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化城市立体绿化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69965发布日期:2018-07-06 21:12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城市绿化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化城市立体绿化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人们对于城市的绿化面积的要求。目前,建设具有绿化墙体的城市立体绿化建筑是提升城市绿化面积的常用方法。

现有技术中,城市立体绿化建筑在墙体的外侧设置有放置平台以及安装于放置平台上的种植箱,通过在种植箱内种植植株使得墙体形成绿化墙体。但是,上述绿化墙体的结构布置导致种植箱在绿化墙体上的更换十分不便,工作人员需要系上安全绳索从建筑顶部下降至安装平台处,才能进行种植箱的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化城市立体绿化建筑。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化城市立体绿化建筑,包括建筑本体,所述建筑本体包括设置于建筑本体顶部的蓄水池以及位于建筑本体侧面的绿化墙体,所述绿化墙体设有若干种植组件以及位于种植组件上方的观察窗,所述种植组件包括固定于绿化墙体的种植箱以及安装于种植箱内且供水生植物生长的浮岛件,所述建筑本体还设置与种植箱的内腔相连通的供水管道以及将蓄水池内的水运输至供水管道的供水泵,所述种植箱还设有排水管以及控制排水管开闭的排水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绿化墙体上设置的种植箱以及位于种植箱上方的观察窗,操作人员能够通过观察窗对种植箱内的植物进行更换和维护。同时,种植箱内设置有供水生植物生长的浮岛件,即种植箱主要用于种植水生植物,种植箱内会填充水,在夏天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本体的整体温度。当需要进行植物的更换和维护时,通过供水泵将蓄水池内的水打入种植箱内,使得种植箱内的水位提升,浮岛件随着水位的提升而提升,即提升了种植于浮岛件上的水生植物的水平高度,能够方便操作人员对绿化墙体上的植物的更换和维护。

同时,排水管和排水阀的设置能够将种植箱内的水排出,使得种植箱内的水位降低,浮岛件以及水生植物的水平高度降低,种植箱能够在恶劣天气对水生植物进行保护,降低恶劣天气对水生植物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浮岛件包括种植板以及多个设置于种植板边沿的漂浮球体,所述种植箱的内侧壁开设有供漂浮球体部分嵌入且竖直设置的弧形滑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浮岛件中的种植板能够支撑水生植物生长,而漂浮球体能够确保浮岛件能够漂浮在水面,而且通过漂浮球体和弧形滑道的配合,能够使得浮岛件在种植箱内的升降更加平稳。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板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不小于7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箱内的水位下降时,支撑柱能够支撑整个浮岛件以及生长于浮岛件上的水生植物,防止水生植株的根系被压伤。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箱上端还安装有限制浮岛件从种植箱内脱离的限位端盖,所述限位端盖开设有供水生植物伸出种植箱的生长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端盖的设置能够限制浮岛件从种植箱内脱离,防止因种植箱内的水位过高而导致的浮岛件脱落的现象发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箱在远离绿化墙体的侧壁上端沿种植箱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种植箱内的水溢流而出的溢流通孔,所述种植箱在溢流通孔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水槽,所述承接水槽在远离绿化墙体的上边沿处沿承接水槽长度方向开设有溢流缺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种植箱内水量增加,种植箱内的水位也随之升高,多余的水会从溢流通孔排出种植箱内,并顺着种植箱的外侧壁流至承接水槽中,带承接水槽满后,多余的水会从溢流缺口溢流而出,在承接槽的外侧形成水幕。上述结构的设置,不仅使种植箱内的水不会过多,而且能够在种植箱和地面之间形成水幕,提升整个绿化墙体的装饰美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箱还设置有与供水管道相连通的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包括贯穿种植箱侧壁且与供水管道连接的水平管以及设置于种植箱内的竖直管,所述竖直管距种植箱箱底的距离不大于10c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供水管道向种植箱供水时,水会通过进水管再进入种植箱内,上述进水管的布置能够使新水进入种植箱内,使原本种植箱内的原水通过溢流通孔排出,有效地促进了种植箱内水质的更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水池包括相互隔离的雨水池和灌溉池,所述建筑本体在灌溉池的上方设置有将灌溉池上方的雨水导流至雨水池内且朝雨水池倾斜的挡雨板,所述建筑本体还设置有将雨水池内的水抽至灌溉池中的第一抽水泵,所述供水泵的进水端与灌溉池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在本发明内,种植箱内种植的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对于水体内的营养要求较高,则将蓄水池分离成雨水池和灌溉池,能够单独在灌溉池内调配水生植物的培养液,且不会污染整个蓄水池。

其中,培养液一般都是提前进行调配的,挡雨板的设置能够有效地降低雨水直接进入灌溉池的量,减小对灌溉池内的培养液浓度的影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蓄水池还具有将雨水池和灌溉池分隔的分隔墙,所述分隔墙的上端设置有若干溢流口以及安装于溢流口内的过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池内的水过多时,多余的雨水会通过分隔墙的溢流口进入到灌溉池内,能够防止雨水池内的水量过多造成雨水漫出蓄水池的现象发生。同时,过滤网的设置能够防止雨水池内的大型杂物进入灌溉池内,防止大型杂物对灌溉池造成污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绿化墙体还设置有供种植箱放置的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开设有供种植箱底部嵌入的放置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种植箱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支撑平台在放置槽的底部布置有若干观赏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观赏灯的灯光打在种植箱内的水上,通过水对灯光的折射和反射,提升了种植箱的装饰美感,进一步提升了整个绿化墙体的装饰美感。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绿化墙体上设置观察窗以及位于观察窗下方的种植箱,种植箱内设置有供水生植物生长且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浮岛件,通过进水管和排水管能够控制种植箱内的水位的高低,从而控制浮岛件以及水生植物的位置高低,方便位于观察窗处的操作人员对水生植物的更换、清理和维护;

2、本发明通过在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雨水池,并且将蓄水池分隔成雨水池和灌溉池,操作人员能够在灌溉池处进行培养液的配制,防止培养液对整个蓄水池内的水造成污染;

3、本发明通过在种植箱上设置溢流通孔和承接水槽,使得种植箱中溢流而出的水在溢流通孔和承接水槽之间、承接水槽和地面之间均形成水幕,同时,种植箱由透明材料制成,并在支撑平台顶部设置观赏灯,观赏灯将灯光打在种植箱内的水上,上述设置均提升了绿化墙体的装饰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建筑本体顶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中种植组件和支撑平台的爆炸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种植组件和支撑平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浮岛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建筑本体;110、挡雨板;120、支撑立柱;130、第一抽水泵;140、辅助管道;150、截止阀;160、供水管道;170、供水泵;180、第二抽水泵;200、蓄水池;201、雨水池;202、灌溉池;210、分隔墙;211、溢流口;212、过滤网;300、绿化墙体;310、观察窗;320、支撑平台;321、放置槽;322、观赏灯;400、种植组件;410、种植箱;411、进水管;411a、水平管;411b、竖直管;412、排水管;413、排水阀;414、溢流通孔;415、承接水槽;415a、溢流缺口;416、弧形滑道;420、浮岛件;421、种植板;421a、支撑柱;422b、借位缺口;422、漂浮球体;430、限位端盖;500、回收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一种便于更换的智能化城市立体绿化建筑,包括建筑本体100。其中,建筑本体100包括设置于建筑本体100顶部的蓄水池200以及位于建筑本体100侧面的绿化墙体300。在本实施例中,建筑本体100整体呈长方体状,且建筑本体100的仅有一个侧面为绿化墙体300,蓄水池200由四块固定于建筑本体100顶部的墙体组合而成。

参见附图2和附图3,蓄水池200内设置有将蓄水池200分隔成雨水池201和灌溉池202的分隔墙210。在本实施例中,蓄水池200、雨水池201和灌溉池202均为具有长方体空腔的池体,且雨水池201的体积为灌溉池202体积的5倍。

其中,分隔墙210的上端开设有贯穿分隔墙210的若干溢流口211,溢流口211内安装有过滤网212。通过溢流口211和过滤网212的设置,雨水池201内的水量过大时,雨水池201内的多余的水能够通过溢流口211进入灌溉池202内,防止了雨水池201内的水量过大造成蓄水池200内水溢出至建筑墙体顶部,且过滤网212能够防止雨水池201内的大型杂物进入到灌溉池202内。

建筑本体100在灌溉池202的上方设置有将灌溉池202上方的雨水导流至雨水池201内的挡雨板110以及四根分别支撑于挡雨板110四个角处的支撑立柱120。其中,挡雨板110朝向雨水池201倾斜,在降雨天气时,挡雨板110能够将雨水导流至雨水池201内,减少雨水直接进入灌溉池202内的量,使得灌溉池202内培养液浓度变化不大。

建筑本体100还设置有将雨水池201内的水运输至灌溉池202内的第一抽水泵130。建筑本体100的顶部还设置有与市政供水管道相连通且为雨水池201供水的辅助管道140以及设置于辅助管道140上控制辅助管道140开闭的截止阀150。

参见附图1和附图2,建筑本体100在绿化墙体300上布置有供水管道160,并在建筑本体100的顶部设置有将灌溉池202内的水运输至供水管道160的供水泵170。

参见附图1和附图4,绿化墙体300上设有若干种植组件400、位于种植组件400上方的观察窗310以及支撑种植组件400的支撑平台320。其中,支撑平台320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321,支撑平台320在放置槽321的底部还设置有若干不同颜色的观赏灯322。

种植组件400包括底部嵌入放置槽321内的种植箱410以及安装于种植箱410内且供水生植物生长的浮岛件420。其中,种植箱410由透明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种植箱410由透明亚克力制成,且种植箱410的上端边沿距观察窗310的距离为10cm。

种植箱410在侧壁上设置有与供水管道160连通的进水管411,进水管411包括贯穿种植箱410侧壁的水平管411a以及设置于种植箱410内的竖直管411b。其中,竖直管411b距种植箱410箱底的距离不大于10cm。种植箱410在侧壁上设有排水管412以及控制排水管412开闭的排水阀413。在本实施例中,进水管411和排水管412位于种植箱410的相对侧壁上,排水阀413为电磁阀,操作人员可以在室内对排水阀413进行控制。

种植箱410在远离绿化墙体300的侧壁上端沿种植箱4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种植箱410内的水溢流而出的溢流通孔414,种植箱410在溢流通孔414的下方设置有承接水槽415,所述承接水槽415在远离绿化墙体300的上边沿处沿承接水槽415长度方向开设有溢流缺口415a。在本实施例中,承接水槽415的长度等于种植箱410的长度,且溢流通孔414的长度不小于种植箱410长度的五分之四,溢流缺口415a的长度等于溢流通孔414的长度。

参见附图6,浮岛件420包括种植板421以及多个设置于种植板421边沿的漂浮球体422,种植板421上开设有多个供水生植物穿过的种植间隙。种植板421底部设置有若干支撑柱421a,其中,支撑柱421a的高度均不小于7cm。同时,为了避免浮岛件420在种植箱410内的升降和进水管411(参见附图5)发生干涉,浮岛件420在种植板421靠近进水管411的一侧开设有供进水管411借位的借位缺口422b。

在本实施例中,种植板421为长方形板,种植板421在长侧边处沿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七个漂浮球体422,种植板421在短侧边处沿长度方向未设置漂浮球体422。种植板421的底部的四个角处均设置有一根支撑柱421a,且每根支撑柱421a的高度为8cm。

参见附图4和附图6,为了辅助浮岛件420在种植箱410内升降,种植箱410的内侧壁开设有供漂浮球体422部分嵌入且竖直设置的弧形滑道416。同时,为了防止浮岛件420从种植箱410顶部脱离,种植箱410上端还安装有限位端盖430,限位端盖430开设有供水生植物伸出种植箱410的生长通孔。种植箱410的上端边沿设置有若干安装插孔,限位端盖430的底部设置有能够插入安装插孔的安装插柱。

参见附图1、附图2和附图4,建筑本体100在绿化墙体300的底部还设置有回收水池500,回收水池500能够承接从种植箱410内溢流而出的水幕以及能够承接从种植箱410的排水管412排出的水,建筑本体100还设置有将回收水池500内的水运输至雨水池201的第二抽水泵180。

当操作人员位于观察窗310处时,对种植箱410内的水生植物进行更换的步骤如下所示:首先,开启第一抽水泵130,使得雨水池201内的水能够进入到灌溉池202内;待灌溉池202内的水到一定水位后,再开启供水泵170,使得灌溉池202内的水进入到种植箱410内,随着种植箱410内的水位升高,种植箱410内的浮岛件420带动水生植物同步升高;将限位端盖430从种植箱410的顶部拆卸,并将浮岛件420和水生植物一同从种植箱410内取出;随后,将更换的浮岛件420和水生植物放入种植箱410内,并将限位端盖430安装至种植箱410上;开启排水阀413,将种植箱410内的多余水排出,使得种植箱410内的水位在适宜高度。

当夜晚需要提升绿化墙体300的观赏性时,操作步骤如下所示:首先,开启第一抽水泵130,待灌溉池202内的水位至一定高度后,开启供水泵170,供水泵170将灌溉池202内的水云水至种植箱410内,使得种植箱410内的水位提升,待水位提升至溢流通孔414后,种植箱410内的水从溢流通孔414溢流而出,并在溢流通孔414和承接水槽415、承接水槽415和回收水池500之间形成水幕;待水幕形成后,开启第二抽水泵180,使得回收池内的水被运输至雨水池201内;最后,开启支撑平台320上的观赏灯322,观赏灯322的灯光打在种植箱410内的水以及种植箱410外侧的水幕上,提升了整个绿化墙体300的观赏性。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