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亲海马配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78469发布日期:2018-11-09 17:25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亲海马配对方法。

背景技术

海马是传统名贵中药。据统计,我国每年入药干品超过300吨。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已近枯竭,目前市场所需海马大部分靠进口,价格逐年升高,平均价格已超过每千克7000元,按照每年进口300吨计算,价值超过21亿元。由于海马自然资源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资源,世界上许多国家开展了人工养殖研究。近五年来,我国以灰海马(hippocampuserectus)为主导品种的海马养殖技术发展迅速,但规模化生产技术仍有瓶颈。目前,灰海马规模化人工养殖存在着一个普遍问题是亲海马繁殖成功率低以及孵化同步性低,生产中需要大量养殖亲海马,从而导致成本高企。

发明人通过调节海马生物环境已建立了小环境(400-500l小桶)条件下亲海马配对成功率达90%以上的技术(中国专利文献cn103141411a,专利号zl201210171835.4)。然而,大规模养殖时,小桶用量大,运行成本高。因此,大规模海马养殖时,综合管理、成本等因素,仍以在6-10m2的池中养殖亲海马为宜。在大池中养殖亲海马,复又回到cn103141411a发明前的问题,即交配成功率在50%左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目前的亲海马配对方式,提供一种根据海马行为习性设计的亲海马配对方式,以提高灰海马大规模养殖时的亲海马繁殖成功率和孵化同步性。

本发明研究发现,灰海马一旦配对成功后,即忠贞不再分开。据此行为特点,改进中国专利文献cn103141411a中描述的技术,可解决大池中超过3对以上海马养在一起配对率低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规模灰海马亲海马配对方法,在配备养殖系统和养殖环境的条件下进行,灰海马亲海马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灰海马亲鱼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4-27℃;养殖用水为盐度15‰以上的正常海水(本发明研究表明,在此盐度范围内,海马能正常性腺发育、交配,幼苗能正常生长存活(表1));光照在800-1200lux为宜(过强或过弱都可能影响交配行为,从而影响交配成功率);配对用小桶400-500l;为便于操作,亲海马养殖用大池以6-10m2长方池,长宽比2.5:1为宜,水深70cm,微流水:

a、亲海马配对前,雌雄分开养殖至少15天至雌海马性腺成熟,密度为50-60尾/方水体,亲海马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的成体卤虫,卤虫投喂密度为0.5-1个/ml,或投喂冰冻糠虾,日投喂量为海马体重的12-15%,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07:30-08:00和15:00各一次,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2-3次;

b、待雌海马性腺成熟后,与体长比其大1cm左右的雄海马在配对用小桶中配对,每桶3对;3对的规格应有大、中、小梯度;配对8天后检查(配对后,由于性腺成熟度、以及雌雄海马间识别等因素的影响,大多配对8天后交配成功),将交配成功的配对海马移入亲海马养殖用大池中,未交配成功的海马可通过更换配偶的方式继续配对,8天后复查,配对成功的海马移入另一亲海马养殖用大池中。

优选的,所述的养殖用水为盐度15‰-33‰的正常海水。更优选的,所述的养殖用水为盐度15‰-16‰的海水。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低盐海水中进行海马养殖,拓展了海马养殖水域,使盐度较低的沿海河口地区亦能开展海马养殖;也为采用人工配制海水开展海马养殖的内陆式或家庭式养殖模式节省了成本。

优选的,所述的步骤b中,每个亲海马养殖用大池的放养密度为6-7对/m2。密度低了降低池子的利用率,超过6-7对/m2,对后续交配会产生不良影响,可导致约20%左右的交配失败。

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方法的突出特点先在小环境、低密度、少干扰条件下配对,配对成功后再移入大池养殖。本发明是基于我们试验发现灰海马亲海马一旦配对成功后即不再更换配偶的行为特点。此亲海马配对技术要求操作,与直接在大池中配对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可提高配对成功率40%以上,保证大池中的亲海马配对成功率达到100%;

2、同时提高了亲本利用率和孵化同步性,大大减少小桶的用量(每个养殖场都有育苗用小桶,无需另购置),并降低小桶养殖亲海马带来的高运行成本,有助于幼海马规模化养殖中并池养殖;

3、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低盐海水中进行海马养殖,拓展了海马养殖水域,使盐度较低的沿海河口地区亦能开展海马养殖;也为采用人工配制海水开展海马养殖的内陆式或家庭式养殖模式节省了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养殖系统

灰海马亲鱼养殖系统由养殖池、进排水系统、充气系统及控温系统组成,配对用养殖池规格一般以不超过500l左右为宜,亲海马养殖池6-10m2,水深70cm。

二、养殖环境

灰海马亲海马养殖期间,水温应控制在24-27℃为佳,养殖用水为盐度为15‰以上的正常海水,光照800-1200lux,微流水。

三、饵料投喂

亲海马投喂用高不饱和脂肪酸,例如市售声索牌高不饱和脂肪酸强化24小时的成体卤虫,卤虫投喂密度为0.5-1个/ml,或投喂冰冻糠虾,日投喂量为海马体重的12-15%,每天投喂2次,分别在07:30-08:00和15:00各一次,每天虹吸粪便和死亡饵料2-3次;

四、亲海马配对

亲海马在小桶中配对,配对前,雌雄分开养殖至少15天至雌海马性腺成熟,密度为50-60尾/方水体,待雌海马性腺成熟后,与体长比其大1cm左右的雄海马配对,视养殖桶/池大小,每个缸最多放3对,3对的规格应有大、中、小梯度;8天后检查,将交配成功的配对海马移入到6-10m2的大池中;未交配成功的海马可通过更换配偶的方式继续配对,8天后复查,配对成功的海马移入另一大池中。每个大池的放养密度为6-7对/m2。按此技术要求操作,可提高配对成功率40%以上,保证大池中的亲海马配对成功率达到100%。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对两种盐度下对海马亲本交配和幼苗存活生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见表1。

表1.两种盐度下海马亲本交配和幼苗存活生长的比较

注:盐度15~16组的亲本交配成功率和幼苗存活生长率与盐度32~33组无显著差异。

表1结果显示: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在低盐海水中进行海马养殖,拓展了海马养殖水域,使盐度较低的沿海河口地区亦能开展海马养殖;也为采用人工配制海水开展海马养殖的内陆式或家庭式养殖模式节省了成本。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