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30614发布日期:2018-09-04 20:48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海水石斑鱼运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



背景技术:

海水石斑鱼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鱼类。其适温范围为15~34℃,最适水温为22~28℃;适盐范围广,可在盐度10‰以上海域生存。海水石斑鱼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以突袭方式捕食底栖甲壳类、各种小型鱼类和头足类。海水石斑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洁白,类似鸡肉,素有“海鸡肉”之称,因其多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含量高,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保健价值,被港澳地区推为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目前,伴随着城市电商的快速发展,鱼类产品通过电商渠道的销售量正在与日俱增,而为了保证鱼类产品的新鲜度,则需要保证物流的快速和高效。而海水石斑鱼由于保活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在运输过程中石斑鱼的死亡率较高,而且常规的有水运输的成本太高,且电商渠道大多数为零售,常规的有水运输不利于电商销售渠道短途、快速的运输要求。

目前鱼类的麻醉方法很多,除了使用麻醉药物之外,不使用药物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程序降温的方法,二是海水中充入二氧化碳麻醉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采用程序降温的方法时,海水的温度需要降到较低,对于海水石斑鱼来说,一般需要将海水降至13~14℃,但是在实际过程中,采用这种方法麻醉大量的海水石斑鱼时,需要将大量的海水进行降温处理,不仅降温过程耗时非常长,而且降温过程的能耗高,导致成本大;另外,海水石斑鱼在冷的海水中成功进入麻醉状态需要的时间也较长。而当采用海水中充入二氧化碳的方法进行麻醉时,虽然海水石斑鱼能够快速进入麻醉状态,但是当海水石斑鱼离开水体后,由于空气中氧气的浓度较高,海水石斑鱼极容易从麻醉状态中苏醒,若是在无水运输的途中苏醒,则将导致运输结束后海水石斑鱼的存活率大大的降低,导致损失惨重。

因此,提供一种成本更低廉、存活率高且运输时间更长的无水运输方法,对于海水石斑鱼的电商销售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其中,所述麻醉方法是采用冷二氧化碳海水浸泡海水石斑鱼,使其快速进入稳定的麻醉状态,可在无水条件下高存活率、长时间的保持麻醉状态,从而可以在低温下进行无水充气保活运输,极大地降低了海水石斑鱼的运输成本,提高了其运输的存活率和运输时间,且对运输后石斑鱼的安全食用无任何影响,十分适合电商物流的运输。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利用冷二氧化碳麻醉海水石斑鱼的无水运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过程:

s1.海水石斑鱼于海水中停食暂养,然后将海水进行程序降温至17~19℃;

s2.麻醉液的准备:另取海水,向其中持续充入二氧化碳和氧气并同时进行降温,使海水温度在17~19℃,二氧化碳浓度为70~100mg/l,ph为5.7~5.8的海水中浸泡,待鱼体侧翻,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

s3.取出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入湿度为90%以上的无水保活袋内,充入氧气并密封,置于15~18℃的运输箱中进行运输;

其中,步骤s1中的程序降温方法为:当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降温速率为2~3℃/h;海水温度为18~20℃时,降温速率为1~2℃/h。

本发明将程序降温的方法和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结合起来进行麻醉海水石斑鱼,一方面两种方法结合之后,程序降温后麻醉液不需要降至13~14℃,而只需要将麻醉液降至17~19℃即可,既减少了海水降温所需要的时间,又减少了海水降温的能耗,降低了成本;而高浓度二氧化碳海水能够使海水石斑鱼快速的进入麻醉状态,减少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的时间;另一方面,两种方法的结合使得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在氧气充足且无水的条件下能够稳定的保持麻醉状态,而不会因为氧气的充足而苏醒,提高了海水石斑鱼在无水运输途中麻醉状态的稳定性,而且两种方法结合后,海水石斑鱼的麻醉状态保持时间更长,均长于单独采用程序降温或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的时间。因此,本发明所述方法,比单一的程序降温法或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的成本更低、无水条件存活时间更长、存活率更高,更适合在电商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步骤s2中海水的温度要与步骤s1中程序降温后暂养的温度一致,以保证鱼体不会由于突然的低温而出现过激的应激反应。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程序降温方法为:当海水温度在20℃以上时,降温速率为3℃/h;海水温度为18~20℃时,降温速率为2℃/h。若降温速率太快,则海水石斑鱼应激反应过大,导致机体受伤与死亡;若降温速率太慢,降温时间延长,鱼体糖原消耗增加,不利于后期的无水保活与品质保持。

优选地,步骤s1中程序降温后的海水温度为18℃。海水石斑鱼属于暖水性鱼类,最适水温22~28℃之间。当水温低于18℃时,食欲减退;当温度低于14℃时,鱼体失去平衡,不耐低温;当温度低于11℃时,出现死亡。而采用本发明所述程序降温方法,可最大程度降低捕捉与驱赶对鱼体的应激反应,鱼体糖原保留程度最大;同时为后续的麻醉提供合适的温度条件。

优选地,步骤s3中在运输过程中运输箱的温度为15℃。在此温度条件下输运时,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能保持的时间最长,存活率最高,对鱼体的损伤最小。

优选地,步骤s1中停食暂养时间为24~48h;更优选地,停食暂养时间为48h。

优选地,步骤s2中麻醉液的二氧化碳浓度为75mg/l,ph为5.8。

优选地,步骤s2中海水的溶氧量为7~8mg/l。

优选地,步骤s2中海水石斑鱼在麻醉液中浸泡时间为5~6min。

优选地,当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为350~1100g时,其浸泡的时间为5~25min;步骤s3中麻醉状态的海水石斑鱼放常规入海水中,即可在5~30min恢复到正常状态。

更优选地,当海水石斑鱼的体重为450~750g时,海水石斑鱼在麻醉液中浸泡的时间为5~6min。

优选地,步骤s3中无水保活袋中氧气的含量为90%以上。

优选地,步骤s1中海水石斑鱼停食暂时的条件为:海水温度为22~25℃、盐度为23~25‰,溶氧量为7.0~8.0mg/l,暂养密度为50~100g/l。上述条件为海水石斑鱼的最适生长条件下,在此条件下进行暂养,能使鱼体肠道进行排空,且不影响鱼体的营养物质过度消耗。

本发明同时还保护所述无水运输方法在电商物流运输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程序降温方法和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结合起来,既克服了程序降温耗时长、成本高的缺点,又改善了二氧化碳麻醉方法中麻醉状态的稳定性和麻醉状态的保持时间。即,本发明所述方法,比单一的程序降温法和二氧化碳麻醉方法的成本更低、存活率更高、无水条件存活时间更长,更适合在电商销售渠道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实现海水石斑鱼从工厂直接到家庭的运送,且对海水石斑鱼的品质并无影响,可安全食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所述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为可从商业途径得到的试剂和材料。

实施例1

(1)2017年10月,将准备运输的50尾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550g),放入实验室保活运输系统中。保活运输系统配备旋流式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制冷机、容积为1立方米的pp暂养池2个(a、b)。鱼体在保活运输系统a池中25℃、盐度25‰、溶氧量为7.0~8.0mg/l的330l天然净化海水中停食暂养48h;开启制冷机组进行程序降温,将温度降至18℃;b池同样条件下同时降温,关闭循环水后迅速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和氧气,使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75mg/l,ph值达到5.8后调节二氧化碳气体流速至水体ph维持在5.8。

(2)将a池中的鱼体全部转移至b池,浸泡5min,使鱼体进入麻醉状态。

(3)将处于麻醉状态的珍珠龙胆斑鱼从海水中取出迅速放入无水双层保活袋内,充入纯氧后进行封口,再将保活袋放于泡沫箱中,将运输泡沫箱置于15℃环境中进行保活运输。

其中,程序降温过程为:降温100min将水温由25℃降至20℃降温,速率为3℃/h;再经60min水温由20℃降至18℃降,温速率为2℃/h。在整个降温过程中水体溶解氧保持在7.5~8mg/l;

b池麻醉液的准备:与a池同样条件下降温至18℃,水体溶解氧达到7.5-8.0mg/l;关闭循环水后迅速充入二氧化碳气体,同时采用空气泵维持水体溶解氧,使水体ph值达到5.8,调节二氧化碳气体流速至水体ph维持在5.8;

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1h后,将石斑鱼放入25℃的海水中进行恢复,恢复过程中海水连续充气。恢复12h后观察计算珍珠龙胆石斑鱼成活率,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组成活率为96%。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麻醉液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00mg/l,ph值为5.7。

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1h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8%。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采用的海水石斑鱼为斜带石斑鱼,平均体重为780g,暂养时间为24h,程序降温过程为:降温速率2.5℃/h,降温2h将水温由25℃降至20℃;降温速率2℃/h,再经1h水温由20℃降至18℃。

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1h后,斜带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4%。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1050g,浸泡时间为25min,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1h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0%。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体重为393g,浸泡时间为5min,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1h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8%。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所有运输过程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运输温度不同。采用不同的运输温度进行测试,在保证存活率为96%的前提条件下,在不同的运输温度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的运输时间。测试结果见表2。

表1不同运输温度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时间(h)

从表1中可知,在保证存活率为90%的前提条件下,当运输温度为15℃,无水运输时间最长,为11h;当运输温度为18℃,无水运输时间为10h;当运输温度为高于18℃或者低于15℃,运输时间均低于8h。

对比例1

本对比例采用的麻醉方法为程序降温法,具体过程如下:

(1)2017年9月,将准备运输的50尾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550g),放入实验室保活运输系统中。保活运输系统配备旋流式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制冷机、容积为1立方米的pp暂养池。鱼体在保活运输系统中25℃、盐度25‰、溶氧量为7.0~8.0mg/l的330l天然净化海水中停食暂养48h;开启制冷机组进行程序降温,将温度降至13℃,让珍珠龙胆石斑鱼进入休眠状态;

(2)将处于休眠状态的珍珠龙胆斑鱼从海水中取出迅速放入无水双层保活袋内,充入纯氧后进行封口,再将保活袋放于泡沫箱中,将运输泡沫箱置于15℃环境中进行保活运输。

其中,程序降温过程为:降温速率2.5℃/h,降温2h将水温由25℃降至20℃;降温速率2℃/h,再经2.5h水温由20℃降至15℃;降温速率0.8℃/h,再经2.5h水温由15℃降至13℃。在整个降温过程中水体溶解氧保持在7~8mg/l。

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0.5h后,存活率为96%。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同对比例1,不同之处在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体重为1050g。

从无水保活袋充氧包装结束开始计时,无水运输10h后,存活率为96%。

对比例3

本对比例采用的方法为二氧化碳麻醉法,具体过程如下:

(1)选50尾体型大小均一的珍珠龙胆石斑鱼(平均体重550g),放入实验室保活运输系统中(保活运输系统配备旋流式蛋白质分离器、生物机械过滤器、制冷机、容积为1立方米的pp暂养池)。鱼体在保活运输系统中25℃、330l天然净化海水、停食暂养2h。

(2)麻醉液的准备:取50l塑料框,加入15l新鲜养殖海水,连续充氧,放入co2气体充气石,打开co2气体,保持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140mg/l,使水体ph达到5.6,调低co2气体流量使水体ph值维持稳定,并保持水体中的溶解氧为7.0~7.5mg/l。

(3)将30条珍珠龙胆石斑鱼放入麻醉液中,鱼体能进入麻醉状态,身体侧翻,呼吸频率下降至15~18次/min,刺激无应激反应,即海水石斑鱼进入麻醉状态,可进行离水操作。

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无水运输结果见表2所示。

表2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中珍珠龙胆石斑鱼无水运输的时间和存活率

从表2中可知,实施例1~5中采用程序降温和二氧化碳相结合的麻醉方法,一方面麻醉液的温度不需要降至13~14℃,减少了海水降温所需要的时间和能耗;另一方面,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和2的效果数据的比较可知,两种方法结合后,在氧气充足的无水条件下,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麻醉状态能够保持更长时间,且存活率更高,无水运输的时间能够更长。当无水运输10h后,对比例1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98%,对比例2中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存活率为低于90%,实施例1~5中的海水石斑鱼的存活率均为100%,高于对比例1~3。

实施例1~5中,而当珍珠龙胆石斑鱼的体重不超过1050g时,无水保活运输10.5h后,其存活率均在96%以上;而当体重不超过780g时,存活率均在98%以上,高于对比例1~3。

实施例1~5中,而当无水保活运输为11h时,当鱼的体重不超过780g时,其存活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3。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本发明所述方法在无水运输时间为8~10h的情况下,具有更高的存活率,更适合在电商销售渠道物流运输中的应用,实现海水石斑鱼从工厂直接到家庭的运送,有利于石斑鱼电商渠道销售的发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