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度的高效繁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03354发布日期:2018-08-21 04:30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蚜茧蜂僵蚜繁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度的高效繁蜂方法。



背景技术:

烟蚜茧蜂是烟蚜及其他蚜虫的重要寄生天敌,已广泛用于烟草及其他农作物上防治蚜虫,现阶段主要采用漂浮烟苗、地栽或盆栽烟株方式繁蜂,其释放僵蚜苗或成蜂方式也难以满足推广应用的需要,生产上急需能长效冷藏、方便运输和释放的僵蚜产品,高效繁育发育整齐的僵蚜是僵蚜产品生产的前提。

申请号为200810187795.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利用烟株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其方法首先将生长至团棵期的烟株移植入繁蜂棚,烟株长至9-12片有效叶片时接蚜20-30头,蚜量繁至2000-3000头时接蜂,接蜂后14-15天僵蚜开始形成;或不接蜂,持续繁殖烟蚜作为种蚜。整个繁蜂周期中单株繁蜂量累计达8000头,每平方米2-4万头。

申请号为201410399950.6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利用漂浮烟苗繁殖烟蚜茧蜂的方法,其方法首先通过适当剪叶培育壮苗,当烟苗长至6叶1心时按每株10头左右接蚜,当蚜量达到150头/株时按1:50蜂蚜比接蜂,接蜂后严密罩网,接蜂后约15-20天繁蜂量达到高峰期。整个繁蜂周期每平方米繁蜂量可达10万头。

通过对这两种繁蜂方法比较测试发现,烟株承载力强、单株繁蜂量高、所繁育僵蚜或蚜茧蜂个大强壮,但水肥管理不方便、单位面积繁蜂量较低,且繁蜂周期长。漂浮烟苗繁蜂法烟苗承载力弱、僵蚜或蚜茧蜂较为弱小,但水肥管理方便、繁蜂周期短、单位面积繁蜂量高。除此之外,这两种方法同时存在一个僵蚜形成不整齐、烟株上中下叶片僵蚜形成时间不统一的问题,不方便收集散放,特别是对蚜茧蜂僵蚜的收集影响较大。

由于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繁育蚜茧蜂的时候,都是为了满足本地烟田和其他农田使用,以僵蚜苗、僵蚜叶或成蜂形式用于田间释放,其运输效率低、易造成蚜茧蜂大量死亡,辐射半径一般很少超过50公里;生产中采用“自用自养”、“随养随放”方式,不关注蚜茧蜂僵蚜形成的均衡性与整齐度问题。因此生产中急需长效冷藏、方便运输和释放的僵蚜产品。蚜茧蜂僵蚜产品的加工,需要大量发育整齐一致的僵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度的高效繁蜂方法,本发明通过抑制烟苗顶端优势、控制光照、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清除基部老叶等技术手段,能够提高烟株不同部位叶片繁蚜的均衡性和繁蚜效率,提高寄生的均衡性和寄生效率,提高僵蚜群体发育的整齐度,便于僵蚜收集、产品加工和产品冷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高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度的高效繁蜂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抑制漂湿烟株顶端优势:在大孔径专用繁蜂漂盘上移植生长一致的健壮烟苗,采用干湿交替的水肥管理方法培育成烟株,当烟株进入旺长盛期时,摘除心叶和基部发黄老叶,在心叶处和叶腋处涂抹生长抑制剂;

步骤(2)均衡繁蚜:将纯净、健壮的种蚜接引到漂湿烟株下部的叶片上,任烟蚜自行扩散繁殖,去除新萌发的腋芽后涂抹生长抑制剂,继续抑制顶端优势,加强水肥管理并及时清除基部老叶,使烟株上、中、下各层次烟叶均衡繁蚜,提高总体繁蚜量;

步骤(3)均衡寄生:当漂湿烟株上平均蚜量达到要求值时,将无重寄生蜂的成蜂接入罩网内,接蜂期间罩网外覆盖遮阳网,避免阳光直射,使罩网内光照均匀,促使成蜂均衡寄生烟株上、中、下各层次烟叶上的蚜虫,避免先寄生下部蚜虫、后寄生中上部蚜虫现象,使整棵烟上僵蚜集中形成,提高总体僵蚜量;

步骤(4)收集僵蚜:摘取有大量僵蚜的叶片,用软毛刷清除烟蚜、寄生蚜、僵蚜壳后,以电动僵蚜收集装置收集僵蚜、用于制作僵蚜产品,或用于田间释放。

进一步地,步骤(1)将常规育苗方法培育的壮苗移植到长×宽×高为66cm×33cm×8.0cm、6孔、孔径7cm的漂盘上培育,育苗基质:营养土=1:0.8~1.2,采用干湿交替的水肥管理方法培育成烟株,当烟株进入旺长盛期时,摘除心叶和基部发黄老叶,在心叶处和叶腋处涂抹生长抑制剂,以促进剩余叶片生长,将烟苗培育成植株健壮、叶片嫩绿、特别是中下部叶片营养充足的漂湿烟株。

进一步地,步骤(2)将纯净、健壮的种蚜接引到漂湿烟株下部的叶片上,每株接蚜25~30头,任烟蚜自行扩散繁殖,接蚜后12~14天烟蚜大量形成,用软毛刷把上部叶片上密集的烟蚜扫落到中下部蚜虫较少的叶片上,繁蚜期间剔除新萌发的腋芽并涂抹生长抑制剂,加强水肥管理,摘心抑芽的烟株,各层面的叶片生长都旺盛,繁蚜量高,且分布均匀,提高了总体繁蚜量。

进一步地,步骤(3)当漂湿烟株上平均蚜量达到600~800头/株时,按蜂:蚜比为1:10~20的接蜂量,将无重寄生蜂的成蜂按适宜的蜂蚜比接入罩网内,用遮光率75%的双层遮阳网覆盖繁蜂小棚,根据光照情况收起或展开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在成蜂寄生期间,罩网内保持弱光照条件,光照强度小于1000lux,促使成蜂均衡寄生烟株上、中、下各层次烟叶上的蚜虫,避免了先寄生下部蚜虫、后寄生中上部蚜虫现象,使整棵烟上僵蚜集中形成,提高总体僵蚜量。

进一步地,步骤(4)当僵蚜集中大量形成时,收集僵蚜:摘取有大量僵蚜(僵蚜率达到70~80%)的叶片,用软毛刷清除烟蚜、寄生蚜、僵蚜壳后,或以电动僵蚜收集装置收集僵蚜、用于制作僵蚜产品,或用于田间释放。

繁育僵蚜工作在60目纱网和遮阳网搭建的50~60平方米、高1.8~2.2米的罩网内进行,根据漂湿烟株培育、繁蚜和繁蜂期间对光照和温度条件的需要,展开或收拢遮阳网以调节光照强度,采用干湿交替方法进行水肥管理,当上部叶片上蚜量较多或收集僵蚜叶片时,用软毛刷把烟蚜和寄生蚜扫落到蚜虫较少的叶片上,避免浪费。

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一在于,由于烟蚜具有趋嫩性,通常情况下烟蚜大多在烟株顶端嫩芽和上部烟叶繁殖,中下部叶片繁蚜量较少;种蜂也喜好在弱光下寄生,大多先寄生下部叶片的烟蚜,新的成蜂再寄生中上部的烟蚜,导致僵蚜由下至上逐渐形成;加之烟株上部的烟蚜多,导致僵蚜在烟株上分布也是上多下少,目前由于蚜茧蜂繁育后一般都是供应本地使用,辐射半径不超过50公里,生产中采用“自用自养”、“随养随放”方式,不关注蚜茧蜂僵蚜形成的均衡性与整齐度问题。但本发明为了大规模生产僵蚜产品,供应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故需要提高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性和整齐性,便于僵蚜的集中采集,提高僵蚜的质量和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关注蚜茧蜂僵蚜形成均衡性的高效繁蜂方法,通过抑制烟株的顶端优势,确保烟株下部的烟叶肉质肥厚和营养充足,促进烟蚜在不同部位烟叶上自然选择均衡繁殖,提高中部、下部叶片的繁蚜量,均衡性提高了,每烟株的总体繁蚜量随之提高。同时均衡性提高了,才便于僵蚜的集中采集、长途运输和物流。

本发明的创新点之二在于,本发明在均衡的弱光条件下进行接蜂;本发明通过光照调节,使繁蜂罩网内散射光均匀分布,促使成蜂均衡寄生烟株上部、中部、下各部位烟叶上的烟蚜,僵蚜群体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大量形成,避免了先寄生下部蚜虫、后寄生中上部蚜虫现象,使整棵烟上僵蚜集中形成,提高总体僵蚜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结合了烟株承载力强与漂浮烟苗管理方便、周期短的优势,同时通过干湿交替法进行水肥管理,培育出植株健壮、叶片幼嫩、烟蚜喜好取食的漂湿烟株,在后续繁蚜、繁蜂过程中通过摘心抑芽处理,促进中下部叶片营养积累,使烟蚜在各部位叶片上均衡繁殖。接蜂期间通过调控光照,避免种蜂集中寄生下部叶片上的烟蚜,使漂湿烟株上下寄生均匀,得到了僵蚜形成整齐度高、分布均匀且总量较高的漂湿烟株繁育僵蚜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下技术方案。

实施例1不同繁蚜方法繁蚜效果比较

2017年使用本方法进行了种蚜的繁育工作,与烟蚜茧蜂规模繁殖工艺(申请号:200810187795.6)中的盆栽烟株繁蚜及一种漂浮烟苗繁育烟蚜茧蜂的方法(申请号:201410399950.6)中的漂浮烟苗繁蚜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操作步骤及调查结果如下:

1、载体烟株(烟苗)培育

处理ⅰ(盆栽烟株法)

按盆栽烟株法技术要求,在繁蜂棚内选用云烟203品种,按漂浮育苗要求育苗后移植于花盆,并按技术要求进行水肥管理。每平方米9株。

处理ⅱ(常规漂浮烟苗法)

按漂浮烟苗法技术要求,在同一繁蜂棚内,选用云烟203品种用长×宽×高为66cm×33cm×5.5cm、162穴规格的漂浮盘,按漂浮育苗要求播种育苗。每平方米648株。

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

在同一繁蜂大棚内选用云烟203品种,用595孔漂盘进行少基质育苗。当烟苗长至大十字期时,移植到长×宽×高为66cm×33cm×8cm、6孔(孔径7.0cm)的营养盘上(每平方米24株),置于有适量烤烟专用复合肥水溶液的育苗池内,池水深度以营养土能吸足水分为宜;当营养土表面有少量干燥时,及时喷施烟草叶面肥,保持营养土水分充足,以利烟苗恢复生长。当池水干后、烟叶出现轻度萎焉状时,及时补充复合肥水溶液,如此循环往复。烟苗移植后至长出1片新叶期间,展开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当多数烟苗长出1片新叶后,收拢遮阳网,增强光照,以利烟苗快速生长。

处理ⅳ(本方法)

在同一繁蜂大棚内选用云烟203品种,用595孔漂盘进行少基质育苗。当烟苗长至大十字期时,移植到长×宽×高为66cm×33cm×8cm、6孔(孔径7.0cm)的营养盘上(每平方米24株),置于有适量烤烟专用复合肥水溶液的育苗池内,池水深度以营养土能吸足水分为宜;当营养土表面有少量干燥时,及时喷施烟草叶面肥,保持营养土水分充足,以利烟苗恢复生长。当池水干后、烟叶出现轻度萎焉状时,及时补充复合肥水溶液,如此循环往复。烟苗移植后至长出1片新叶期间,展开遮阳网以降低光照;当多数烟苗长出1片新叶后,收拢遮阳网,增强光照,以利烟苗快速生长。烟株进入旺长盛期(11~12片真叶),及时摘除心叶和基部1~2片发黄老叶,并在心叶处和叶腋处涂抹300倍氟节胺(烟草专用抑芽剂),以利烟叶生长和营养积累。

2、接蚜、繁蚜

处理ⅰ(盆栽烟株法)

按盆栽烟株繁蜂技术要求,待烟株长出11~12片真叶时进行接蚜,在每棵烟株下部3片叶上,接蚜纯净种蚜25~30头,任烟蚜自行扩散繁殖。加强水肥管理,繁蚜过程中用60目防虫网密封。

处理ⅱ(常规漂浮烟苗法繁蚜)

按漂浮烟苗法技术要求,当烟苗有5片真叶时,按漂浮烟苗剪叶要求平剪一次叶,剪叶后3天,烟苗形成第6片真叶时,将纯净种蚜叶平铺在烟苗上,叶背面向下,任烟蚜自行扩散,当烟苗上平均有烟蚜约10头/株时,将种蚜叶换到新的烟苗上。加强水肥管理,繁蚜过程中使用60目防虫网密封。

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

在每棵漂湿烟株下部3片叶上,接蚜纯净种蚜25~30头,任烟蚜自行扩散繁殖。接蚜后12~14天烟蚜大量形成,发现上部叶片蚜量较多时,用软毛刷把上部叶片上密集的烟蚜扫落到中下部蚜虫较少的叶片上;繁蚜期间及时剔除新萌发的腋芽并涂抹生长抑制剂,加强水肥管理,繁蚜过程中用60目防虫网密封。

处理ⅳ(本发明方法)

在每棵漂湿烟株下部3片叶上,接蚜纯净种蚜25~30头,任烟蚜自行扩散繁殖。接蚜后12~14天烟蚜大量形成,发现上部叶片蚜量较多时,用软毛刷把上部叶片上密集的烟蚜扫落到中下部蚜虫较少的叶片上;繁蚜期间及时剔除新萌发的腋芽并涂抹生长抑制剂,加强水肥管理,繁蚜过程中用60目防虫网密封。

3、调查统计

当烟蚜大量形成时,按五点抽样法调查各处理烟株繁蚜情况,每3天调查1次,直至蚜量开始明显降低为止。调查时由上至下逐叶调查,以各处理蚜量达到高峰的数据进行比较。

4、结果与分析

从繁蚜量看,处理ⅰ(盆栽烟株)接蚜后第37天蚜量达到最大值,单株蚜量虽然高,达到18780头/株,由于单位面积内可种植的烟株少,单位面积内的蚜量最低,只有75120头/m2,远低于其他处理;处理ⅱ(漂浮烟苗)接蚜后第21天蚜量达到最大值,单位面积内的蚜量最高,但蚜虫个体小,蚜茧蜂不喜好寄生,或寄生后形成的僵蚜小;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和处理ⅳ(本方法)接蚜后第31天蚜量达到最大值,单株蚜量虽然较盆栽烟株低,由于单位面积内可种植的烟株多,单位面积内的蚜量远高于盆栽烟株;处理ⅳ(本方法)的单株蚜量和单位面积蚜量又远高于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且蚜虫个体与盆栽烟株的差异不大,适于蚜茧蜂寄生。见表1。

表1各处理最大繁蚜量及其在叶片上分布

从蚜量在叶片上的分布看,处理ⅰ(盆栽烟株)上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53.62%,中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41.11%,即中上部蚜量占株蚜量的94.73%,下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5.27%;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上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59.49%,中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33.44%,即中上部蚜量占株蚜量的92.93%,下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7.07%;处理ⅳ(本方法)上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39.60%,中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33.63%,即中上部蚜量占株蚜量的73.23%,下部3片叶蚜量占株蚜量的26.77%。见表2。

即处理ⅳ(本方法)繁蚜在数量和质量最优化。

表2烟株繁蚜蚜量在叶片上分布

实施例2不同繁蜂方法僵蚜繁育效果比较

实施例1在取得良好的繁蚜效果后,2017年使用本方法进行了蚜茧蜂僵蚜的繁育工作,进一步对不同繁蜂方法的僵蚜繁育效果进行了检验,与已有发明烟蚜茧蜂规模繁殖工艺(申请号:200810187795.6)的盆栽烟株法、一种漂浮烟苗繁育烟蚜茧蜂的方法(申请号:201410399950.6)的漂浮烟苗法、不打顶漂湿烟株繁蜂僵蚜繁育效果做了对比分析,操作步骤与结果如下:

繁蚜操作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

1、接蜂、繁蜂

为避免不同种蜂形式和接蜂量对寄生效率的影响,本实施例的统一接僵蚜苗,接蜂量统一按蜂:蚜比为1:10计算;各处理在同一大棚内进行。

处理ⅰ(盆栽烟株法)

按盆栽烟株繁蜂接蜂时机对蚜量的要求,接蚜后第28天、当蚜量达到2000~3000头/株时接蜂,在繁蜂罩网顶部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

处理ⅱ(常规漂浮烟苗法)

按漂浮烟苗繁蜂接蜂时机对蚜量的要求,接蚜后第13天、蚜量约150头/盘时接蜂,在繁蜂罩网顶部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

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

接蚜后第17天、蚜量达到600~800头/株接蜂,在繁蜂罩网顶部覆盖遮光率75%的遮阳网。

处理ⅳ(本方法)

接蚜后第18天、蚜量达到600~800头/株接蜂,在繁蜂罩网顶部及四周覆盖遮光率75%的双层遮阳网,根据光照情况收起或覆盖遮阳网,调节光照强度,特别是在接蜂期间的前4天,罩网内保持1000lux以下的弱光照条件,使成蜂能均衡寄生烟株上、中、下各部位烟叶上的烟蚜。

2、调查统计

当僵蚜大量形成时,按五点抽样法调查各处理烟株繁蜂情况,每天调查1次,直至僵蚜量明显降低为止。调查时分别统计上部3片叶、中部3片叶和下部3片叶的寄生蚜数量、有效僵蚜数量及羽化僵蚜数量,以各处理蚜量达到高峰的数据进行比较。

3、结果与分析

从繁蜂量看,处理ⅰ(盆栽烟株)接蜂后第26天繁蜂量达到最大值,由于单位面积内的繁蚜量低,导致繁蜂蜂量也低,只有55272头/m2,远低于其他处理;处理ⅱ(漂浮烟苗)接蜂后第18天蜂量达到最大值,单位面积内的蜂量最高,达到119808头/m2,但形成的僵蚜小,质量较差;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接蜂后第25天蜂量达到最大值,单位面积内的蜂量较高,达到78672头/m2;处理ⅳ(本方法)接蜂后第20天蜂量达到最大值,单位面积内的蜂量与处理ⅱ(漂浮烟苗)的繁蜂相当,达到118584头/m2。见表3。

表3不同繁蜂方法的总体繁蜂量

从繁蜂的均衡性看,处理ⅰ(盆栽烟株)上部3片叶的繁蜂量占整株的64.09%,分布最不均衡;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上部3片叶的繁蜂量占整株的52.56%,分布也不均衡;处理ⅳ(本方法)上部3片叶、中部3片叶、下部3片叶的繁蜂量分别占整株的38.78%、37.06%、24.17%,分布均衡。见表4。

表4不同繁蜂方法繁蜂均衡性

本发明最终目的不仅是繁蜂的均衡性,更重要的是繁出更多的有效僵蚜——未羽化僵蚜。处理ⅳ(本方法)的有效僵蚜达到69600头/m2,远高于其他繁蜂方法,是处理ⅰ(盆栽烟株)的3.54倍、处理ⅱ(漂浮烟苗)的1.95倍、处理ⅲ(不打顶漂湿烟株)的1.83倍。僵蚜大小与盆栽烟株的相当。见表5。

表5不同繁蜂方法单位面积的有效僵蚜量(头/m2)

综合以上结果可看出,本发明采用多种措施,提高繁蚜、繁蜂的均衡性,不仅提高了单位有效僵蚜量,也提高了僵蚜形成的整齐度,这对僵蚜的有效利用和产品生产尤为重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