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27651阅读:8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牧草种植
技术领域
,涉及一种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干旱草原作为我国主要的草原类型之一,占国土面积超过10.2%,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产区。干旱草原生态环境脆弱,降水稀少而蒸发强烈,加之社会需求刺激畜牧业扩增,使得原本紧张的旱区牧草资源进一步破坏,严重影响了干旱草原的草畜平衡状况。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受过度放牧影响,阿勒泰夏牧草原平均鲜草产量由2004年的450千克/亩下降到2014年的232千克/亩,草地载畜能力下降明显,土壤裸露与沙化现象突出。随着国家牧民定居工程的进一步推进,迫切需要多元化提供牧草来源,一方面通过科学合理放牧使得自然草原有序平衡发展,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开展高产牧草筛选与种植,缓解现有草场压力,同时可为牲畜越冬提供充足备用牧草。此外,牲畜食用退化牧草或采用混合饲料喂养均导致牲畜肉质下降。现有技术中,急需一种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该方法对不同牧草品种采取条播、施肥和灌溉处理,定期收割测量生理生态指标,筛选出高产牧草品种并完善种植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为牧民提供产量高、质量优、叶量大、适口性好及粗蛋白含量、粗脂肪、粗纤维等营养价值高的牧草品质,亦可缓解干旱草原过度放牧压力,同时可提高牲畜的肉质水平。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依据牧草特性和获取草种来源选取牧草品种,要求速生、高产、适口性好及有大量种源,以此为依据共筛选出三得利紫花苜蓿、阿迪娜紫花苜蓿、德宝紫花苜蓿、wl354hq紫花苜蓿、德福紫花苜蓿、赛迪紫花苜蓿、红三叶、红豆草共8个牧草品种,对各品种牧草种子进行浸泡和晾晒处理;步骤2、以堆肥处理后的农家肥为底肥,施肥标准为2000-2500千克/亩,利用翻耕机和耙地机对待播种土地进行翻耕、耙平并清除杂草,亦将底肥翻入土中;步骤3、利用播种机对各苜蓿品种进行分条块播种,播种方式为条播,每亩的播种量为2.0-2.5千克,其中,三得利紫花苜蓿、阿迪娜紫花苜蓿、赛迪紫花苜蓿、红三叶的播种行距为20厘米,德宝紫花苜蓿和德福紫花苜蓿的播种行距为25厘米,wl354hq和红豆草的播种行距为30厘米,播深均为1.0-1.5厘米,每隔10天漫灌一次,确保所有牧草品种土地均灌透;步骤4、牧草生长期内进行除草、防虫、冬季灌溉和越冬管护,同时采取措施预防鼠虫啃咬和牲畜啃食践踏;步骤5、于每年的6月中旬和9月中旬对牧草进行收割两茬,在每茬收割时依次测量每一牧草品种10个1×1平方米样方内牧草平均株高、盖度、鲜草量、干草量,对个指标进行统计,依次对不同牧草品种各指标优劣进行对比,筛选出速生(高株高、大盖度)、高产(大鲜草量、大干草量)的牧草品种。进一步,牧草两茬收割强度均为保留地面5厘米茎秆,同时确保每茬收割后1-2天内及时灌溉。进一步,从种植第二年开始,针对各牧草品种返青期,依次划分为返青初期(3月下旬)、返青中期(4月上旬)、返青后期(4月中旬),对每个时期各牧草品种返青率开展调查,及时了解各牧草品种的返青情况,确保各牧草正常进入生长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统一的种植与管理模式,对8种高产牧草依据生理生态指标特征进行筛选,筛选出了速生与高产牧草品种,与现有干旱草原牧草种植情况相比而言,缩短了人工牧草的产草期,同时提高了人工牧草的产草量,实现了预期目标。该方法可为干旱草原筛选并种植高产人工牧草提供了技术方法和途径。表1干旱草原牧草现状与本发明比较由表1可以看出,干旱草原天然牧草地牧草品种主要为针茅、沟叶羊茅以及白茎绢蒿,其第一茬和第二茬高产草期分别在7月20日和9月20日前后,两茬的平均植株高度仅为23厘米和14厘米,其鲜草产量总共仅为650千克/亩。现有人工种植牧草地以新疆大叶、新牧一号和苜蓿王等苜蓿品种为主,其第一茬和第二茬高产草期分别在8月6日和9月23日,三种牧草的平均株高介于40-60厘米之间,其鲜草总产量分别为809千克/亩、756千克/亩和654千克/亩。相比较而言,本发明筛选的8种速生高产牧草品种,其第一茬高产草期提前到6月15日,较之天然草原天然牧草地和现有人工种植牧草地分别提前了35天和41天,这可有效解决夏季牧草不足的问题,同时8中牧草品种株高和产量最低的三得利紫花苜蓿,其平均株高已达到60厘米,鲜草总产量达到1568千克/亩,分别约为天然牧草地和现有人工牧草地2.4倍和2.1倍,而产量最高的阿迪娜紫花苜蓿,其鲜草总产量高达2400千克/亩,具有明显的速生和高产优势。附图说明图1是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筛选与种植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干旱草原高产人工牧草种植与筛选方法,在富蕴县喀拉通克镇孜勒库杜克村农用地上(地理坐标为46°54′47.67″n、89°35′12.59″e),建立总面积5亩(3400平方米)试验田,设置围栏进行保护。试验田气候条件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春旱多风,夏秋短暂,冬季寒冷,气温差异大,无霜期135天,降雨量200-280毫米,积温≤2100℃。采用人工耕种,种植规格如下:表2旱区高产牧草试验田种植规格品种实验面积(平方米)播种方式播种行距(厘米)三得利紫花苜蓿280条播20阿迪娜紫花苜蓿280条播20德宝紫花苜蓿280条播25wl354hq280条播30赛迪紫花苜蓿280条播20德福紫花苜蓿280条播25红三叶280条播20红豆草280条播30定期对试验牧草的物候期及生长性状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确保试验取得成效,同时,雇佣当地农户承担试验田看护工作,促进灌水、除草、防虫、越冬管护等措施的落实,保障因缺水、越冬死亡和鼠虫啃咬、牲畜践踏而造成的损失。进行现场调查后,于2016年6月15日前后和9月8日前后分两茬对试验牧草进行收割,测定其亩产量,不同品种亩产量如下:表3人工高产牧草试验田第一茬牧草指标统计表4人工高产牧草试验田第二茬牧草指标统计收割期在初花期开展(牧草30%以上开花),通过测算结果发现,品种对土壤要求不高,试验结果良好。牧草新品种试验田8种牧草中阿迪娜紫花苜蓿产量最高,鲜重:2400千克/亩,干重:600千克/亩;其次赛迪紫花苜蓿鲜重:2100千克/亩,干重:520千克/亩;红豆草鲜重:1854千克/亩,干重:490千克/亩;红三叶鲜重:1967千克/亩,干重:487千克/亩,德宝紫花苜蓿鲜重:1841千克/亩,干重:469千克/亩;三得利紫花苜蓿鲜重:1568千克/亩,干重:450千克/亩;德福紫花苜蓿鲜重:1768千克/亩,干重:449千克/亩;wl354hq紫花苜蓿鲜重:1734千克/亩,干重:449千克/亩。表5人工高产牧草试验田返青期与返青率统计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可显而易见地得到的技术方案的简单变化或等效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