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85626发布日期:2018-09-21 19:47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堤坡大沙鼠防治方法,具体涉及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克拉玛依西干渠输水工程穿越荒漠,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植被和自然环境,线路输水为生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其中较为明显的是土著大沙鼠的迁移聚居,因干渠边坡是坡面造型和沙土、黏土质地,是大沙鼠定居的优选环境。坡面因常接收坡顶雨雪水的汇集而植被生长较好,加之视野开阔,优越的小地形常吸引大沙鼠在此营巢聚居。鼠洞的存在不仅破坏了坡面稳定性,且还携带多种病原体,尤其是对于引水工程,直接对下游饮水安全造成威胁。引水渠运行以来,堤坡鼠洞满布,面临更大荒漠区域的大沙鼠向此集结的问题,其危害存在着长期性及治理的艰巨性。

大沙鼠为内陆干旱荒漠地区广布种,我国主要分布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伊梨盆地以及哈密盆地和七角井山间盆地。大沙鼠在食物选择上是机会主义者,食谱广泛。主要以植物的茎、叶和果实为食,嗜食梭梭的嫩枝和幼芽,常常爬到2-3m高的梭梭上取食嫩枝。秋季,把梭梭枝条咬成5-7cm长的小段贮存在仓库中。春夏季咬食嫩枝绿叶,秋季大量采集籽实、枝叶贮藏,冬、春季咬食地下根或当年枝条。穴居于土中,洞口一般开在不同斜坡的坡面上。大沙鼠喜聚集生活,往往连成一片,有时可绵延几公里。大沙鼠具有“春出、夏散、秋来、冬聚”的活动规律,不冬眠,白天活动。大沙鼠对于异物、异声有警戒、瞭望行为。

磷化铝通常用来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其作用机理是受潮后自行分解产生剧毒的磷化氢气体,磷化氢进入昆虫(或者老鼠等动物)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肝、肾的出血、变性、坏死,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从而达到迅速灭杀效果,针对密闭场所使用,对非靶动物安全。

鼠害的防治,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害鼠种群密度较大、造成一定危害的治理区,以化学药物毒鼠为重点,使用化学灭鼠剂进行防治。专利号:ZL 2015 1 0485224.0;ZL 2014 1 0554354.0是本研究小组前期工作,主要进行的物理、工程类的辅助驱鼠措施,为中期目标采用的非生物类防治大沙鼠的工作。作为辅助工作,还不能达到长期治理鼠害的目标,因此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思考长远措施,分析常规防治大沙鼠方法的局限性,本发明构造一种生态型动态控制大沙鼠方法,通过加强以营林为基础的综合治理措施,既能破坏大沙鼠适宜的生活和环境条件,又能招来禽、兽等天敌在林中栖息与繁殖,控制害鼠种群数量的增长,实现环境的可持序的自控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化学药物熏杀和破坏巢穴,把鼠口密度压到最低点;通过设置阻鼠障来阻碍大沙鼠上堤坡营巢、活动;通过建造落鹰架、人工洞穴方法招引天敌;最后通过营造生态林、提高郁闭度最终建成大沙鼠不适环境,以及带来生物多样的天敌达到生态平衡控制大沙鼠数量。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便,为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春季4-5月或秋季10-11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 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b、害鼠熏杀:在坡面(1)处理2-3天后,标记坡面(1)出现的新鼠穴,自坡底(2)向坡顶(3)熏杀,先封堵和捣实坡面(1)上部鼠穴,然后在坡底(2)鼠穴填入磷化铝片剂3-6 克,灌水,迅速封堵鼠穴,2-3天后检查新鼠穴,继续薰杀,重复3-4次,除去洞群中的大沙鼠;

c、设置阻鼠障:施药关键期过后,进行阻鼠障的建设,从坡底(2)开始,在坡面(1) 沿等高线间隔50cm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再沿坡面(1)每隔5-10米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与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相互交错排列,第一铁丝网障(4)与第二铁丝网障(5)的高度为30-40cm,网眼2-3cm×2-3cm;

d、天敌招引:设置阻鼠障的同时,构建猛禽和兽类天敌栖息设施,距工程边坡30-50m,安置T型落鹰架,间隔50m;距边坡150-200m,设置兽类天敌窝,间隔1-2km;

e、营造生态林:在距离堤坡10-30m设置生态防护林,栽植红柳、沙棘、沙枣或胡杨高大乡土树种。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的特点为:

通过清除坡面杂草破坏鼠类的隐蔽条件;通过化学药物熏杀迅速控制害鼠数量。实践证明:以化学防治为开端,再实施生态综合治理措施方能奏效;通过堤坡设置阻鼠障来阻隔害鼠向坡面的迁徙;通过建设落鹰架和人工洞穴来招引鹰、隼、狐狸和鼬等鼠类天敌来栖息与繁殖;通过营造生态林,增大郁闭度、提高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制造大沙鼠生存的不适环境,另一方面,招引更多天敌定居,动态平衡地控制大沙鼠的数量,以形成可持续控制鼠害的生态林自控能力。本发明所述这种大沙鼠可持续控制技术,是发挥生态环境和天敌对大沙鼠控制的主效应,配合合理的化学、物理人为手段,逐步实现鼠害的可持续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2014年5月12日,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83公里里程标渠段;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秋季10-11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b、害鼠熏杀:在坡面1处理3天后,标记坡面1出现的新鼠穴,自坡底2向坡顶3熏杀,先封堵和捣实坡面1上部鼠穴,然后在坡底2鼠穴填入磷化铝片剂3克,灌水,迅速封堵鼠穴,2 天后检查新鼠穴,继续薰杀,重复3次,除去洞群中的大沙鼠,需要定期监测鼠害情况,以便采取应急的化学措施;

c、设置阻鼠障:施药关键期过后,进行阻鼠障的建设,自坡底2开始,从坡面1沿等高线间隔50cm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再沿坡面1每隔5米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与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相互交错排列,第一铁丝网障4与第二铁丝网障5的高度为30cm,网眼2cm×2cm,阻鼠障深埋入土,并定期修复;

d、天敌招引:设置阻鼠障的同时,构建猛禽和兽类天敌栖息设施,在距工程边坡30m,安置T型落鹰架,间隔50m;距边坡150m,设置兽类天敌窝,间隔1km;

e、营造生态林:在距离堤坡10m设置生态防护林,栽植成活率高的乡土树种红柳,一方面使其快速成为禽兽营建巢穴、栖息的场所,调节大沙鼠的数量,使之在数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增大郁闭度,使害鼠迁出不适环境。

实施例2

2015年9月26日,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78公里里程标渠段;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春季4-5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b、熏杀:在坡面1处理2天后,标记坡面1出现的新鼠穴,自坡底2向坡顶3熏杀,先封堵和捣实坡面1上部鼠穴,然后在坡底2鼠穴填入磷化铝片剂6克,灌水,迅速封堵鼠穴,3天后检查新鼠穴,继续薰杀,重复4次,除去洞群中的大沙鼠,需要定期监测鼠害情况,以便采取应急的化学措施;

c、设置阻鼠障:施药关键期过后,进行阻鼠障的建设,自坡底2开始,从坡面1沿等高线间隔50cm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再沿坡面1每隔10米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与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相互交错排列,第一铁丝网障4与第二铁丝网障5的高度为40cm,网眼3cm×3cm,阻鼠障深埋入土,并定期修复;

d、天敌招引:设置阻鼠障的同时,构建猛禽和兽类天敌栖息设施,距工程边坡50m,安置T型落鹰架,间隔50m;距边坡200m,设置兽类天敌窝,间隔2km;

e、营造生态林:在距离堤坡20m设置生态防护林,栽植成活率高的耐寒耐碱的沙棘树种,一方面使其快速成为禽兽营建巢穴、栖息的场所,调节大沙鼠的数量,使之在数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增大郁闭度,使害鼠迁出不适环境。

实施例3

2015年9月26日,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78公里里程标渠段;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春季4-5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b、熏杀:在坡面1处理3天后,标记坡面1出现的新鼠穴,自坡底2向坡顶3熏杀,先封堵和捣实坡面1上部鼠穴,然后在坡底2鼠穴填入磷化铝片剂4克,灌水,迅速封堵鼠穴,3天后检查新鼠穴,继续薰杀,重复3次,除去洞群中的大沙鼠,需要定期监测鼠害情况,以便采取应急的化学措施;

c、设置阻鼠障:施药关键期过后,进行阻鼠障的建设,自坡底2开始,从坡面1沿等高线间隔50cm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再沿坡面1每隔8米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与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相互交错排列,第一铁丝网障4与第二铁丝网障5的高度为35cm,网眼2cm×3cm,阻鼠障深埋入土,并定期修复;

d、天敌招引:设置阻鼠障的同时,构建猛禽和兽类天敌栖息设施,距工程边坡40m,安置T型落鹰架,间隔50m;距边坡160m,设置兽类天敌窝,间隔1km;

e、营造生态林:在距离堤坡30m设置生态防护林,栽植成活率高的乡土高大树种沙枣,一方面使其快速成为禽兽营建巢穴、栖息的场所,调节大沙鼠的数量,使之在数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增大郁闭度,使害鼠迁出不适环境。

实施例4

2014年5月12日,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83公里里程标渠段;

a、引水明渠堤坡坡面处理:秋季10-11月,清除引水明渠堤坡坡面1杂草,捣实洞穴,削填坡面1;

b、熏杀:在坡面1处理2天后,标记坡面1出现的新鼠穴,自坡底2向坡顶3熏杀,先封堵和捣实坡面1上部鼠穴,然后在坡底2鼠穴填入磷化铝片剂5克,灌水,迅速封堵鼠穴,2天后检查新鼠穴,继续薰杀,重复4次,除去洞群中的大沙鼠,需要定期监测鼠害情况,以便采取应急的化学措施;

c、设置阻鼠障:施药关键期过后,进行阻鼠障的建设,自坡底2开始,从坡面1沿等高线间隔50cm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再沿坡面1每隔6米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平行设置第一铁丝网障4与纵向设置第二铁丝网障5相互交错排列,第一铁丝网障4与第二铁丝网障5的高度为40cm,网眼3cm×24cm,阻鼠障深埋入土,并定期修复;

d、天敌招引:设置阻鼠障的同时,构建猛禽和兽类天敌栖息设施,距工程边坡45m,安置T型落鹰架,间隔50m;距边坡180m,设置兽类天敌窝,间隔2km;

e、营造生态林:在距离堤坡30m设置生态防护林,栽植成活率高的乡土高大树种胡杨,一方面使其快速成为禽兽营建巢穴、栖息的场所,调节大沙鼠的数量,使之在数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增大郁闭度,使害鼠迁出不适环境。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干旱荒漠区引水明渠堤坡动态防治大沙鼠的方法,该方法在克拉玛依西干渠黄旗坝段的鼠害综合防治实施以来,已经常能见到鼠类天敌猫头鹰、猎隼、鹰等猛禽和狐狸、鼬等出现。通过治理,实施综合生态防治的坡段,未调查到新鼠穴;远离未实施处理坡段,鼠穴密度基本仍在0.4-0.6个/m2。改变了以往年年化防,甚至1年2次的灭鼠局面,节省了人力、物力,减少了环境污染。营造生态林,使植物群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进而影响到动物群落,使鼠类无法生存,导致大沙鼠鼠口逐渐减少。经持续观察克拉玛依大农业类似区域的绿化建设,3-5年的生态林内,大沙鼠较少,达到有鼠无害;15年以后,生态林内大沙鼠绝迹,皆集中于人工干预较少的原始地貌区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