时可从地表面5cm处割取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直接留种,也可在收获后将地下部分挖取再进行分株后栽植;缬草的根细小,根系多分布于2.6cm的浅土层,用锄头挖起全根,要注意尽量减少根的折断,去掉泥土和残留茎叶,切记不能在下雨天进行采收,必须等到土干后再挖,晴天、土干挖最好;若土壤干燥板结,可于采收前几天灌水一次,使土壤松软,减少收获时根的折断;挖出的根不能用水洗,湿根或洗的根油量和油质会降低;不能在太阳下暴晒或烘干,否则,缬草的根茎和根部所含油易挥发,因此,将挖出的根茎和根放在阴处摊开,待加工蒸油,地上部分阴干后贮藏待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