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8467发布日期:2018-11-09 17:25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摇蜜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

背景技术

蜂蜜为营养丰富的天然滋养食品,也是最常用的滋补品之一。据分析,蜂蜜中含有与人体血清浓度相近的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铁、钙、铜、锰、钾、磷等多种有机酸和有益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以及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还原酶等,具有滋养、润燥、解毒、美白养颜、润肠通便之功效,被誉为“大自然中最完美的营养食品”。

蜂箱(蜂巢)用于存放蜜蜂所酿蜂蜜的蜂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需将积聚在蜂坯上的蜂蜜清理下来并加工后供人们食用,而蜂坯则继续供蜜蜂储蜜使用。目前清理蜂坯上的蜂蜜多是将两块蜂坯插装在与盛蜜桶桶腔相适应的矩形框架上,放置时,两块蜂坯平行且正对,将框架放在盛蜜桶内,旋转框架利用离心力将蜂坯外侧面上的蜂蜜甩离,蜂坯内侧面上的蜂蜜由于受到另一面蜂坯的阻挡而难以被甩出,因而完成蜂坯的一面加工后,需要将蜂坯抽出并旋转180度再插装在框架上甩离另一面上的蜂蜜。如此,造成工作人员的大量重复劳动,不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意在提供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摇蜜机需要人工翻转蜂坯而导致使用繁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包括摇蜜筒,摇蜜筒内转动设置有平行四边形状的框架,框架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且其中两根正对的连杆上设有滑槽,两个滑槽之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滑槽中,伸缩杆连接有驱动机构,框架连接有挤压机构。

本方案的原理是:采用首尾铰接的四连杆结构形成框架,利用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使得框架受到挤压机构的挤压时,能够发生偏移,进而令框架内的蜂坯跟随偏移,最终使得两个蜂坯之间错开,由此使得蜂坯内侧面上的蜂蜜能够在离心作用力下被甩出,由此无需人工翻转蜂坯,便于蜂蜜的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

1、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特性,使得框架在挤压机构的作用下能够偏移倾斜而令两块蜂坯之间错开,由此实现对蜂坯的双面脱蜜,便于操作,且提高蜂蜜的加工效率。

2、伸缩杆能够在离心作用力下伸长而对框架设有滑槽的一组对边进行稳定支撑,从而保持框架的稳定,利于对蜂坯外侧面的脱蜜加工,防止框架往复摆动而影响脱蜜工作的进行。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挤压机构包括位于摇蜜筒上方的顶杆和位于摇蜜筒外侧的滑轨,顶杆上套设有套筒,套筒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拉杆,滑轨中设有转动设置的丝杠和滑动设置的滑套,滑套套设在丝杠上并与丝杠配合,拉杆远离套筒的一端铰接在滑套上,套筒上还铰接有拉钩,拉钩远离套筒的一端卡接在其中一个滑槽内。当丝杠转动时,滑套在丝杠上螺纹的推动下沿滑轨滑动,从而通过拉杆推动套筒沿顶杆的轴向移动,套筒通过拉钩拉动滑槽运动,从而使设有滑槽的两根连杆之间靠拢而实现对平行四边形结构框架的挤压,由此促使两块蜂坯跟随平行四边形自动偏转而相互错开,以实现对蜂坯内侧面的脱蜜加工。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滑轨、丝杠和滑套均有两组,两组滑轨分别位于摇蜜筒的两侧,两组滑套与套筒之间均连接有拉杆。两组丝杠同时推动对应的滑套滑动,进而通过各自连接的拉杆带动套筒在顶杆上滑动,从而使套筒受力平衡而在顶杆上顺利滑动,避免套筒单向受力而无法在顶杆上移动的情况。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还包括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摇蜜筒上端的挡板,挡板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用以控制挡板往复运动而对摇蜜筒的上端进行间歇遮挡,一方面防止蜜蜂飞入摇蜜筒内而被绞死,另一方面能够便于工作人员观察摇蜜筒内的蜂蜜是否已满,以便及时停止摇蜜工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摇蜜筒外侧的轨道,轨道位于两组滑轨之间,轨道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与轨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滑块上设有定滑轮,两组滑套之间连接有拉绳,拉绳跨设在定滑轮上,挡板固定连接在滑块上。当两个滑套背向运动时,拉绳被两个滑套拉直,过程中,拉绳通过推动定滑轮使滑块在轨道内向摇蜜筒运动,进而令滑块将挡板向摇蜜筒上推送,使挡板将摇蜜筒自动封挡,此时,滑块连接的复位弹簧发生形变。当两个滑套相向运动时,拉绳松弛,此时滑块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复位而带动挡板远离摇蜜筒,将摇蜜筒打开,如此实现对挡板往复运动的自动控制,以便于蜂蜜的实际加工使用。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轨道和滑块也有两组,两组滑块正对设置,且滑块上均连接有挡板,挡板均呈半圆形结构。两组滑块同时对各自的挡板进行往复控制,以使两面挡板同时将摇蜜筒封闭,加速对摇蜜筒的遮挡,以保证防护效果。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两组丝杠之间连接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能够对两组丝杠之间的运动动力进行传递,使两组丝杠同时转动工作,以减少驱动源的设置,既简化了装置结构,又降低能耗,利于长期加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中框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框架被挤压偏移时的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摇蜜筒1、框架2、滑槽3、伸缩杆4、顶杆5、套筒6、拉杆7、拉钩8、丝杠9、滑套10、挡板11、滑块12、定滑轮13、拉绳14、蜂坯15。

实施例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用于处理蜂蜜的装置,包括摇蜜筒1、驱动机构、挤压机构和防护机构。

摇蜜筒1用于对蜂坯15进行摇蜜,以将蜂蜜从蜂坯15上脱离下来。摇蜜筒1内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平行四边形状的框架2,结合图3所示,框架2包括首尾依次铰接的四根连杆,且其中两根正对的连杆上设有滑槽3,两个滑槽3之间设有伸缩杆4,伸缩杆4的两端分别通过定位销转动连接在两个滑槽3的中部,伸缩杆4连接有驱动机构,框架2连接有挤压机构。伸缩杆4将框架2分隔成两个摇蜜加工位。

驱动机构用以驱动伸缩杆4带动框架2在摇蜜筒1内转动而对蜂蜜进行摇蜜,结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与伸缩杆4的中部螺栓固定。

挤压机构用于对框架2进行挤压,以使框架2带动蜂坯15偏转而令两块蜂坯15之间错开,从而实现对蜂坯15内侧面上的蜂蜜能够被甩出。挤压机构的结构参照图1和图2,包括位于摇蜜筒1上方的顶杆5和位于摇蜜筒1外侧的两组滑轨。顶杆5上滑动连接有套筒6,套筒6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拉杆7,滑轨中通过轴承转动设置有丝杠9且滑动设置有滑套10,滑套10套设在丝杠9上并与丝杠9配合,拉杆7远离套筒6的一端铰接在滑套10上,套筒6上还铰接有拉钩8,拉钩8远离套筒6的一端卡接在其中一个滑槽3内。两根丝杠9之间皮带连接有转轴,转轴连接有动力电机。

防护机构用于对摇蜜筒1的上端进行间歇遮挡,防止蜜蜂飞入摇蜜筒1内而被绞死,同时便于操作人员观察筒内的蜂蜜是否已满,以便及时停止摇蜜工作。其结构包括两面半圆形的挡板11,挡板11均连接有往复运动机构。往复运动机构包括设置于摇蜜筒1外侧的轨道,两组轨道与两组滑轨之间交错间隔设置,轨道内均滑动连接有滑块12,滑块12与轨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滑块12上设有定滑轮13,两组滑套10之间连接有拉绳14,拉绳14跨设在定滑轮13上,挡板11固定连接在滑块12上。

本实施例中,实际应用时,参照图2和图3,将两块蜂坯15分别插入框架2内的两个摇蜜加工位内,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伸缩杆4转动,伸缩杆4在离心作用力下伸长而将框架2支撑打开,以保持框架2呈稳定的矩形状态,伸缩杆4同时带动框架2转动而对两块蜂坯15的外侧面进行脱蜜,此时框架2通过拉钩8带动套筒6在顶杆5上转动,拉杆7则在环形槽内滑动而保持不动。

完成蜂坯15外侧面的脱蜜加工后,启动动力电机,动力电机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两组丝杠9同时转动,丝杠9上的螺纹推动对应设置的滑套10相向运动。两组滑套10靠拢并通过拉杆7将套筒6上顶,套筒6沿顶杆5上滑,同时套筒6带动拉钩8上移,四组拉钩8靠拢而带动框架2上设有滑槽3的一组对边移动靠拢,从而将框架2挤压成如图4所示的具有斜边的平行四边形状,两块蜂坯15也跟随倾斜而相互错开,此时,蜂坯15相互错开的部位上的蜂蜜没有了遮挡而得以在离心作用力下脱出,从而实现对蜂坯15内侧面上蜂蜜的加工处理。而后动力电机带动转轴反转,转轴带动丝杠9反转,两组滑套10沿对应设置的丝杠9反向滑动而相互远离,从而通过拉杆7带动套筒6沿顶杆5下移,此时,拉钩8上端随套筒6下移,拉钩8下端跟随移动而推动框架2的对边相互远离,由此将框架2撑开成矩形结构。当两组滑套10再次相向运动靠拢时,人手推一下框架2,使得框架2在拉钩8的挤压作用下向前次偏移方向的反方向偏移,由此改变两块蜂坯15之间交错的部位而对蜂坯15内侧面上的其他部位进行脱蜜加工,实现蜂坯15内侧面的全面脱蜜处理。

在两组滑套10相互远离时,拉绳14被两组滑套10拉动绷直,拉绳14的中部推动滑块12在轨道上滑动而向摇蜜筒1靠近,此时滑块12连接的复位弹簧发生形变,两组滑块12将各自连接的半圆形的挡板11同时挡在摇蜜筒1的上方,防止蜜蜂飞入摇蜜筒1内而被绞死。当两组滑套10相互靠近时,拉绳14松弛,滑块12又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滑动而远离摇蜜筒1,从而将挡板11从摇蜜筒1上撤离,以便于工作人员对摇蜜筒1内的工作情况进行观察,保证蜂蜜加工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此,无需人工翻转蜂坯,即可实现蜂坯的双面脱蜜,便于实际使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