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48176发布日期:2018-08-24 19:26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鲤鱼具有生长快、肉质好,繁殖力强等优点,鲤鱼急性烂鳃是近年来鲤鱼养殖中比较多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专一性强,死亡率高,严重的死亡率高达100%,给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鲤鱼急性烂鳃发病迅速,发病开始部分鲤鱼有“暗浮头”或漫游现象,呼吸缓慢,而且发病的时候,鱼的吃食情况基本正常,有的鲤鱼吃食还表现亢奋状态,发病的鱼体质比较弱,发病第一天就会少量、零星地死亡3-5条鲤鱼,从第二天开始鲤鱼死亡量迅速增加,捞出发病的鲤鱼观察,体表没有明显异常,翻开腮盖,看到腮丝部分有白斑,腮的颜色变浅,呈淡红色或灰白色,有的严重的可以看到2/3以上腮丝发白,部分发病鲤鱼身体发黑,眼睛外凸;解剖以后发病鲤鱼“白肝、红肠、黑胆”,鰾壁有少量出血斑。鲤鱼养殖过程中,养殖池处理不彻底极易感染烂鳃病病菌,从而不但影响鲤鱼的产量,而且影响鲤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因此,发明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使得鲤鱼烂鳃病病害降低,能够大幅提高鲤鱼的存活率,且饲养出的鲤鱼肉质鲜美、结实,口感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4-15亩、池深为1.8-2.6米,淤泥厚度为8-10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7-10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6-10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16-20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10-20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2-3摄氏度,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2-3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3-5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幼鱼放养前期1-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3%,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2-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2-3.5%,并且每5-7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0-15厘米;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2.0-3.5%的盐水浸洗鱼苗5-10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5-12分钟,每隔8-10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35%-0.45%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2.8-3.9l,每隔15-2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5.1-8.2份、山豆根2.1-4.1份、冰片1.5-2.5份、青黛0.5-1.2份、寒水石1.2-2.3份、甘草2.1-3.2份、西青果2.1-2.8份、罗汉果1.2-1.9份、麦冬0.5-1.3份、煅硼砂2.2-3.6份、黄柏1.3-2.1份、射干0.1-0.6份、浙贝母0.2-1.1份、大黄1.2-2.6份、二氧化硅0.6-1.8份、甜菊素0.2-0.6份、枸橼酸0.05-0.21份、维生素b2(0.1-0.5)份、维生素c0.1-0.6份和硫酸新霉素0.2-0.8份。

进一步的,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5.5-7.9份、山豆根1.9-3.8份、冰片1.6-2.3份、青黛0.6-1.1份、寒水石1.4-2.2份、甘草2.3-3.1份、西青果2.4-2.7份、罗汉果1.3-1.8份、麦冬0.6-1.2份、煅硼砂2.3-3.5份、黄柏1.5-1.9份、射干0.2-0.5份、浙贝母0.3-0.9份、大黄1.3-2.5份、二氧化硅0.7-1.5份、甜菊素0.3-0.5份、枸橼酸0.09-0.18份、维生素b2(0.2-0.4)份、维生素c0.2-0.5份和硫酸新霉素0.3-0.7份。

进一步的,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40-60份、菜籽粕20-40份、黄豆粉20-35份、木薯粉20-30份、麦麸粉10-20份、芥菜10-20份、白螺肉20-35份、复合维生素2-8份、鱼骨粉10-15份、蝗虫粉10-20份、β-胡萝卜素0.5-3.5份、磷脂粉0.5-2.5份、黄岑粉0.2-1.7份、人工牛黄0.1-1.5份和蜂蜜10-15份。

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3.2-4.7):(2.3-3.1):(1.7-2.5):(0.3-0.9):(1.2-2.4)。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亩投放15-20万尾鱼苗。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每亩放养70-110克规格的幼鱼1600-2000尾,每亩搭配5-10%的鲢鳙鱼。

本发明部分原料的介绍如下:

黄连味苦,性寒,无毒。具有泻火,燥湿,解毒,杀虫的功效。主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山豆根味甘,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的功效。用于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

冰片味辛、苦,性凉,归肺、心、脾,具有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青黛味咸、性寒,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功效,主治热毒发斑、吐血等症;外敷治疮疡,痄腮。

寒水石味辛、咸,性寒,归心、胃、肾经,主治热病烦渴,丹毒烫伤,时行热病,壮热烦渴,咽喉肿痛,水肿,尿闭,口舌生疮,痈疽,丹毒,烫伤。

甘草拉丁名为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乌拉尔甘草等,甘草属。味甘,性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等功效。

西青果味酸苦涩,性微寒,具有清热生津,解毒涩肠的功效。主治肺炎,痢疾,阴藏青果虚白喉,可解乌头毒。

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利咽,滑肠通便的功效。用于肺火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有养阴润肺、益胃生津、化痰止呕、清心除烦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

煅硼砂甘、微咸,凉,无毒,消痰止嗽,破症结喉痹,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溃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

黄柏味苦;性寒,归肾经,膀胱,大肠经,主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梦遗、淋浊、带下,骨蒸劳热,盗汗,以及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痈疽疮毒,皮肤湿疹。

射干味苦,性平,具有解毒利咽,清热化痰,散热消结的作用。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浙贝母味大苦,性寒,具有清热化痰,散结解毒的作用,主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

大黄味苦,性寒,归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主治实热便秘、热结胸痞、湿热泻痢、黄疸、淋病、水肿腹满、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肿痛、口舌生疮、胃热呕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经闭、产后瘀滞腹痛、症瘕积聚、跌打损伤、热毒痈疡、丹毒、烫伤。

甜菊素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味浓甜微苦,甜菊素为甜叶菊叶子的主要甜味物质,提取物呈结晶状,用于食品甜味剂亦称甜菊糖苷。

枸橼酸为无色晶体,常含一分子结晶水,无臭,有很强的酸味,易溶于水。

米糠粕米糠粕是优质的饲料原料,可直接用于家禽饲养,也可作为饲料添加剂。米糠粕富含较高的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等物质,同时含维生素b、e及钾、硅、氨基酸等营养元素。

菜籽粕的粗蛋白含量36%左右,氨基酸组成较平衡,含硫氨基酸含量高,蛋氨酸、赖氨酸含量也较高,但低于豆粕,且精氨酸含量低。

黄豆粉是大豆炒后去皮、磨制而成的粉末,黄豆粉比大豆更容易消化,从而大豆中的蛋白质能被更好吸收。黄豆粉还含有钙、镁、钾、磷、铁等矿物质。

木薯粉具有消肿解毒的作用。用于痈疽疮疡,瘀肿疼痛,跌打损伤、外伤肿痛、疥疮、顽癣等症

麦麸粉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类。富含纤维素和维生素,主要用途有食用、入药、饲料原料、酿酒等。

芥菜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每100克芥菜的营养成分为热量24大卡、胡萝卜素310微克、钾281毫克、钙230毫克、维生素a52微克、磷47毫克、维生素c31毫克、钠30.5毫克、镁24毫克、碳水化合物4.7克、铁3.2毫克、蛋白质2克、膳食纤维1.6克、维生素e0.74毫克、硒0.7微克、锌0.7毫克、烟酸0.5毫克、锰0.42毫克、脂肪0.4克、维生素b0.14毫克、铜0.08毫克。芥菜种子及全草供药用,能化痰平喘,消肿止痛。

鱼骨粉通常是海鱼在加工后产生的鱼骨经干燥粉碎后制成的,主要作为各种饲料的添加剂使用,起到补充钙质和蛋白质的作用。鱼骨粉的钙含量要比鱼粉高出很多,可促进动物的骨骼生长等用途。

蝗虫粉味咸,性平,治神经衰弱、肺结核、咳喘、小儿疳积等。

黄岑粉味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降血压的作用。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人工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

蜂蜜甘,平,无毒,具有清热,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美容,养颜等功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在鱼苗入鱼塘前先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有效杀灭水体中的寄生虫病原体和淤泥中的害虫,为鱼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减少病害的发生,分别用盐水浸洗鱼苗和通威菌毒宁溶液浸泡幼鱼能杀灭鱼体身上的害虫和寄生虫病菌,幼鱼投放后,使用本发明的药液定期对鱼塘进行处理,即能有效培肥池水,又能杀灭烂鳃病病菌,使得鲤鱼烂鳃病病害降低。池塘中放置适量的鲢鳙鱼,可以控制蓝藻和小三毛金藻的过度繁殖,从而达到调节水质的作用。

2、本发明的药液与其他药液相比,中草药作为原料使用具有分布广泛,毒副作用小,无激素,不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针对鲤鱼烂鳃对维生素进行优化并复配抗菌中草药,经试验证明,可显著降低鲤鱼烂鳃发病率,提高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收益。

3、目前市售通用鲤鱼饲料只能满足鲤鱼对维生素的基本营养需求,只起预防维生素缺乏症作用,不具备预防烂鳃的功能,本发明的鲤鱼饲料,提供了适合鲤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各原料之间复配作用,有效促进鲤鱼对于营养成分的吸收和利用,复配中草药增效,原料来源方便,使用安全,能有效提高鲤鱼的生长速度,提高鲤鱼的肉质、营养价值,增强鲤鱼抗菌能力,使鱼体免疫力增强,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发病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只是为了能更清楚的描述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本发明保护范围的一种限制。

实施例1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4亩、池深为1.8米,淤泥厚度为8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7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6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16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10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亩投放15万尾鱼苗;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2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3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每亩放养70克规格的幼鱼1600尾,每亩搭配5%的鲢鳙鱼;幼鱼放养前期1-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2%,并且每5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0厘米;

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40份、菜籽粕20份、黄豆粉20份、木薯粉20份、麦麸粉10份、芥菜10份、白螺肉20份、复合维生素2份、鱼骨粉10份、蝗虫粉10份、β-胡萝卜素0.5份、磷脂粉0.5份、黄岑粉0.2份、人工牛黄0.1份和蜂蜜10份。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3.2:2.3:1.7:0.3:1.2。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2.0%的盐水浸洗鱼苗5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5分钟,每隔8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35%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2.8l,每隔15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5.1份、山豆根2.1份、冰片1.5份、青黛0.5份、寒水石1.2份、甘草2.1份、西青果2.1份、罗汉果1.2份、麦冬0.5份、煅硼砂2.2份、黄柏1.3份、射干0.1份、浙贝母0.2份、大黄1.2份、二氧化硅0.6份、甜菊素0.2份、枸橼酸0.05份、维生素b2(0.1)份、维生素c0.1份和硫酸新霉素0.2份。

实施例2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15亩、池深为2.6米,淤泥厚度为10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10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10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20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20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3摄氏度,亩投放20万尾鱼苗;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3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5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每亩放养110克规格的幼鱼2000尾,每亩搭配10%的鲢鳙鱼;幼鱼放养前期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5%,并且每7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5厘米;

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60份、菜籽粕40份、黄豆粉35份、木薯粉30份、麦麸粉20份、芥菜20份、白螺肉35份、复合维生素8份、鱼骨粉15份、蝗虫粉20份、β-胡萝卜素3.5份、磷脂粉2.5份、黄岑粉1.7份、人工牛黄1.5份和蜂蜜15份。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4.7:3.1:2.5:0.9:2.4。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3.5%的盐水浸洗鱼苗10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12分钟,每隔10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45%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3.9l,每隔20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8.2份、山豆根4.1份、冰片2.5份、青黛1.2份、寒水石2.3份、甘草3.2份、西青果2.8份、罗汉果1.9份、麦冬1.3份、煅硼砂3.6份、黄柏2.1份、射干0.6份、浙贝母1.1份、大黄2.6份、二氧化硅1.8份、甜菊素0.6份、枸橼酸0.21份、维生素b2(0.5)份、维生素c0.6份和硫酸新霉素0.8份。

实施例3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5亩、池深为1.9米,淤泥厚度为8.5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8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7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17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11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2摄氏度,亩投放16万尾鱼苗;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3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3.5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每亩放养80克规格的幼鱼1700尾,每亩搭配6%的鲢鳙鱼;幼鱼放养前期1-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2%,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并且每5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1厘米;

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45份、菜籽粕22份、黄豆粉22份、木薯粉21份、麦麸粉12份、芥菜12份、白螺肉22份、复合维生素3份、鱼骨粉11份、蝗虫粉11份、β-胡萝卜素0.7份、磷脂粉0.7份、黄岑粉0.4份、人工牛黄0.3份和蜂蜜11份。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3.3:2.4:1.8:0.4:1.3。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2.2%的盐水浸洗鱼苗6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6分钟,每隔9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4%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3l,每隔16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5.5份、山豆根1.9份、冰片1.6份、青黛0.6份、寒水石1.4份、甘草2.3份、西青果2.4份、罗汉果1.3份、麦冬0.6份、煅硼砂2.3份、黄柏1.5份、射干0.2份、浙贝母0.3份、大黄1.3份、二氧化硅0.7份、甜菊素0.3份、枸橼酸0.09份、维生素b2(0.2)份、维生素c0.2份和硫酸新霉素0.3份。

实施例4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6亩、池深为2.1米,淤泥厚度为8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9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8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18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24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3摄氏度,亩投放17万尾鱼苗;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3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5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每亩放养85克规格的幼鱼1800尾,每亩搭配7%的鲢鳙鱼;幼鱼放养前期1-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6%,并且每6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2厘米;

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50份、菜籽粕30份、黄豆粉28份、木薯粉24份、麦麸粉14份、芥菜14份、白螺肉25份、复合维生素4份、鱼骨粉12份、蝗虫粉15份、β-胡萝卜素2.5份、磷脂粉1.2份、黄岑粉0.8份、人工牛黄0.6份和蜂蜜12份。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3.6:2.6:1.9:0.6:1.8。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2.6%的盐水浸洗鱼苗8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8分钟,每隔9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37%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3.4l,每隔17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7.9份、山豆根3.8份、冰片2.3份、青黛1.1份、寒水石2.2份、甘草3.1份、西青果2.7份、罗汉果1.8份、麦冬1.2份、煅硼砂3.5份、黄柏1.9份、射干0.5份、浙贝母0.9份、大黄2.5份、二氧化硅1.5份、甜菊素0.5份、枸橼酸0.18份、维生素b2(0.4)份、维生素c0.5份和硫酸新霉素0.7份。

实施例5

一种降低鲤鱼烂鳃病的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鱼塘清理:选择面积为12亩、池深为2.4米,淤泥厚度为9.5厘米的池塘作为鱼塘,鱼苗入鱼塘前8天,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并设置好进水口和排水沟,然后在鱼塘中加上干净的河水,河水深度为鱼塘的一半,并关好进水口和排水口,水中溶解氧含量为8.5mg/l;

(2)鱼苗选择:苗种放养前须经检验、检疫,选择品质纯正,健康无病,规格整齐;

(3)投放鱼苗:选择晴朗天气的清晨,鱼塘温度为19摄氏度,将鱼苗装在通入氧气的塑料袋中,再将鱼苗连同塑料袋放入鱼塘的上风处放苗,将鱼苗袋放在鱼塘中浸泡18分钟,调节鱼苗袋内的水温,使鱼苗袋内与池水温差不超过2.5摄氏度,亩投放18万尾鱼苗;鱼苗入池后1-3天内,以滤食浮游动植物为主,4-20天内,将新鲜的黄豆用水发泡,使用研磨机加水打磨成豆浆,每天全池泼洒豆浆2次,每亩每天黄豆用量4.6千克,养殖20天后成为幼鱼;

(4)投放饲料及后期管理:将幼鱼放养,每亩放养100克规格的幼鱼1900尾,每亩搭配9%的鲢鳙鱼;幼鱼放养前期1-2周,投喂以重量份配比为1:2:0.5的米糠粕、菜籽粕、麦麸粉的粉状混合饲料,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2周以后,投喂鲤鱼饲料,日投喂3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3.3%,并且每7天向鱼塘中注水一次,每次加水量为鱼塘高度的14厘米;

所述鲤鱼饲料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米糠粕55份、菜籽粕35份、黄豆粉32份、木薯粉29份、麦麸粉19份、芥菜18份、白螺肉32份、复合维生素7份、鱼骨粉14份、蝗虫粉18份、β-胡萝卜素3.2份、磷脂粉2.3份、黄岑粉1.5份、人工牛黄1.3份和蜂蜜14份。其中,所述复合维生素由如下重量比的原料制得: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4.5:2.9:2.3:0.8:2.3。

(5)鱼病防治:鱼苗入塘前,用浓度为3.2%的盐水浸洗鱼苗9分钟进行消毒,幼鱼放养前,将幼鱼放入通威菌毒宁溶液中浸泡10分钟,每隔8天,全池泼洒质量分数为0.44%的药液,每亩水面用量为3.7l,每隔19天使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提高鱼体免疫力,死鱼应及时捞出,深埋;

所述药液主要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黄连7.5份、山豆根3.5份、冰片2.1份、青黛0.9份、寒水石2.1份、甘草3份、西青果2.5份、罗汉果1.7份、麦冬1.1份、煅硼砂3.4份、黄柏1.8份、射干0.4份、浙贝母0.8份、大黄2.3份、二氧化硅1.2份、甜菊素0.4份、枸橼酸0.17份、维生素b2(0.35)份、维生素c0.4份和硫酸新霉素0.6份。

效果验证试验:

选取进排水系统完善、壤土底质好、保水性能好、面积8-9亩、平均水深2米左右的六口相邻精养鱼塘作为试验塘,依次编号为1#、2#、3#、4#、5#和6#试验池塘。放苗之前彻底清塘消毒,放苗时选择无病无伤的鱼种,且对鱼体进行消毒。

使用本发明实施例1-5的养殖方法和对照组鲤鱼的普通养殖方法养殖鲤鱼,试验过程中,及时将鱼塘中的死鱼、重症病鱼捞出,经解剖、肉眼观察及显微镜检测确定所患鱼病,进行数据统计。其中,鲤鱼烂鳃病诊断为:鲤鱼摄食少,活动弱,或在池边水流缓慢处游动,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尤其头部最为严重,单鳃呼吸,频率加快,鳃盖周围充血发红,鳃粘液分泌增多、红肿或出血现象,重症病鱼鳃瓣溃烂,呈黄白色,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软骨裸露,鳃丝末端缺损,偶见肝肾轻度肿大。取发病鱼和健康鱼少量鳃丝,在显微镜下观察,前者可见典型的柱状嗜纤维菌簇状菌落,或大量长杆菌,而后者几乎未检出。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本发明实施例的养殖方法使得鲤鱼烂鳃病病害率降低至1.03-1.18%,鲤鱼成活率达到88-92%,蛋白质含量达到19.87-20.12m/100g,本发明的养殖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鲤鱼烂鳃,提高鲤鱼养殖成活率,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发明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发明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发明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