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沿导轨移动的钓鱼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6314发布日期:2018-08-28 21:4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钓鱼平台,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沿导轨横向移动的钓鱼平台。



背景技术:

垂钓,最初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手段。然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垂钓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垂钓能够使四肢肌肉和关节得到锻炼,从而达到增强体质、锻炼意志的目的。此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高科技为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为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游钓”就是以旅游为依托,钓鱼为载体的新形态旅游活动,该活动既发展了钓鱼运动,又能让公众了解当地的风土风情。作为渔业发展中的新领域,垂钓旅游业把休闲、娱乐、旅游、餐饮等行业与渔业结合为一体,提高了渔业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并逐步成为现代渔业的一个支柱产业,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钓鱼装备的操作便捷性和使用稳定性是影响游钓情趣的关键因素,设计制造满足游钓市场需求的钓鱼装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垂钓主要以坐钓方式为主,为了增加鱼儿觅食吃钓的机会,一个人在钓鱼时放多根钓鱼竿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虽然该方法有利于增加钓鱼成功率,但由于多竿垂钓,为了保证钓竿之间不会相互干涉,每根钓竿在设置时分散的距离较大,此时钓鱼者注意力容易分散,并且在扯竿、换食的同时,容易顾此失彼,错过扯竿的最佳时机,散失钓起大鱼的机会,极大的打消了钓鱼的兴趣。此外,当多根钓竿同时“上钩”时,钓鱼者可能会因为频繁走动忙不过来,导致收杆犯错误,造成鱼儿脱钩。目前市场上没有解决上述问题的相关钓鱼装备,适应多竿钓鱼的移动平台尚属空白,为了适应多竿钓鱼的发展趋势,研制新型结构的钓鱼平台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沿导轨横向移动的钓鱼平台,钓鱼平台未展开时像一个具有手提的箱体,箱内装有导轨、行走机构的相关组装拆分件和传动板,当行走机构安装好后嵌入箱体中,通过传动板可将行走机构和箱体装配成组合体,通过手动控制行走机构,即可驱动组合体沿着导轨横向移动,此时,钓鱼者坐在箱体上便可实现一长段距离的横向移动,该平台可以避免钓鱼者因频繁走动忙不过来,导致的收杆犯错误,有效提高钓鱼成功率,增加钓鱼的情趣。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沿导轨移动的钓鱼平台,包含一个箱体,箱体由箱体座、手提把和垫脚板组成,该钓鱼平台还包含行走机构、传动板和导轨,箱体、行走机构和传动板装配后的组合体可沿导轨横向移动;

箱体座的左侧面开有贯通左侧面的竖槽;

行走机构由行走架、车轮、摇动杆、连杆、机架杆和小齿轮组成,行走架对角四端设置有车轮,机架杆和小齿轮分别通过销钉设置在行走架中间梁的一端,机架杆固定连接在行走架上,小齿轮可绕销钉360度转动,小齿轮的侧面偏心设置有连杆,且两者之间形成转动副,连杆和机架杆之间设置有摇动杆,摇动杆的两端分别与连杆和机架杆形成转动副;

导轨外形似梯子结构,其由轨道梁、轮齿梁和连接梁组成,轮齿梁位于轨道梁之间,轮齿梁犹如一根齿条,其上部开有轮齿,连接梁用于连接轨道梁与轮齿梁,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摇动杆一端设置有控制杆,控制杆一端设置有摇把。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梁的顶部加工有梯形凸块。

进一步的,所述车轮圆周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沿圆周方向的梯形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架中间位置开有横向的行走架横槽,该横槽从行走架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架对角四端加工有外伸的伸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座的前表面对称设置有转动支架和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座的前表面还开有贯通前表面但不贯通后表面的中间槽和底槽,其中底槽与箱体座前表面及后表面形成底槽左凸肩和底槽右凸肩。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座的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条对称布置的移动竖槽。

进一步的,所述垫脚板的一端加工有限位突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钓鱼平台全部零件包含在箱体内,携带方便。钓鱼平台的外形为一个具有手提的箱体,当钓鱼平台不需要展开时,钓鱼平台所有零件可装入箱体内,方便携带,特别适应于以旅游、钓鱼为目的的游钓活动。

(2)展开后的钓鱼平台设置有导轨,钓鱼箱体可沿导轨移动,有助于提高多竿钓鱼成功率。钓鱼平台的箱体内含有导轨,多段导轨可横向组装展开,调整装配后的箱体与行走机构可在导轨上沿导轨横向移动,钓鱼者坐在钓鱼箱体上即可移动至不同的竿位,灵活快速的对多个竿进行扯竿及换食,提高多竿钓鱼的成功率。

(3)行走机构平稳性强,移动效率高。由于钓鱼场所泥土及杂物较多,一般的车轮导轨结构在该场合容易卡死,本发明中,车轮的梯形凹槽和轨道梁的梯形凸块相互配合,泥土及杂物不容易附着在轨道接触面上,可以有效减小行走机构运动过程的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钓鱼平台未展开时的外形图。

图2是钓鱼平台展开后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中导轨的轴侧图。

图4是本发明中导轨的俯视图。

图5是行走机构的结构图。

图6是车轮架的轴侧图。

图7是箱体座的轴侧图。

图8是箱体座的仰视图。

图9是图8在a-a向的剖视图。

图10是图8在b-b向的剖视图。

图11是中间隔板的结构图。

图12是钓鱼平台的移动原理图。

图13是钓鱼平台的承载原理图。

图14是钓鱼平台的内部空间分隔图。

图中:1、箱体,100、箱体座,101、手提把,102、垫脚板,103、转动销,2、行走机构,3、传动板,4、导轨,400、轨道梁,401、轮齿梁,402、连接梁,403、梯形凸块,5、中间隔板,6、底板,7、连接凹槽,8、连接凸块,9、摇把,10、控制杆,11、摇动杆,12、连杆,13、机架杆,14、小齿轮,15、行走架,150、行走架横槽,151、横槽左凸肩,152、横槽右凸肩,153、伸出端,154、行走架中间梁,16、车轮销,17、车轮,171、梯形凹槽,18、机架杆限位块,19、竖槽,20、底部横槽,21、限位块,22、转动支架,23、中间槽,24、底槽,25、移动竖槽,26、垫脚板嵌入槽,27、传动板左侧面,28、传动板右侧面,29、底槽左凸肩,30、底槽右凸肩,31、限位突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11表示了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一种可沿导轨移动的钓鱼平台,包含箱体1、行走机构2、传动板3和导轨4,其中,箱体1既是钓鱼平台的外包箱,也可作为垂钓者的座椅;行走机构2是钓鱼平台的动力源,其置于箱体内部;传动板3用于箱体1与行走机构2的连接,行走机构2、箱体1和传动板3形成的组合体置于导轨4之上,当行走机构2存在动力时,箱体1与行走机构2可沿着导轨4直线移动。

行走机构2为可拆装结构,拆装后的零件可放置在箱体内部,增加了钓鱼平台携带的便利性。

图1中,当本发明中的钓鱼平台未展开时,其外形为一个具有手提的箱体,该箱体1包含箱体座100、手提把101、垫脚板102、转动销103、中间隔板5和底板6,垫脚板102可绕着转动销103转动,中间隔板5和底板6插入箱体座相应槽内,二者与箱体座100采用间隙配合,手提把101通过螺钉固定在箱体座100的外表面。

图2为移动钓鱼平台展开时的结构图,当需要展开钓鱼平台时,首先将箱体内的中间隔板和底板抽出,从箱体内部空间中取出导轨4、传动板3以及行走机构相关组装拆分件,然后将导轨4拼接安装后置于地面,行走机构2安装后嵌入箱体1内,传动板3插入之前放置底板的槽内,使箱体1、传动板3和行走机构2形成组合体,最后将组合体放置在导轨4上。

图3~4是导轨的结构图,导轨4外形似梯子结构,导轨4由轨道梁400、轮齿梁401和连接梁402组成。其中,轮齿梁401位于轨道梁400之间,轮齿梁401犹如一根齿条,其上部开有轮齿,轨道梁400的顶部加工有梯形凸块403,连接梁402用于连接轨道梁400与轮齿梁401,并起到加强筋的作用。轨道梁400和轮齿梁401相同方向的一端开有连接凹槽7,轨道梁400和轮齿梁401相同方向的另一端设置有连接凸块8,相邻两导轨4通过连接凹槽7和连接凸块8实现拼接安装。

图5是行走机构的结构图,行走机构2包括一个行走架15,行走架15对角四端设置有车轮17及车轮销16,车轮17可绕车轮销16作360度转动,车轮17圆周外表面的中间位置,开有沿圆周方向的梯形凹槽171。机架杆13和小齿轮14分别通过销钉设置在行走架中间梁154的一端,机架杆13固定连接在行走架15上,小齿轮14可绕销钉360度转动,小齿轮14的侧面偏心设置有连杆12,连杆12和机架杆13之间设置有摇动杆11,摇动杆11一端设置有控制杆10,控制杆10一端设置有摇把9。摇动杆11的一端与连杆12的一端之间形成转动副,摇动杆11的另一端与机架杆13的一端之间形成转动副,连杆12的另一端与小齿轮14之间形成转动副。

图6中,行走架15对角四端加工有外伸的伸出端153,行走架15中间位置开有横向的行走架横槽150,该横槽从行走架的一侧贯通至另一侧,行走架横槽150左右两边分别形成横槽左凸肩151和横槽右凸肩152,行走架中间梁154的左端设置有凸起的机架杆限位块18。

图5~图6中,当钓鱼平台未展开时,行走机构的摇把9、控制杆10、摇动杆11、连杆12、机架杆13和小齿轮14皆可拆卸。当钓鱼平台需要展开时,先将小齿轮14和机架杆13安装在行走架中间梁154的一端,机架杆13通过外凸的机架杆限位块18进行定位,通过销钉进行固定,之后依次安装连杆12和摇动杆11,控制杆10通过其一端加工的外螺纹旋入摇动杆11中实现安装,最后将摇把9套入控制杆10的另一端,以实现行走机构的最终安装,这种可拆装的行走机构,有助于减小钓鱼平台的尺寸,增强了钓鱼平台的携带便利性。

图7~图10中,箱体座100是一种非封闭的壳体结构,箱体座100的前表面对称设置有转动支架22和限位块21,限位块21位于转动支架22的下面,同时箱体座100的前表面还开有贯通前表面但不贯通后表面的中间槽23和底槽24,其中底槽24与箱体座前表面及后表面形成底槽左凸肩29和底槽右凸肩30。箱体座100的左侧面开有贯通左侧面的竖槽19,同时箱体座100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底部开有贯通的底部横槽20,此外,箱体座内壁面的左右两侧分别开有两条对称布置的移动竖槽25。当钓鱼平台需要展开时,先安装行走机构,之后将行走架对角四端的四个伸出端153分别嵌入箱体座内壁面的四个移动竖槽25内,行走架在槽内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后,在行走架横槽中插入传动板,从而实现行走机构和箱体的装配。

图11中,中间隔板5的一端开设有两个垫脚板嵌入槽26,垫脚板可放在该槽内,避免垫脚板与中间隔板之间的干涉。

图12~图13中,行走机构的动力源主要来源于曲柄摇杆机构,其中摇把9、控制杆10、摇动杆11组成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摇杆,小齿轮14作为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曲柄,机架杆13和行走架15组成曲柄摇杆机构中的机架,当垂钓者控制摇把9以速度v1上下运动时,驱动小齿轮14顺/逆时针回转运动。由于此时垂钓者坐于箱体座100之上,箱体座100产生一个向下的重力g,重力g依次经过传动板3、行走架15、车轮17,最终传递至导轨4,此时由于人体重量压在导轨4之上,导轨4在竖直方向承受极大的作用力,导轨4近似固定在地面,在小齿轮14与轮齿梁401组成的齿轮齿条副中,由于导轨4固定,当小齿轮14旋转时(顺时、逆时),即可实现行走机构以速度v2左右移动。当行走机构向右移动时,其运动趋势依次通过横槽左凸肩151、传动板左侧面27、底槽右凸肩30,从而带动箱体向右移动;同理,当行走机构向左移动时,其运动趋势依次通过横槽右凸肩152、传动板右侧面28、底槽左凸肩29,从而带动箱体向左移动。如行走机构出现方向不明确或卡顿现象,垂钓者也可轻松用脚助力。

通过钓鱼平台,垂钓者坐在钓鱼箱体上即可移动至不同的竿位,灵活快速的对多个竿进行扯竿及换食,提高多竿钓鱼的成功率。

此外,由于钓鱼场所泥土及杂物较多,一般的车轮导轨结构在该场合容易卡死,本发明中,车轮的梯形凹槽和轨道梁的梯形凸块相互配合,泥土及杂物不容易附着在轨道接触面上,可以有效减小行走机构运动过程的卡死现象。

图14中,中间隔板5和底板6将箱体座100的内部空间分隔成空间a和空间b,空间a可用于放置传动板、导轨及行走机构的相关拆分件,空间b可用于放置垂钓者的其他随身物件,垫脚板102的一端加工有限位突沿31,当垫脚板102需要水平放置时,垫脚板的限位突沿31与限位块21接触,从而使垫脚板102处于水平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