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及移动式生物浮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81227发布日期:2018-08-04 10:31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水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及移动式生物浮床。



背景技术:

对于水培植物而言,其需要特定的容器栽种于水体环境中。其中,栽种水培植物的容器中填充有营养基质,水培植物栽种于营养基质中。然而,由于容器位于水体环境中,在水流的作用下,现有的容器内部的营养基质容易发生泄漏。此外,现有的栽种水培植物的容器还存在容易与固定其的框架发生脱离的问题。同时,位于水体环境中的容器的更换也较为不便,无法在岸边进行操作。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及移动式生物浮床,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其包括:容器挂架、藤条框架、培养杯体、设置于所述容器挂架与培养杯体之间的防脱结构;

所述培养杯体顶部开口,其内部填充有培养基,所述培养杯体的上部开设有过水孔,所述过水孔位于所述培养基的上方,所述培养杯体的底部开设有防漏透水口,所述培养杯体伸入所述容器挂架中,并通过所述防脱结构与所述容器挂架拆卸式连接,所述防脱结构包括:铰链和防脱支架,所述防脱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容器挂架枢转连接,所述防脱支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的外侧壁上,并对其施加防脱作用力,所述藤条框架套装于所述培养杯体上,并位于所述容器挂架和培养杯体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容器挂架为贯通的圆筒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过水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孔对称地开设于所述培养杯体的上部侧壁上,且任一侧的过水孔自上而下间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防漏透水口为格栅结构,所述格栅结构中栅条的间距为1mm。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防漏透水口与所述培养基之间还设置有吸水无纺布。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防脱结构对称地分布于培养杯体的两侧。

作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改进,所述防脱支架倾斜地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的外侧壁上,且所述防脱支架的长度大于所述容器挂架与培养杯体之间的间距。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生物浮床,其包括:藤条外框、藤条内框、若干水培容器、驱动机构;

所述藤条外框具有若干与所述水培容器数量相等的安装位,所述水培容器固定于对应的安装位中;

任一所述水培容器包括:容器挂架、培养杯体、设置于所述容器挂架与培养杯体之间的防脱结构,所述培养杯体通过所述容器挂架拆卸地固定于对应的安装位中;

所述防脱结构包括:铰链和防脱支架,所述防脱支架的一端通过铰链与所述容器挂架枢转连接,所述防脱支架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的外侧壁上,并对其施加防脱作用力,任一所述水培容器的培养杯体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所述藤条内框;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止退摇轮、滑轮、立柱、钢丝绳,所述立柱设置于水体的岸边的两侧,所述止退摇轮和一组滑轮设置于一侧的立柱上,另一组滑轮设置于另一侧的立柱上,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藤条外框的一侧,并绕过所述止退摇轮、一组滑轮、另一组滑轮,所述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藤条外框的另一侧。

作为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的改进,所述藤条外框所具有的安装位为与所述容器挂架形状相适应的框形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的改,所述一组滑轮中滑轮的数量为2个,另一组滑轮中滑轮的数量为1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能够防止培养基的泄漏,同时能够实现植物与外部水体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有效提高了植物的生长效率和成活率。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还能够避免培养杯体的脱落,并方便培养杯体的更换。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能够在岸边控制生物浮床的距离,同时还能够避免培养杯体的脱落,并方便培养杯体的更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的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包括:容器挂架1、藤条框架2、培养杯体3、设置于所述容器挂架1与培养杯体3之间的防脱结构4。

所述培养杯体3用于栽种水培植物。具体地,所述培养杯体3顶部开口,其内部填充有培养基5。所述培养基5位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下部空间中。

为了实现水培植物与外部水体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所述培养杯体3的上部开设有过水孔31,所述过水孔31位于所述培养基5的上部。所述培养杯体3的底部开设有防漏透水口32。

从而,通过设置所述过水孔31和防漏透水口32可实现培养杯体3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同时,将所述过水孔31开设于培养基5的上部,既可以实现外界培养液与培养杯体3内植物之间的营养交换,同时也避免了杯体内培养基5料的外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水孔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孔31对称地开设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上部侧壁上,且任一侧的过水孔31自上而下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透水口32在实现营养物质交换的同时,也同时起到防渗透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防漏透水口32为格栅结构,优选地,所述格栅结构中栅条的间距为1mm。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培养基5料的外泄。

同时,所述防漏透水口32与所述培养基5之间还设置有吸水无纺布6。其中吸水无纺布6具有空隙小、吸水、保水能力强的优点,从而可以有效与外部营养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避免上端培养基5料的泄漏。

所述容器挂架1用于实现浮于水面的培养杯体3的固定。具体地,所述培养杯体3伸入所述容器挂架1中,并通过所述防脱结构4与所述容器挂架1拆卸式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挂架1为贯通的圆筒形结构。

其中,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铰链41和防脱支架42,所述防脱支架42的一端通过铰链41与所述容器挂架1枢转连接,所述防脱支架42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外侧壁上,并对其施加防脱作用力。优选地,所述防脱结构4对称地分布于培养杯体3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支架42朝向所述培养杯体3的开口设置,所述防脱支架42倾斜地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外侧壁上,且所述防脱支架42的长度大于所述容器挂架1与培养杯体3之间的间距。从而,在所述铰链41的作用下,培养杯体3无法自所述容器挂架1的下方脱出,可以避免因为浮力、浪花、风力等影响而造成的培养杯体3的脱落。同时,可以自容器挂架1的上方取出,如此方便了培养杯体3的更换。

为了使得培养杯体3能够浮于水体的表面,所述藤条框架2套装于所述培养杯体3上,并位于所述容器挂架1和培养杯体3之间。从而,通过采用所述藤条框架2,实现了培养杯体3的上浮,同样可以避免水力、空气腐化作用而造成水体的表面上方的部分的损坏。优选地,所述藤条框架2套装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顶部开口的边缘。

下面结合图2,对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包括:藤条外框7、藤条内框2、若干水培容器、驱动机构8。

所述藤条外框7用于固定若干水培容器。具体地,所述藤条外框7具有若干与所述水培容器数量相等的安装位,所述水培容器固定于对应的安装位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藤条外框7所具有的安装位为与所述水培容器的容器挂架形状相适应的框形结构。

其中,所述水培容器包括:容器挂架1、培养杯体3、设置于所述容器挂架1与培养杯体3之间的防脱结构4。

所述培养杯体3用于栽种水培植物。具体地,所述培养杯体3顶部开口,其内部填充有培养基5。所述培养基5位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下部空间中。

为了实现水培植物与外部水体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所述培养杯体3的上部开设有过水孔31,所述过水孔31位于所述培养基5的上部。所述培养杯体3的底部开设有防漏透水口32。

从而,通过设置所述过水孔31和防漏透水口32可实现培养杯体3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与外部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同时,将所述过水孔31开设于培养基5的上部,既可以实现外界培养液与培养杯体3内植物之间的营养交换,同时也避免了杯体内培养基5料的外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水孔3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水孔31对称地开设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上部侧壁上,且任一侧的过水孔31自上而下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防漏透水口32在实现营养物质交换的同时,也同时起到防渗透的作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所述防漏透水口32为格栅结构,优选地,所述格栅结构中栅条的间距为1mm。如此设置,可以有效避免培养基5料的外泄。

同时,所述防漏透水口32与所述培养基5之间还设置有吸水无纺布6。其中吸水无纺布6具有空隙小、吸水、保水能力强的优点,从而可以有效与外部营养液进行物质交换,同时避免上端培养基5料的泄漏。

所述容器挂架1用于实现浮于水面的培养杯体3的固定。具体地,所述培养杯体3伸入所述容器挂架1中,并通过所述防脱结构4与所述容器挂架1拆卸式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容器挂架1为贯通的圆筒形结构。

其中,所述防脱结构4包括:铰链41和防脱支架42,所述防脱支架42的一端通过铰链41与所述容器挂架1枢转连接,所述防脱支架42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外侧壁上,并对其施加防脱作用力。优选地,所述防脱结构4对称地分布于培养杯体3的两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支架42朝向所述培养杯体3的开口设置,所述防脱支架42倾斜地抵靠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外侧壁上,且所述防脱支架42的长度大于所述容器挂架1与培养杯体3之间的间距。从而,在所述铰链41的作用下,培养杯体3无法自所述容器挂架1的下方脱出,可以避免因为浮力、浪花、风力等影响而造成的培养杯体3的脱落。同时,可以自容器挂架1的上方取出,如此方便了培养杯体3的更换。

为了使得培养杯体3能够浮于水体的表面,所述藤条内框2套装于所述培养杯体3上,并位于所述容器挂架1和培养杯体3之间。从而,通过采用所述藤条内框2,实现了培养杯体3的上浮,同样可以避免水力、空气腐化作用而造成浮床的损坏。优选地,所述藤条内框2套装于所述培养杯体3的顶部开口的边缘。

所述驱动机构8用于实现在岸边控制本发明生物浮床的距离,以便在需要更换培养杯体时将生物浮床拉近。具体地,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止退摇轮81、滑轮82、立柱83、钢丝绳84。其中,所述立柱83设置于水体的岸边的两侧,所述止退摇轮81和一组滑轮82设置于一侧的立柱83上,另一组滑轮82设置于另一侧的立柱83上。优选地,所述一组滑轮82中滑轮的数量为2个,另一组滑轮82中滑轮的数量为1个。所述钢丝绳8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藤条外框7的一侧,并绕过所述止退摇轮81、一组滑轮82、另一组滑轮82,所述钢丝绳8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藤条外框81的另一侧。

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使用时,首先在水培容器的培养杯体内装填好培养基,并种植好作物或者种子,运至培养水体的岸边。然后,通过摇动止退摇轮将在水体中央的生物浮床移动至岸边。取出生物浮床上的水培容器,将事先准备好的水培容器(已种植作物与种子)更换至藤条外框中。最后,摇动止退摇轮将生物浮床移动至水体中央,实现作物更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能够防止培养基的泄漏,同时能够实现植物与外部水体环境之间充分的营养交换,有效提高了植物的生长效率和成活率。本发明的新型植物水培容器还能够避免培养杯体的脱落,并方便培养杯体的更换。此外,本发明的移动式生物浮床能够在岸边控制生物浮床的距离,同时还能够避免培养杯体的脱落,并方便培养杯体的更换。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