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922169发布日期:2018-11-14 00:21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黄连木育苗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黄连木,别名楷木、楷树、黄楝树,为大型的落叶乔木,原产我国河北、山东、广东、山西、山西等地区,高达25-30m,树皮裂成小方块状,小枝有柔毛,冬芽红褐色。其花小,单性异株,无花瓣;雌花成腋生圆锥花序,雄花成密总状花序。核果球形,径约6mm,熟时红色或紫蓝色。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二氧化硫和烟的抗性较强。抗风力强,生长较慢,寿命长。枝密叶繁,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雌花序紫红色,能一直保持到深秋,也甚美观;宜作庭荫树及山地风景树种。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

黄连木是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出油率高、油品好的特点。研究结果证明:种子含油率42.26%(种仁含油率56.5%),种子出油率20%-30%,果壳含油量3.28%,是一种不干性油,油色淡黄绿色,带苦涩味,精制后可供使用;鲜叶含芳香油0.12%,可作保健食品添加剂和香熏剂等。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包括棕榈酸、油酸、亚油酸、棕榈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亚麻酸,其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3种脂肪酸的含量之和占脂肪酸总量的95%左右。

黄连木先叶开花,树冠浑圆,枝叶繁茂而秀丽,早春嫩叶红色,入秋叶又变成深红或橙黄色,红色的雌花序也极美观。是城市及风景区的优良绿化树种,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观赏风景树,也常作“四旁”绿化及低山区造林树种。在园林中植于草坪、坡地、山谷或于山石、亭阁之旁配植无不相宜。

鉴于黄连木巨大的食用、工业、药用及观赏价值,其市场需求量巨大,但是现阶段黄连木育苗技术难度较大,普遍还是采用的是原始育苗方法,其存活率和品质远远低于其他乔木。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存活率高、品质好、育苗效率高的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黄连木育苗存活率低、苗木品质差、育苗效率低的难题,而提供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计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预处理:首先将种子晾晒1-2天,然后用50-60℃的热水浸泡10-15min,其间用木棒不停地搅动;接着立即将温度调节到20-30℃,继续浸泡8-10h,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最后将种子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放于25-30℃恒温催芽箱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直至种子露白达60%-70%;

步骤二、营养土配制及消毒处理:首先选用近三年未种过乔木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2-4∶1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每1000kg营养土掺入10-20kg氮磷钾复合肥、10-20kg的草木灰;接着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1000kg的营养土拌入这种混合药剂0.10-0.30kg;最后,混合均匀后放置阴凉处备用;

步骤三、播种:首先将营养钵装70%步骤二处理过的营养土,并用水浇透,然后在每个营养钵中播撒两粒种子,再覆盖1-1.5cm厚的营养土,随即覆盖地膜;再将营养钵移至大棚中,大棚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温度保持在20-22℃,棚膜密闭进行自然生长;当60%-70%幼苗开始顶土时,及时撤掉地膜,保持轻微通风,在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留下长势较好的一株,淘汰另一枝劣苗;

步骤四、播种后的管理: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30℃,夜间温度保持在15-22℃;每天傍晚对营养土表面喷施体积份数为0.2-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并及时除草;最后,在定植前5-7天白天温度保持10-20℃,夜间的温度降低到5-15℃,加大大棚的通风量;

步骤五、嫁接:选取高30-50cm健壮的香樟幼苗作为砧木,在砧木高20-40cm处平切,去掉上部,保留两片真叶,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2-3cm,随后将接穗在半木质化处去掉下部,保留2-3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弧形嫁接夹固定;

步骤六、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6-8天喷水浇湿根部地面,避免向嫁接口喷水;嫁接后20-30天,抹去砧木上发出的新芽;

步骤七、移栽:嫁接后30-40天,将嫁接后的黄连木苗木移至空地中进行栽种。

优选的,所述的种子应在上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20-4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选择;在果穗采摘后,首先去除掉果穗的果柄和穗枝部分,只留取核果部分;然后用水选漂洗法去除漂浮在水面的核果;接着捞取沉淀在水底颜色为铜绿色的核果作为种子;最后,用10%的石灰水将其浸泡2-3天,期间每天揉搓处理一次,去除果皮腊质,晾干后干燥保存备用。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一种子20-30℃温度下浸泡8-10h后,将其放入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浸种15-25min,加强其消毒效果。

优选的,所述的相邻黄连木苗木之间间距不小于3m,避免间距过小影响其采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育苗方法通过种子预处理、营养土配制及消毒处理、播种、播种后的管理、嫁接、嫁接后的管理、移栽对种子、幼苗进行科学管理,并且在种子预处理、播种等阶段择优选取较好的种子或幼苗,剔除影响后续生长的幼苗;

(2)本发明育苗方法对种子、营养土进行杀毒处理,降低了病虫害的影响;

(3)本发明育苗方法通过提供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营养,幼苗生长速度加快,缩短了育种时间;

(4)本发明育苗方法采用嫁接方式进行种植,减轻了土壤连作的损害,降低了根病发生几率,增强了植株的抗病性。

(5)本发明育苗方法种苗所得的质量和成活率高,成活率在98%以上,大范围推广可有效提高黄连木苗木的数量,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与不同育苗方法所得的苗木生长状况比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预处理:首先将种子晾晒1天,然后用50℃的热水浸泡15min,其间用木棒不停地搅动;接着立即将温度调节到20℃,继续浸泡10h后,将种子放入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浸种15min,以加强其消毒效果,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最后将种子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放于25℃恒温催芽箱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直至种子露白达60%%;

步骤二、营养土配制及消毒处理:首先选用近三年未种过乔木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2∶1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每1000kg营养土掺入10kg氮磷钾复合肥、10kg的草木灰;接着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1000kg的营养土拌入这种混合药剂0.10kg;最后,混合均匀后放置阴凉处备用;

步骤三、播种:首先将营养钵装70%步骤二处理过的营养土,并用水浇透,然后在每个营养钵中播撒两粒种子,再覆盖1cm厚的营养土,随即覆盖地膜;再将营养钵移至大棚中,大棚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8℃,夜间温度保持在20℃,棚膜密闭进行自然生长;当60%幼苗开始顶土时,及时撤掉地膜,保持轻微通风,在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留下长势较好的一株,淘汰另一枝劣苗;

步骤四、播种后的管理: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0℃,夜间温度保持在15℃;每天傍晚对营养土表面喷施体积份数为0.2%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并及时除草;最后,在定植前5天白天温度保持10℃,夜间的温度降低到5℃,加大大棚的通风量;

步骤五、嫁接:选取高30cm健壮的香樟幼苗作为砧木,在砧木高20cm处平切,去掉上部,保留两片真叶,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2cm,随后将接穗在半木质化处去掉下部,保留2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弧形嫁接夹固定;

步骤六、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6天喷水浇湿根部地面,避免向嫁接口喷水;嫁接后20天,抹去砧木上发出的新芽;

步骤七、移栽:嫁接后30天,将嫁接后的黄连木苗木移至空地中进行栽种。

所述的种子应在上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2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选择;在果穗采摘后,首先去除掉果穗的果柄和穗枝部分,只留取核果部分;然后用水选漂洗法去除漂浮在水面的核果;接着捞取沉淀在水底颜色为铜绿色的核果作为种子;最后,用10%的石灰水将其浸泡2天,期间每天揉搓处理一次,去除果皮腊质,晾干后干燥保存备用;所述的相邻黄连木苗木之间间距不小于3m。

实施例二

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预处理:首先将种子晾晒1.5天,然后用55℃的热水浸泡12min,其间用木棒不停地搅动;接着立即将温度调节到25℃,继续浸泡9h后,将种子放入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浸种20min,加强其消毒效果,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最后将种子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放于27℃恒温催芽箱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直至种子露白达65%;

步骤二、营养土配制及消毒处理:首先选用近三年未种过乔木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3∶1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每1000kg营养土掺入15kg氮磷钾复合肥、15kg的草木灰;接着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1000kg的营养土拌入这种混合药剂0.20kg;最后,混合均匀后放置阴凉处备用;

步骤三、播种:首先将营养钵装70%步骤二处理过的营养土,并用水浇透,然后在每个营养钵中播撒两粒种子,再覆盖1.2cm厚的营养土,随即覆盖地膜;再将营养钵移至大棚中,大棚中白天温度保持在29℃,夜间温度保持在21℃,棚膜密闭进行自然生长;当65%幼苗开始顶土时,及时撤掉地膜,保持轻微通风,在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留下长势较好的一株,淘汰另一枝劣苗;

步骤四、播种后的管理: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5℃,夜间温度保持在19℃;每天傍晚对营养土表面喷施体积份数为0.25%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并及时除草;最后,在定植前6天白天温度保持15℃,夜间的温度降低到10℃,加大大棚的通风量;

步骤五、嫁接:选取高40cm健壮的香樟幼苗作为砧木,在砧木高30cm处平切,去掉上部,保留两片真叶,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2.5cm,随后将接穗在半木质化处去掉下部,保留2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弧形嫁接夹固定;

步骤六、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7天喷水浇湿根部地面,避免向嫁接口喷水;嫁接后25天,抹去砧木上发出的新芽;

步骤七、移栽:嫁接后35天,将嫁接后的黄连木苗木移至空地中进行栽种。

所述的种子应在上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3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选择;在果穗采摘后,首先去除掉果穗的果柄和穗枝部分,只留取核果部分;然后用水选漂洗法去除漂浮在水面的核果;接着捞取沉淀在水底颜色为铜绿色的核果作为种子;最后,用10%的石灰水将其浸泡2-3天,期间每天揉搓处理一次,去除果皮腊质,晾干后干燥保存备用;所述的相邻黄连木苗木之间间距不小于3m。

实施例三

参阅附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黄连木苗木的高效育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种子预处理:首先将种子晾晒2天,然后用60℃的热水浸泡10min,其间用木棒不停地搅动;接着立即将温度调节到30℃,继续浸泡8h后,将种子放入1%高锰酸钾或10%磷酸三钠浸种25min,以加强其消毒效果,然后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晾干;最后将种子用干净的湿棉布包好,放于30℃恒温催芽箱中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次,直至种子露白达70%;

步骤二、营养土配制及消毒处理:首先选用近三年未种过乔木的田园土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按4∶1的比例充分混匀过筛;然后每1000kg营养土掺入20kg氮磷钾复合肥、20kg的草木灰;接着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50%福美双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每1000kg的营养土拌入这种混合药剂0.30kg;最后,混合均匀后放置阴凉处备用;

步骤三、播种:首先将营养钵装70%步骤二处理过的营养土,并用水浇透,然后在每个营养钵中播撒两粒种子,再覆盖1.5cm厚的营养土,随即覆盖地膜;再将营养钵移至大棚中,大棚中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温度保持在22℃,棚膜密闭进行自然生长;当70%幼苗开始顶土时,及时撤掉地膜,保持轻微通风,在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时进行,留下长势较好的一株,淘汰另一枝劣苗;

步骤四、播种后的管理:第一片真叶展开以后白天温度保持在30℃,夜间温度保持在22℃;每天傍晚对营养土表面喷施体积份数为0.3%的尿素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并及时除草;最后,在定植前7天白天温度保持20℃,夜间的温度降低到15℃,加大大棚的通风量;

步骤五、嫁接:选取高50cm健壮的香樟幼苗作为砧木,在砧木高40cm处平切,去掉上部,保留两片真叶,然后在砧木茎中间垂直切入3cm,随后将接穗在半木质化处去掉下部,保留3片真叶,削成楔形,楔形大小与砧木切口相当,随即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齐后用弧形嫁接夹固定;

步骤六、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8天喷水浇湿根部地面,避免向嫁接口喷水;嫁接后30天,抹去砧木上发出的新芽;

步骤七、移栽:嫁接后40天,便可以将嫁接后的黄连木苗木移至空地中进行栽种。

所述的种子应在上一年的8月下旬至9月上旬在40年生长健壮的母树上选择;在果穗采摘后,首先去除掉果穗的果柄和穗枝部分,只留取核果部分;然后用水选漂洗法去除漂浮在水面的核果;接着捞取沉淀在水底颜色为铜绿色的核果作为种子;最后,用10%的石灰水将其浸泡3天,期间每天揉搓处理一次,去除果皮腊质,晾干后干燥保存备用;所述的相邻黄连木苗木之间间距不小于3m。

实验验证:将同一批次的种子随机分成五份,然后分别经随即撒播、湿砂贮藏、常温贮藏、低温贮藏、芽苗移栽和本发明实施例二的方法进行育苗种植一段时间后,测试其苗木的根深、根幅、侧根数、苗高、地径、冠幅、地上部分鲜重、侧枝数、成活率等指标,本对比实验一共重复三次,实验结果如附图2所示。由附图2可知,由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二所得到的苗木其根深、根幅、侧根数目,地下部分鲜重较现有技术有明显的提升;其苗高、地径、冠幅、地上部分鲜重和侧枝数较现有技术也有明显的提升,最后本发明方法实施例二的育苗的存活率高达98%以上,远高于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