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99484发布日期:2018-07-24 19:46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畜牧养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断奶是仔猪自出生后最大的应激,断奶过程中仔猪在自身的生理状况和外周的生存环境上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从液体母乳过渡到固体饲料、从母乳水分过渡到自然水分、与母猪分离的心理变化以及生存环境和饲料的改变,都会导致仔猪发生断奶应激。而此时仔猪自身消化系统发育不全,免疫机能不完善,容易出现食欲低下、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精神状况不佳等断奶应激综合症,导致仔猪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

目前通用的断奶仔猪转场抗应激方法为药物保健抗应激,但此方法没有具体规范的操作流程与标准,操作不易控制。且现有断奶仔猪转场方法的存活率低,断奶30天内死亡率高达5%以上。仔猪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刚断奶的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且因为仔猪断奶后,体脂肪迅速减少,保温机能减弱,因此做好环境过渡来减少仔猪断奶应激以防止仔猪腹泻和生长不良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提高断奶仔猪转场后的存活率,本发明从环境过渡方面提供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断奶仔猪转场方法的存活率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转群前24h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2)转群前2小时检查并控制猪圈内温度,使猪圈内温度维持在28℃-30℃,并熬制红糖姜汤;3)仔猪转群;4)对转群后仔猪断水断料2-3小时,断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5)对仔猪供水并继续断料9-10小时,供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6)给仔猪喂教槽料24小时,每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9-12g/头;7)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2-16g/头;8)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24-32g/头;9)让仔猪自由采食。

进一步地,所述猪圈包括围墙、地板和屋顶,所述猪圈中部设有长廊,所述长廊将猪圈分为圈舍一和圈舍二,所述圈舍一和圈舍二靠近长廊一边均设有圈舍门,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粪池,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一边设有水帘,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另一边设有风机一,所述五重保温防护包括:

1)在圈舍一和圈舍二内增设吊顶,所述吊顶材质为聚乙烯无滴薄膜;所述猪圈内相对应的短边围墙上拉设有支撑钢丝绳,所述支撑钢丝绳上设置吊顶。所述吊顶也可以为卷帘式薄膜。所述圈舍一和圈舍二内的吊顶面积占整个猪圈面积的82%-87%,所述猪圈中部的长廊面积占整个猪圈面积的13%-18%。

2)在吊顶下方增设屋中屋,所述屋中屋包括屋中屋围墙、屋中屋地板和屋中屋屋顶,所述屋中屋地板位于屋中屋围墙底部,所述屋中屋屋顶位于屋中屋围墙顶部,所述屋中屋围墙包括三面屋中屋封闭围墙和一面屋中屋进出围墙,所述屋中屋进出围墙上设有进出口,所述屋中屋围墙和屋中屋屋顶的材质均为木板;屋中屋为仔猪提供保温箱,从外部环境间接提高仔猪的保温机能。屋中屋面积按本发明猪圈内存栏猪只*0.3平方米设计。

3)在屋中屋内增设红外线保温灯;红外线保温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能有效提高环境温度,帮助仔猪进行体温调节。同时,红外线保温灯的使用成本和耗电量低于空调和暖风机,设置红外线保温灯用于仔猪取暖可以节约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4)所述猪圈地板向粪池内的坡度为2%,在所述粪池的出粪口增设卷帘式薄膜;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冬季冷风从出粪口倒灌入猪圈内使仔猪受风寒从而出现食欲低下、消化功能紊乱、腹泻、精神状况不佳等断奶应激综合症。

5)在猪圈外设置热风炉,所述热风炉上连接有暖风管路,所述暖风管路铺设于猪圈内长廊上方,所述暖风管路上设有多个暖风出口。暖风经暖风管路从暖风出口吹出至圈舍一和圈舍二内,帮助调节圈舍一和圈舍二内的环境温度。所述热风炉也可由地暖取代。

进一步地,所述吊顶与水平面夹角为4°-6°,所述吊顶与围墙的交汇处距离地板高度为1.0m-1.2m。这样设置能使靠近吊顶的空气中的水汽吸附到吊顶聚乙烯无滴薄膜的表面,形成水膜向猪圈两侧边流滴,从而防止和消除吊顶内的雾气。

进一步地,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为双层薄膜,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的厚度为0.2mm。这样设置可使圈舍内的保温效果优良。

进一步地,所述屋中屋内每5平方米设置一个红外线保温灯,所述红外线保温灯的功率为245瓦。

进一步地,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圈舍内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30℃,适宜湿度为60%-80%,在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可以方便圈舍内的空气流通,防止圈舍内湿度和温度过高。

进一步地,所述红糖姜汤的组成按每头仔猪计算为:5g生姜、20g红糖、自来水600ml。所述红糖可以由能快速供能的其它糖类替代。

进一步地,所述断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采用五重保温防护和红糖姜汤组合,通过五重保温防护维持屋中屋内温度为28℃-30℃,从外部环境来满足仔猪体温需求,减少断奶仔猪转场应激;红糖姜汤具有和中助脾、缓肝气、温胃驱寒的功效,能帮助仔猪进行体温调节、防止仔猪腹泻、健胃促食,能为仔猪快速供能,减少应激。本发明将两者相结合,能很好得减少断奶仔猪转场应激。

2.采用本发明断奶仔猪转场30天内的平均存活率达到99.17%,相比现有技术,平均存活率提高了3.75%;采用本发明断奶仔猪的全程存活率达到98.11%,相比现有技术,断奶仔猪的全程存活率提高了5.84%。

3.采用本发明育肥全程猪只日均增重从655g增长到710g,日均增重增加55g,全群料比下降0.1。说明采用本发明能在仔猪生存前期改善仔猪体质,并进一步有效提高仔猪饲料转化率,降低全群料比。

4.采用本发明仔猪从进苗到出栏的头均总成本平均为1278.27元,相比现有技术,仔猪从进苗到出栏的头均总成本降低74.37元,能显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后的猪圈侧视图。

图2是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后的猪圈内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1-屋顶,2-围墙,3-地板,4-卷帘式薄膜,5-吊顶,6-红外线保温灯,7-暖风出口,8-暖风管路,9-热风炉,10-屋中屋,11-支撑钢丝绳,12-水帘,13-风机一,14-风机二,15-圈舍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转群前24h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2)转群前2小时检查并控制猪圈内温度,使猪圈内温度维持在28℃-30℃,并熬制红糖姜汤;3)仔猪转群;4)对转群后仔猪断水断料2小时,断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5)对仔猪供水并继续断料10小时,供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6)给仔猪喂教槽料24小时,每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0g/头;7)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4g/头;8)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28g/头;9)让仔猪自由采食。

所述猪圈包括围墙2、地板3和屋顶1,所述猪圈中部设有长廊,所述长廊将猪圈分为圈舍一和圈舍二,所述圈舍一和圈舍二靠近长廊一边均设有圈舍门15,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粪池,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一边设有水帘12,所述水帘12材质为油纸,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另一边设有风机一13,所述五重保温防护包括:

1)在圈舍一和圈舍二内增设吊顶5,所述吊顶5材质为聚乙烯无滴薄膜;所述猪圈内相对应的短边围墙上拉设有支撑钢丝绳11,在所述支撑钢丝绳11上设置吊顶5。

2)在吊顶5下方增设屋中屋10,所述屋中屋10包括屋中屋围墙、屋中屋地板和屋中屋屋顶,所述屋中屋地板位于屋中屋围墙底部,所述屋中屋屋顶位于屋中屋围墙顶部,所述屋中屋围墙包括三面屋中屋封闭围墙和一面屋中屋进出围墙,所述屋中屋进出围墙上设有进出口,所述屋中屋围墙和屋中屋屋顶的材质均为木板;屋中屋为仔猪提供保温箱,从外部环境间接提高仔猪的保温机能。屋中屋面积按本发明猪圈内存栏猪只*0.3平方米设计。

3)在屋中屋10内增设红外线保温灯6;

4)所述猪圈地板3向粪池内的坡度为2%,在所述粪池的出粪口增设卷帘式薄膜4;

5)在猪圈外设置热风炉9,所述热风炉9上连接有暖风管路8,所述暖风管路8铺设于猪圈内长廊上方,所述暖风管路8上设有多个暖风出口7。

所述吊顶5与水平面夹角为5°,所述吊顶5与围墙2的交汇处距离地板3高度为1.1m。

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为双层薄膜,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的厚度为0.2mm。这样设置可使圈舍内的保温效果优良。

所述屋中屋10内每5平方米设置一个红外线保温灯6,所述红外线保温灯6的功率为245瓦。

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14。圈舍内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30℃,适宜湿度为60%-80%,在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可以方便圈舍内的空气流通,防止圈舍内湿度和温度过高。

所述红糖姜汤的组成按每头仔猪计算为:5g生姜、20g红糖、自来水600ml。所述红糖姜汤的制作步骤为:1)取自来水并煮沸;2)向煮沸的自来水中放入称好的生姜并煎煮40min;3)放入称好的红糖继续煎煮5min,即制得红糖姜汤。

所述断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所述供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转群前24h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2)转群前2小时检查并控制猪圈内温度,使猪圈内温度维持在28℃-30℃,并熬制红糖姜汤;3)仔猪转群;4)对转群后仔猪断水断料3小时,断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5)对仔猪供水并继续断料9小时,供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6)给仔猪喂教槽料24小时,每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2g/头;7)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6g/头;8)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32g/头;9)让仔猪自由采食。

所述猪圈包括围墙2、地板3和屋顶1,所述猪圈中部设有长廊,所述长廊将猪圈分为圈舍一和圈舍二,所述圈舍一和圈舍二靠近长廊一边均设有圈舍门15,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粪池,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一边设有水帘12,所述水帘12材质为油纸,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另一边设有风机一13,所述五重保温防护包括:

1)在圈舍一和圈舍二内增设吊顶5,所述吊顶5材质为聚乙烯无滴薄膜;所述吊顶5为卷帘式薄膜,卷帘式薄膜可以方便夏季薄膜的收卷和冬季薄膜的铺展。

2)在吊顶5下方增设屋中屋10,所述屋中屋10包括屋中屋围墙、屋中屋地板和屋中屋屋顶,所述屋中屋地板位于屋中屋围墙底部,所述屋中屋屋顶位于屋中屋围墙顶部,所述屋中屋围墙包括三面屋中屋封闭围墙和一面屋中屋进出围墙,所述屋中屋进出围墙上设有进出口,所述屋中屋围墙和屋中屋屋顶的材质均为木板;屋中屋为仔猪提供保温箱,从外部环境间接提高仔猪的保温机能。屋中屋面积按本发明猪圈内存栏猪只*0.3平方米设计。

3)在屋中屋10内增设红外线保温灯6;

4)所述猪圈地板3向粪池内的坡度为2%,在所述粪池的出粪口增设卷帘式薄膜4;

5)在猪圈外设置热风炉9,所述热风炉9上连接有暖风管路8,所述暖风管路8铺设于猪圈内长廊上方,所述暖风管路8上设有多个暖风出口7。

所述吊顶5与水平面夹角为6°,所述吊顶5与围墙2的交汇处距离地板3高度为1.2m。

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为双层薄膜,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的厚度为0.2mm。这样设置可使圈舍内的保温效果优良。

所述屋中屋10内每5平方米设置一个红外线保温灯6,所述红外线保温灯6的功率为245瓦。

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14。圈舍内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30℃,适宜湿度为60%-80%,在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可以方便圈舍内的空气流通,防止圈舍内湿度和温度过高。

所述红糖姜汤的组成按每头仔猪计算为:5g生姜、20g红糖、自来水600ml。所述红糖姜汤的制作步骤为:1)取自来水并煮沸;2)向煮沸的自来水中放入称好的生姜并煎煮40min;3)放入称好的红糖继续煎煮5min,即制得红糖姜汤。

所述断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所述供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仔猪转群后存活率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转群前24h对猪圈进行五重保温防护;2)转群前2小时检查并控制猪圈内温度,使猪圈内温度维持在28℃-30℃,并熬制红糖姜汤;3)仔猪转群;4)对转群后仔猪断水断料2.5小时,断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5)对仔猪供水并继续断料9.5小时,供水断料期间喂红糖姜汤;6)给仔猪喂教槽料24小时,每3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9g/头;7)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4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2g/头;8)继续喂教槽料24小时,每8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24g/头;9)让仔猪自由采食。

所述猪圈包括围墙2、地板3和屋顶1,所述猪圈中部设有长廊,所述长廊将猪圈分为圈舍一和圈舍二,所述圈舍一和圈舍二靠近长廊一边均设有圈舍门15,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粪池,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一边设有水帘12,所述水帘12材质为油纸,所述猪圈相对应的短边中另一边设有风机一13,所述五重保温防护包括:

1)在圈舍一和圈舍二内增设吊顶5,所述吊顶5材质为聚乙烯无滴薄膜;所述猪圈内相对应的短边围墙上拉设有支撑钢丝绳11,在所述支撑钢丝绳11上设置吊顶5。

2)在吊顶5下方增设屋中屋10,所述屋中屋10包括屋中屋围墙、屋中屋地板和屋中屋屋顶,所述屋中屋地板位于屋中屋围墙底部,所述屋中屋屋顶位于屋中屋围墙顶部,所述屋中屋围墙包括三面屋中屋封闭围墙和一面屋中屋进出围墙,所述屋中屋进出围墙上设有进出口,所述屋中屋围墙和屋中屋屋顶的材质均为木板;屋中屋为仔猪提供保温箱,从外部环境间接提高仔猪的保温机能。屋中屋面积按本发明猪圈内存栏猪只*0.3平方米设计。

3)在屋中屋10内增设红外线保温灯6;

4)所述猪圈地板3向粪池内的坡度为2%,在所述粪池的出粪口增设卷帘式薄膜4;

5)在猪圈地板内设置地暖,用于帮助调节圈舍一和圈舍二内的环境温度。

所述吊顶5与水平面夹角为4°,所述吊顶5与围墙2的交汇处距离地板3高度为1.0m。

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为双层薄膜,所述聚乙烯无滴薄膜的厚度为0.2mm。这样设置可使圈舍内的保温效果优良。

所述屋中屋10内每5平方米设置一个红外线保温灯6,所述红外线保温灯6的功率为245瓦。

所述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14。圈舍内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8℃-30℃,适宜湿度为60%-80%,在猪圈相对应的长边均设有风机二可以方便圈舍内的空气流通,防止圈舍内湿度和温度过高。

所述红糖姜汤的组成按每头仔猪计算为:5g生姜、20g红糖、自来水600ml。所述红糖姜汤的制作步骤为:1)取自来水并煮沸;2)向煮沸的自来水中放入称好的生姜并煎煮40min;3)放入称好的红糖继续煎煮5min,即制得红糖姜汤。

所述断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所述供水断料期间每小时喂红糖姜汤一次,每次每头仔猪喂50ml红糖姜汤。

对比例

本对比例提供一种仔猪转群后的养殖方法,所述养殖方法包括:1)转群前24h对猪圈进行预热;2)转群前2小时检查并控制猪圈内温度,使猪圈内温度维持在28℃;3)仔猪转群;4)给仔猪喂教槽料3天,每6小时饲喂一次,每次饲喂14g/头;5)让仔猪自由采食。

2016年12月中旬,本发明方法在绵阳市梓潼县开展实验,分别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的养殖方法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和对比例的养殖方法实验数据对比表

由表1可知,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养殖方法,断奶仔猪在转场30天内的平均存活率达到99.17%,采用对比例的养殖方法,断奶仔猪在转场30天内的存活率为95.42%,采用本发明,断奶仔猪在转场30天内的平均存活率提高了3.75%;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养殖方法,断奶仔猪的全程存活率达到98.11%,采用对比例的养殖方法,断奶仔猪的全程存活率为92.27%,采用本发明,断奶仔猪的全程存活率提高了5.84%。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养殖方法与对比例的养殖方法相比,育肥全程猪只日均增重从655g增长到710g,全群料比下降0.1。说明采用本发明能在仔猪生存前期改善仔猪体质,并进一步有效提高仔猪饲料转化率,降低全群料比。

表中,头均总成本=头均仔猪成本+头均饲料成本+头均药品成本+头均保温成本。其中,头均仔猪成本=仔猪均价/全程成活率,头均保温成本=(猪圈保温成本+红糖姜汤成本)/(初始仔猪头数*全程成活率),采用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养殖方法,仔猪从进苗到出栏的头均总成本平均为1278.27元,采用对比例的养殖方法,仔猪从进苗到出栏的头均总成本平均为1352.64元,采用本发明,仔猪从进苗到出栏的头均总成本降低74.37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发明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