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3973发布日期:2018-06-08 19:29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背景技术:

作物白粉病的防治主要依赖苯并咪唑类、三唑类等杀菌剂,但是这些药剂因为长期使用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防治效果降低。尤其是三唑类药剂在使用剂量大时对作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容易引发药害。

Pyriofenon为二芳基酮类杀菌剂,分子式C18H20ClNO5,Pyriofenone能有效防治谷类,黄瓜和蔬菜的白粉病。但是Pyriofenone目前的生产和使用成本均较高,并且长期单独使用也有很大的抗性风险。

克菌丹(captan)为广谱治疗和保护性有机硫杀菌剂,兼具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杀菌剂,与多数常用农药可以混用,但不能与强碱性药剂和油剂混用。主要用于喷雾。亦可作种子处理,防治果树、可用于防治蔬菜、花卉和其他经济作物的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

化学农药长期单独使用,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复配增效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菌效率。目前在国内外尚未见Pyriofenone和克菌丹复配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各种问题,为了拓宽使用期限、扩大杀菌谱、增强药效、降低用药成本,从而提供一种含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有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杀菌剂组合物,含有Pyriofenone和克菌丹,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重量比为1:30-30:1。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剂组合物,优选的Pyriofenone和克菌丹的重量比为1:15-4:1。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可制备成农药上接受的制剂,Pyriofenone和克菌丹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1%-90%。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优选的Pyriofenone和克菌丹在制剂中的总重量占整个制剂质量的35%-75%。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悬乳剂、乳油、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等。

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多种植物病害的用途。所述病害有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本发明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优选用于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

本发明的所述制剂可通过已知方式将所述活性化合物与常规辅料混合而制备。所述的辅料选自乳化剂、分散剂、湿润剂、崩解剂、粘结剂、抗冻剂、消泡剂、增稠剂、填料、溶剂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杀菌组合物,两种有效成分组合使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且扩大了杀菌谱,减缓病菌抗性发生,且杀菌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防治农作物病害;并且生产和使用成本降低,节约农民用药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制剂实施例

实施例1:22%Pyriofenone·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将活性成分、各种助剂及填料等按配方的比例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22%Pyriofenone·克菌丹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44%Pyriofenone·克菌丹悬浮剂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和水等各组分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研磨和/或高速剪切后得到44%Pyriofenone·克菌丹悬浮剂。

实施例3:24%Pyriofenone·克菌丹乳油

将活性成分、乳化剂和助剂按配方的比例依次加入混合釜中,搅拌均匀,制得24%Pyriofenone·克菌丹乳油。

实施例4:18%Pyriofenone·克菌丹水乳剂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将水溶性组分和水混合制得水相;在高速搅拌下,将油相与水相混合,制得18%Pyriofenone·克菌丹水乳剂。

实施例5:60%Pyriofenone·克菌丹微乳剂

将原药、溶剂、乳化剂加在一起,使溶解成均匀油相,搅拌下缓慢加入水中,再经搅拌加热迅速转相,冷至室温制得60%Pyriofenone·克菌丹微乳剂。

实施例6:75%Pyriofenone·克菌丹水分散粒剂

将活性成分、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和填料按配方的比例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成可湿性粉剂,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混合挤压造料,经干燥筛分后得到75%Pyriofenone·克菌丹水分散性粒剂。

生物测试实施例

测试例1Pyriofenone和克菌丹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对象:黄瓜白粉病菌

试验方法:第一步:用纱布包严黄瓜种子,放置40度恒温水中浸泡4h,捞出控水后放置培养皿中,在35℃培养箱中催芽24h,待幼芽长至3-4mm时,种入装有灭菌育苗基质的营养钵中,每钵1粒种子,待子叶充分展开并露出第1片真叶时待用。第二步:从温室采集的新鲜病样上剪取发病充分、与其它病斑间隔较远的单个白粉病斑,蘸水后病斑朝下,贴在培养好的黄瓜子叶正面,置于20℃、光暗周期为16:8h的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不断扩繁待用。第三步:毒力测定采用活体喷雾法,黄瓜子叶接菌72h后(接菌浓度为15×10倍镜下30-40个分生孢子),配置特定浓度的测试溶液,采用手持式喷雾器均匀喷雾,以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晾干后置人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8株16片子叶为一组,3次重复。接菌10d后调查抑菌效果,并运用SPSS 17.0软件求出毒力回归方程,算出EC50值。

按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具体测定结果见表1。

当CTC≤80,则组合物表现为拮抗作用,当80<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相加作用,当CTC≥120,则组合物表现为增效作用。

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

理论毒力指数(TTI)=A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A的百分含量+B药剂毒力指数×混剂中B的百分含量

共毒系数(CTC)=[混剂实测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

表1 Pyriofenone和克菌丹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

由上表可知,Pyriofenone和克菌丹重量配比在1:30-30:1范围内对黄瓜白粉病具有增效作用,提高了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优选Pyriofenone和克菌丹重量配比1:15-4:1。

测试例2Pyriofenone和克菌丹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效

试验方法:黄瓜结瓜期,病害发生初期开始第一次施药,以后每隔7d喷雾防治一次,共施药3次。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选2株共10株。调查全株叶片,根据分级标准分别记录叶发病情况。通过病情指数计算防效。

病叶分级标准:

0级: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5%;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6%-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表2 Pyriofenone和克菌丹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田间防效测定结果

由上表可知,Pyriofenone和克菌丹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好于单剂,具有显著增效作用。同时,药效提高后,有效成分的用量减少,降低了成本,也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上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进一步的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