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27296发布日期:2018-07-27 18:14阅读:19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乙蒜素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效广谱杀生菌剂,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引起的病菌具有显著性疗效。其优点是见效快、活性高、成本低、兼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而且其杀菌机理独特,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但是乙蒜素作为农药使用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如其过量使用容易烧苗,持效时间短。

粉唑醇是一种广谱性内吸杀菌剂,对担子菌和子囊菌引起的许多病害具有良好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对白粉病的孢子具有铲除作用,并兼有一定的熏蒸作用。但是其长期使用容易产生抗药性。

壳寡糖又称葡萄糖胺寡糖,是壳聚糖降解以后,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聚合度为2-10的产物,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独特的生理活性,不但可以诱导植物产生广谱抗性,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其施用后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对土壤环境不造成影响,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在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白粉病是一种在许多重要农作物上普遍发生的危害严重、较难防治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子囊菌亚门白粉病目的真菌均能引发白粉病,病原物种类很多。该类病菌对温度、湿度要求不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病,正常情况下10天即可完成一次侵染循环,因此造成了作物一个生长季节反复多次受到侵染,一旦发生很快爆发流行的特点,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目前对于白粉病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杀菌剂,目前的化学杀菌剂如三唑酮、腈菌唑、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多抗霉素等对作物病害已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据报道,番茄白粉病菌对三唑酮的抗药性最高已经达到50%以上,草莓白粉病对甲基硫菌灵的抗药性也达60%左右;使得对作物白粉病的防治效果差、药剂成本高。经过大量试验证明,将农药复配使用,其效果明显优于单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其对作物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它的有效成分为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所述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的质量比为(70-80):(8-12):(2-5)。

所述壳寡糖的聚合度为3-10,脱乙酰度大于70%。

所述有效成分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

所述农药组合物可配制成悬浮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或乳油剂。

如上所述的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植物白粉病上的应用。

所述植物为小麦、黄瓜、甜瓜或豆类。

本发明将粉唑醇、壳寡糖和乙蒜素复配使用,综合了乙蒜素药效强、见效快和粉唑醇见效持久、可铲除孢子以及壳寡糖增强抗逆性的优点,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作物白粉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它的有效成分为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所述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的质量比为(70-80):(8-12):(2-5)。所述壳寡糖的聚合度为3-10,脱乙酰度大于70%。

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在组合物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0-80%,其他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助剂,可使用现有技术加工方法将组合物配制成悬浮剂、颗粒剂、可湿性粉剂、微乳剂、水乳剂或乳油剂。农药中允许使用可可以接受的助剂主要有:溶剂、渗透剂、分散剂、崩解剂、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剂、消泡剂、粘结剂、增稠剂等。

本发明农药组合物中,乙蒜素主要发挥其速效、强效的特点,可高效快速杀灭白粉病病菌菌丝体,减少白粉病对植物造成的当前危害;粉唑醇除了对侵入植物体内的菌丝体有杀灭作用,还可彻底铲除其孢子,尤其是粉唑醇具有一定的熏蒸作用,可杀灭空气和土壤中的分生孢子,减少白粉病反复侵染造成的长期危害;而壳寡糖主要用于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减少植物产生抗药性。除此之外,乙蒜素和壳寡糖均具有调节植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的功能,可促进植物因白粉病受损后的生长恢复,减少植物因白粉病造成的减产、降质等损失。因此上述农药组合物对防治植物白粉病具有优异的效果,尤其是小麦、黄瓜、甜瓜或豆类作物,其防治效果更佳。

实施例2

取75g乙蒜素、10g粉唑醇、4g壳寡糖、乳化剂(0265)81g、二甲苯加至445g,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20%乳油剂。

实施例3

取75g乙蒜素、10g粉唑醇、4g壳寡糖、乳化剂(0265)81g、二甲苯加至222.5g,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40%乳油剂。

实施例4

取78g乙蒜素、8g粉唑醇、3g壳寡糖、润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1.5g、分散剂(nnd)6g、白炭黑23g、凹凸棒土补足127g,在搅拌釜中搅拌均匀,经气流粉碎机后再混合均匀,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为7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取75g乙蒜素、12g粉唑醇、3g壳寡糖、润湿剂(十二烷基磺酸钠)1.1g、分散剂(nnd)5.5g、凹凸棒土补足111g,在搅拌釜中搅拌均匀,经气流粉碎机后再混合均匀,制成有效成分含量为80%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6

取72g乙蒜素、11g粉唑醇、2g壳寡糖,木质素磺酸钠15g、膨润土8g、丙三醇14g、水补足284g,混合均匀,球磨一段时间后,进行均质,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30%的悬浮剂。

实施例7

取70g乙蒜素、10g粉唑醇、5g壳寡糖,溶剂油85g、十二烷基磺酸钙26g、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40g,搅拌均匀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水补足850g),高速剪切搅拌均匀为乳白色液体,制得有效成分含量为10%的水乳剂。

用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农药组合物和对照样品1(20%三唑酮乳油)、对照样品2(20%乙蒜素乳油)、对照样品3(20%乙蒜素、粉唑醇乳油,实施例2样品中省略壳寡糖)、对照样品4(20%粉唑醇乳油)进行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试验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

试验方法:每个小区面积为50m2,重复四次,施药前调查及防治后的检查药效方法为:每个小区对角线取样,每点选10株。以每株的全部叶片、茎秆的严重程度分级,成熟后,随机收割30株,脱粒晒干,称重,计算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的增产率。实验结果见表1。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含有乙蒜素的农药组合物,它的有效成分为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所述乙蒜素、粉唑醇和壳寡糖的质量比为(70‑80):(8‑12):(2‑5)。本发明将粉唑醇、壳寡糖和乙蒜素复配使用,综合了乙蒜素药效强、见效快和粉唑醇见效持久、可铲除孢子以及壳寡糖增强抗逆性的优点,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对作物白粉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霞;杨阳;郑蒙蒙;李长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博联农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30
技术公布日:2018.07.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