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体森林地被快速复绿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49309发布日期:2018-09-28 23:40阅读:34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体森林地被快速复绿法,具体涉及一种山体森林公园林下裸露土壤如何运用矮灌和地被在短期内复绿的方法,属于山林复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复绿,就是指恢复土地上的植被,保护裸露的土地,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目前主要有边坡复绿、矿山复绿、采石场复绿、山体复绿;本发明主要介绍山体森林公园林下复绿的方法和技术。

我国山体森林公园数量众多,这类公园由于规模庞大,普遍存在着山体公园林下大面积土壤裸露、泥土流失、植被空缺的现状。究其原因,主要有(1)林带植物种植间距过密、由于长期生长后空间和光照不足使林下的下木和地被长势衰弱直至寸草不生;(2)后期缺乏管养,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板结,不易渗水保水;(3)山体公园由于地形复杂,地势陡峭,坡高越大使绿地含水量和保水难度越大,土壤含水越低,不利于水土保持和植物生长。可以看到很多山体森林公园内大量林下黄土裸露,坡脚却常有积水的现象,使公园景观效果不佳,生态效益受损。因此,如何解决山体森林公园林下植物的生长,使黄土不见天,净化空气和湿度,改善生态环境,优化景观风貌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借鉴国家提倡的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蓄水草沟和结合林下耐阴耐旱矮灌或地被植物相结合的绿植手法将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国内山体森林公园林下土壤裸露,地被缺失、景观不佳的缺陷,提供一种山体森林地被快速复绿法,其具有施工简单、适用地域广泛、投资成本低廉、见效快、后期管养方便、易复制易推广等优点。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山体森林地被快速复绿法,步骤如下:

a、缓坡条件下,在乔木林下沿着山坡纵向方向上以30-50m的间距布置深度为60-80cm,宽度100-150cm的蓄水草沟;

或b、陡坡条件下,在乔木林下沿着山坡纵向方向上以20-30m的间距连续布置多级蓄水草沟;深度为60-80cm,宽度80-100cm。

所述缓坡条件为山坡坡度小于45°,陡坡条件为山坡坡度大于45°。

所述蓄水草沟内栽植既耐旱又耐湿的矮生植物或地被植物以解决山体公园由于高坡难以保水蓄水的难题,从而延长了水份在土壤地表和内部的积存、渗透和净化。同时,在蓄水草沟与沟之间的林下空间根据项目地域情况,选择当地适合的以耐阴、耐旱矮灌和地被植物进行复绿,以生长快速、易成活、易繁殖、覆盖力强、粗放管养、见效快的植物为主要选择原则,从而使山体森林公园展现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和社会价值。

所述山坡横向方向上按照30m-100m的长度进行断开。

所述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的植物为:高坡区植物为矮灌植物,高度50-60cm,中坡区植物为地被或蕨类植物,高度30-40cm,低坡区植物为草本植物,高度10-20cm。

山体森林公园林下复绿植物选择品种:南北方地区因地域环境、气候、湿度、海拔等条件差异,在适地适树总原则指导下进行。

以江浙地区的山体森林公园林下复绿植物为例推荐如下品种:

将山坡按照坡长和坡度分为高坡区、中坡区、低坡区进行修复。以高坡往低坡方向的顺序依次可以为:高坡区植物以矮灌植物为主(高度宜50-60cm):如火棘、八角金盘、洒金珊瑚、熊掌木、棣棠、金钟花、六月雪、海桐、十大功劳、茶梅、六道木、箬竹等;中坡区植物以地被、蕨类、为主(高度宜30-40cm):如铺地柏、鸢尾、紫萼、蕨类植物(贯众、毛蕨、金星蕨等)、石蒜、地被竹(如菲白竹、非黄竹等);低坡区植物以草本类为主(高度宜10-20cm):大吴风草、虎耳草、络石、麦冬、吉祥草、沿阶草、常春藤、扶芳藤、玉簪、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霹雳、五叶地锦、葱兰、二月兰等;这样从高到底的植物高度控制及植物习性考虑前提下,可以使修复后绿化景观层次清晰而丰富,使山体绿化更加舒适迷人。

(注:如果山林面积过大,建设资金不足情况下,高、中、低区均可以采用地被法+蓄水草沟的方法修复,可以大量节约投入资金,起到快速修复效果)。

蓄水草沟内的植物选择可以借鉴海绵城市中植物选择原则(既耐旱又耐湿的特点)。同样以江浙区域为例,蓄水草沟内可以栽植:观赏草、美人蕉、黄菖蒲、旱伞草、草皮、常春藤等地被植物。

蓄水草沟内也可以用另外一种以蓄水透水材料为主的方法进行美化,如采用碎石、砾石或有机覆盖物等材料,均可以起到滞留水分、涵养土壤的作用。林下其它裸露地面还需采用以上介绍的矮灌或地被修复的方法,达到复绿、美化、生态的修复效果。(本文主推植物修复方法为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山体山林公园林下复绿技术和方法,通过设置蓄水草沟+矮灌或地被植物相结合来修复林下裸露的土壤,丰富美化景观效果,增加植被的层次感、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尘土、净化空气,保持涵养土壤水分、护坡固土,施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见效快,后期管护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实用性强,是一种简便科学合理的林下快速复绿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中的有机覆盖物木趣购自美尚生态景观股份有限公司。

实施例1

缓坡条件下,在乔木林下沿着山坡纵向方向上以30-50m的间距布置深度为60cm,宽度100cm的蓄水草沟,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不同的植物,蓄水草沟内栽植既耐旱又耐湿的矮生植物或地被植物;

所述缓坡条件为山坡坡度小于45°,陡坡条件为山坡坡度大于45°。

所述山坡横向方向上按照50m的长度进行断开。

以江浙地区为例,所述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的植物为:高坡区植物为矮灌植物,高度50cm,中坡区植物为地被或蕨类植物,高度30cm,低坡区植物为草本植物,高度10cm。

所述高坡区植物为熊掌木;中坡区植物为铺地柏;低坡区植物为白花三叶草和二月兰。所述蓄水草沟内栽种植物为美人蕉。

在所述蓄水草沟内铺设有机覆盖物-木趣。

实施例2

陡坡条件下,在乔木林下沿着山坡纵向方向上以30m的间距连续布置多级蓄水草沟;深度为80cm,宽度100cm,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不同的植物,蓄水草沟内栽植既耐旱又耐湿的矮生植物或地被植物。

所述山坡横向方向上按照100m的长度进行断开。

以江浙地区为例,所述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的植物为:高坡区植物为矮灌植物,高度60cm,中坡区植物为地被或蕨类植物,高度40cm,低坡区植物为草本植物,高度20cm。

所述高坡区植物为棣棠和箬竹;中坡区植物为石蒜;低坡区植物为常春藤。所述蓄水草沟内栽种植物为黄菖蒲。

实施例3

陡坡条件下,在乔木林下沿着山坡纵向方向上以25m的间距连续布置多级蓄水草沟;深度为70cm,宽度90cm,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不同的植物,蓄水草沟内栽植既耐旱又耐湿的矮生植物或地被植物。

所述山坡横向方向上按照60m的长度进行断开。

以江浙地区为例,所述山地森林山坡自上至下依次栽种的植物为:高坡区植物为矮灌植物,高度50cm,中坡区植物为地被或蕨类植物,高度35cm,低坡区植物为草本植物,高度15cm。

所述高坡区植物为六月雪;中坡区植物为贯众和非黄竹;低坡区植物为吉祥草。所述蓄水草沟内栽种植物为草皮。

在所述蓄水草沟内铺设蓄水透水材料砾石。

其它地区在遵循以上修复技术时首先遵循“适地适树为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的气候、山体高度、湿度、林相结构等因素选择适合的矮灌和地被植物进行林下复绿,方法同上。同时也可以通过土壤改良的方法,如土壤按一定的比例掺杂经过发酵的鸡粪、猪粪等生物肥后再种植苗木,提高肥力,为修复植物的后续生长提供养分。山体本身就形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从而使得山体拥有较强的自我繁衍能力。”通过三年左右时间的养护,植被生长后山体涵养水土的能力将得到加强,届时山体生态将能够实现自我演替,不再需要人工的干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